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财务尽职调查系列——主要方法步骤

2021-08-08 10:30 作者:紫杉FA  | 我要投稿

财务尽职调查的方法步骤

财务尽职调查主要对目标公司的财务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分析,可以在远程获取财务数据及相关资料,远程开展访谈工作,但是相比远程工作,直接到目标公司现场更能提升沟通效率,同时,可以更深入地观察和了解到目标公司的实际情况。因此,一般财务尽职调查都会到目标公司现场调研。当然,由于财务尽职调查不是审计,审计需要对目标公司财务数据的真实公允做出合理保证,必须进行现场盘点和观察,而财务尽职调查不会对财务数据的真实公允做出合理保证,不重要的偏差不会过多地影响目标公司的估值。因此,财务尽职调查到目标现场考察并不是强制的,可以视情况而定。下面以到目标公司现场调研为例,介绍财务尽职调查的一般方法步骤。

进场前准备

由于财务尽职调查周期较短,因此在目标公司现场调研的时间有限。在去目标公司之前,需要提前做好各项准备,以便在目标公司现场能够高效工作。在目标公司的工作主要包括开展访谈和收集资料,因此,可以在去目标公司前先了解目标公司的情况,做好调研计划,同时准备信息需求清单以及访谈清单。

整理信息需求清单

基于对目标公司前期的初步了解以及收集的资料信息,可以针对财务尽职调查需要了解的内容准备信息需求清单。信息需求清单主要包括需要从目标公司收集的资料和信息。具体包括财务报表、财务数据、必要的合同及合同管理台账、一些管理层的会议文件、销售台账、存货清单、固定资产清单以及其他内部财务分析资料等。

整理访谈清单

根据获得的目标公司信息,可以提前准备访谈清单。可以根据当前对目标公司业务的了解,在访谈清单里根据相关业务性质设置需要关注的问题和想进一步了解的信息。虽然可能目前阶段无法了解目标公司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架构。可按照CEO、财务、生产、销售、研发负责人这些一般会开展访谈的对象准备对应的访谈清单。

进场时工作

到目标公司后,主要和目标公司相关人员对接收集信息需求清单里要求的资料文件,同时组织与目标公司管理层及相关负责人的访谈,做好访谈记录。完成初步的材料数据整理工作。

收集材料数据、基础数据整理

收集材料和整理分析数据基本上与管理层及负责人的访谈同步进行。在收集材料后,整理相关文件资料的核心内容。收集基础数据后,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合访谈中了解的业务实际情况,与数据体现的信息和变动趋势进行比对,如果财务数据体现的信息和变动趋势与了解的业务情况不符,则进一步了解不符的原因,获取进一步的信息或者修正错误的数据。

目标公司访谈

根据目标公司的相关安排,协调好与目标公司关键成员的访谈时间,提前按照目标公司的访谈人员及负责的业务,根据目标公司的业务情况,更新访谈提纲。在与目标公司管理层及相关业务负责人访谈过程中,着重了解访谈清单里需要了解的信息,同时,对管理层和相关业务负责人提到的其他访谈前未考虑到的关键信息保持一定的敏感度,对这些信息与目标公司相关人员进行详细沟通了解。这些关键信息可能影响收购方对目标公司未来业务的判断、也可能是影响目标公司估值的一些重要因素。

讨论关键发现事项

关键发现主要来源于关键信息,即,在财务尽职调查过程中发现的可能影响收购方对目标公司未来业务的判断、估值的相关重要信息。在管理层访谈和数据分析整理过程中,这些影响目标公司价值的因素会逐步浮现出来,在财务尽职调查后期,经过与管理层及相关人员的访谈以及财务数据整理分析后,可针对这些主要发现与目标公司沟通,再次确认对应的发现是否符合目标公司的实际情况,了解是否有认知偏差。如果发现仍存在一些未了解的事项,则进一步获取补充相关信息资料,以做到对目标公司的全面了解。

询问尽职调查过程中的数据异常

在财务尽职调查过程中,除了关键发现外,可能会有一些数据和了解的业务情况不符或数据异常变动的情况,可针对这些问题统一向目标公司相关人员进行询问。

进行会计调整及正常化调整

在财务尽职调查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有些不恰当的会计处理,目标公司对某些事项的会计处理可能未能真实公允反映企业业务情况,不符合会计准则的要求。我们可以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对这些不正确的会计处理予以更正。也就是做会计调整。

在全面了解目标公司的业务及财务状况后,我们可以轻易地找到目标公司的收入及成本里那些非正常经营以及一次性的项目。财务尽职调查要了解目标公司的正常经营情况,这些非正常经营以及一次性无持续性的项目会影响收购方对正常经营财务数据的理解。在对目标公司进行现金流折现估值时,这些非正常经营以及一次性发生的项目在未来也不会发生,因此,需要从当前收入及成本中将这些非正常经营及一次性项目去掉,以留下正常经营的财务数据。这一个过程叫作正常化调整。

在会计调整和正常化调整后,得到的财务数据将可以真实地反映企业正常经营的情况。如果目标公司处于稳定的市场中,未来的业务模式以及外部市场不会发生重大变化,收购方也可基于历史期间经调整后的财务数据,对未来财务表现进行预测。

与目标公司讨论调整事项

对目标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调整后,需要针对这些会计调整及正常化调整与目标公司相关人员进行讨论,再次详细了解目标公司进行这些会计处理的逻辑,了解这些会计处理背后的业务,以再次确认财务尽职调查人员所做的调整是否正确合理。有时财务尽职调查人员可能基于之前的信息资料认为某些会计处理应当调整,但在与目标公司相关人员深入讨论获得更多交易相关背景信息后,可能会赞同目标公司原来的会计处理。对于一些原来认为是非正常或一次性发生的业务,经过与目标公司相关人员讨论,可能认为这些业务不能归为非正常或一次性的业务,未来可能也会经常发生,可能会更正原来的正常化调整。因此,与目标公司相关人员讨论和再次确认相关的调整是财务尽职调查过程中非常重要不可忽略的步骤。

撤场后的工作

确定了会计调整,得到调整后的历史及当前期间的财务报表和财务数据后,财务尽职调查人员与目标公司相关人员也进行了深入沟通,对于目标公司的业务情况以及财务体现也有了充分的理解。这时,财务尽职调查人员可以离开目标公司,回到自己的办公地点开始撰写财务尽职调查报告。

撰写报告

财务尽职调查人员回到自己的办公地点后,可以开始讨论着手撰写财务尽职调查报告。对于不同的公司,财务尽职调查报告的格式、架构及展示形式有不同的规定。但财务尽职调查报告的目的都是为了向收购方及其他方展示目标公司历史期间以及当前的业务情况及对应的财务表现,便于收购方全面了解目标公司的业务及财务,同时对目标公司未来的财务表现预测提供一定的启发和参考。

整理资料归档备案

在完成财务尽职调查报告的撰写后,可以着手对财务尽职调查过程中收集到的原始资料以及财务尽职调查过程中的数据处理分析底稿进行整理和归档。资料整理归档主要是出于目标公司的相关资料数据需要妥善保管,严格保密的要求,另外,收购方及相关方在阅读财务尽职调查报告的过程中,可能就一些细节问题存在一些疑问,需要进一步了解。这时,财务尽职调查人员首先需要从获取的原始资料数据中寻找相关信息。因此,原始资料的整理归档也是财务尽职调查过程中十分重要的步骤。


财务尽职调查系列——主要方法步骤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