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史
本人于高中阶段,对历史的一丝拙见。
历史是什么?是过去、是现在、是将来。因为历史,我们知道了古人的去年今日再干些什么。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同样,历史也不分对错,他只是对古代发生的事情的一种客观记叙,仅此而已。21世纪是开放的,是自由的。我们可以对一件事,及事件的本质进行评论和分析。但遗憾的是,有些人总喜欢开历史的倒车。中华文明五千年,灿烂无比,但就一定要所有都去喜欢他吗?喜欢爱尔兰史,罗马史就是不爱国?我相信真正喜欢历史的人,一定不是因为这个文明多辉煌,或者多长久。喜欢历史是那一瞬间的好奇,我们好奇于那个时代所发生的事,好奇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长此以往,便成了一种习惯,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渐渐的爱上了这个民族的历史。历史与政治是挂钩的,但没有那么紧密,哪怕在盛世,依旧会有史学家记录当权者的滥权。在今天,那些大谈爱历史就是爱中国的人,很明显,一帮趋炎附势之辈,他们放弃了作为史学家最重要的一点:客观,辩证。
其次,历史是充满遗憾和悲情的。随着历史研究的深入,我们总会对一些人和一些事感到不舍和难过。读一本《明史》,你能从中看到这个古老的东方帝国的雄伟和神奇。你能想象大明朝手打的燧发枪可以和工业革命后英国机器造的燧发枪相提并论,你能想象这个国家曾组织了庞大的舰队,航行四海吗?有人说:“世界航海史,在近代规模最大的要属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可如果你有幸去翻阅永乐大典,看到大明宝船的制作方法,你会震惊这个帝国先进的制造业。历史就是如此神奇,当他偶然间记录下的内容,可能会成为后世学者梦寐以求想要了解的。在改革开放前,我们总从西方史学的角度中看中国,中国的近代一直是落后的,可当你蓦然回首,才发现,这个民族的韧性之强,令人震惊。例如,在西方史中洋务运动无疑是失败了,可你要知道的是,当时北洋水师在役的中国造海舰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准,中国军队配备的火器亦可和西洋人一战。但是遗憾的是,甲午海战失败了。中国的历史走向在这里拐了弯。现在我们通过历史去回顾近代,仍能感受那股五千年文明带来的不屈与悲壮。
最后,我想说的是,因为中国教育体制的弊端,会让许多人觉得历史是枯燥乏味的,实际上,历史与历史课本是有本质区别的,历史课本只会讲述一些在史学界已成定论的东西 ,甚至因为某种政治因素的影响,你在历史课本上学到的历史可能残缺或者被删减,有兴趣的可以看一下我的下一篇文章“论中国政治”。同样的,历史课本服务的是高考,他讲求的是填鸭式灌输,但要知道,历史正是因争论而变得精彩,正是因为热爱历史带给我们的感动,所以我们才会不断去探索。
当我们回到最初的问题,历史是什么?历史是一份纪念,是一份感动,更是一份内心深处的憧憬。因为历史我们知道了为什么要进行民族复兴,因为历史,我们知道了什么程度的复兴才是这个民族的顶峰“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万国来朝,那一刻的中国,世界为之侧目。希望你能走进历史,拥抱历史,相信我,万千史书,总有那么一本会触动你的心灵,让你走进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2021.1.12
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