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决赛tb的一些个人见解
作为决赛tb谱师之一,看到如今玩家的反馈着实是比较失望的。但是,看到有些言论之后还是不吐不快。因此以下的内容中含有比较强烈的个人情绪,但是欢迎持不同意见讨论。
一、本人对谱面的解读
先说一下本人负责的部分:186-517、3590-5000、5570-6000cb(5000-5570cb本人在他人基础上进行了较大改动)
首先便是争议最大的尾杀段落。本人的思路是将中间两段的对拍和对切整合起来,最后无间歇鼓点采用一手鼓点一手旋律的思路(相比尾杀废案已经简单了很多)。这样能比较好的串通起整个谱面的思路,不至于有很强的割裂感。最后从两押对切变成三押对切也进一步加强难度,撑起号称17的尾杀。而排键角度来说,本人有意使用正面三押尝试引导玩家进行片手操作,以便用交互的方法化解最后两组vibro。诚然在bpm230下这个配置看似无理,但考虑到作为一张决赛tb,还是希望能用这种方式留下印象。
其次是186cb开始,这一段并没有什么好说的,但是可以注意到此段是3590开始的弱化版,同样也是串联谱面思路。
至于中间段落,是整首曲子的buildup和climax部分。前部分本人并没有塞很多音,只是采用双押带过。后部分本人采用了dynamix中类似红的写法,在正面混鼓点和旋律的fr,紧接着后一小节换成16分dump写法(这里本人对这个配置持保留态度,因为16分有虚空采音之嫌,但再次考虑到climax在整首曲子的地位,因此最后仍然保留了这个配置)。
总体本人写谱思路较为保守,在高bpm和长达7分钟的歌曲中没有大胆尝试新鲜配置。
二、对玩家反馈的一些意见
其实本人也明白“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的道理。但是作为谱师,还是要提出下面的个人观点。先说句题外话,本人虽然只写了三年多的谱子,写谱水平远不及一些知名谱师和在座各位玩家。但作为一名受邀谱师,说明本人的一些谱面还是受到大众的认可的。因此我先有必要提出我对谱面的追求。本人写谱过程中一直有意识去模仿鸭子的谱风,如何以朴实且惊艳地诠释一首歌曲。因此本人的谱风逐渐从原本“追求塞爆、键宽、手法设计”变成了“注重谱面思路、尽量压缩物量、乱中求整”。
1、比赛用谱约束了很多配置的出现
作为一张可能决定胜负的谱面,本人不希望在其中出现初见杀、或所谓的创新配置。设想在决赛出现了本家中的between boundaries或奈亚子类似的配置,是否十分影响比赛选手的发挥?本人更倾向于用实力和底力来权衡一个选手的水平,因此更加青睐保守和一眼丁真的谱风。
2、难度还是质量?的抉择
作为tb谱面,玩家的期待诚然是极高的,因此本人相信每一位谱师面临的压力也是巨大的。要保证难度、质量、观赏性的情况下,本人会倾向保守的做法,因此也就在负责的部分上没有什么创新。再加上对于7分钟的马拉松谱面而言,想要保证质量上乘也是比较困难的事情。
三、解决矛盾的措施
本人十分理解玩家对本次tb的失望。因此抱着“吃一堑长一智”的态度,本人有如下一些改进措施:
1、采用两张谱面,比赛时用一张,比赛后放出另一张。
2、在赛制对初见不再非常重要时,尝试加入更多奇异搞笑的配置。
毋庸置疑的是,除了本人以外的谱师的段落都十分不错,因此在此感谢他们对决赛tb谱的贡献。也希望下次dwc前能够提高自己的谱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