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宇宙速度
把7.9千米/秒距地面四百多公里高度轨道速度定义为第一宇宙速度毫无科学依据,相对速度始终存在,有地球自转速度,不同高度(深度),自转速度亦不同,比如说,同步静止轨道速度就是地球自转速度,地面每秒464米也是地球自转速度,最慢的自转速度在地球核心钟表大小区域,二十四小时转一圈究竟有多慢,看看十二小时转一圈的钟表时针就知道了,目视感觉几乎等同于静止不动,说到地球自转速度,必然联想到三万多千米高度同步静止轨道速度,四百多千米高度7.9千米/秒是第一宇宙速度,三万多千米高度3.0818千米/秒同步静止轨道速度又是第几宇宙速度?说到速度,离不开初始速度,什么叫初始速度?如果把火箭放到地球核心钟表区域范围内起步,那么,它的初始速度就是一小时十毫米,放在地面火箭发射场起步,那就是每秒464米,我们的火箭发射场初始速度就是每秒464米,这个速度不足以入轨,可以说是相差甚远,什么叫入轨速度?飞行器以绝对水平同心圆轨道线方向飞行,在与地心引力对峙僵持之中,飞行速度与动量正好平衡抵消了万有引力,它的速度就是入轨速度,不同高度入轨速度亦不同,轨道高度越高,万有引力相对越弱,所要求的入轨速度也就越慢,四百多千米高度轨道7.9千米/秒是入轨速度,三万多千米同步静止轨道3.0818千米/秒也是入轨速度,根本不存在7.9千米/秒什么狗屁第一宇宙速度,要不是由于空气阻力,东方明珠塔高度也可以是入轨速度,根据轨道越高速度越慢原则,东方明珠塔高度轨道速度一定是远远大于7.9千米/秒,之所以称之为入轨速度,也就是说,并不等于达到某个高度,它就是入轨速度,达到某个高度,理论上说,它仍然还是初始速度,只有在垂直升空初始速度基础之上,切换到绝对水平同心圆轨道线方向飞行过程中达到了入轨速度,它才是这个轨道高度的入轨速度,之前说过,无论第二宇宙速度,必须遵循绝对水平同心圆轨道线方向飞行,避免与地心引力直接对抗,必须要切换成绝对水平同心圆轨道线方向飞行的发射场垂直升空不是入轨速度,在此期间,燃料消耗巨大,四百多千米飞行高度基本上燃料消耗是弹尽粮绝赤膊上阵,那也是无奈之举,就因为,为了尽快摆脱空气阻力,否则的话,东方明珠塔高度就可以切换绝对水平同心圆轨道线,进入入轨飞行轨道爬升飞行模式,否则的话,在基本上没有多少空气阻力的月球,或者火星,就要尽可能的避免垂直升空这个飞行过程,而是超过山峰高度就直接进入绝对水平同心圆轨道飞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