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润寰

2023-02-10 11:50 作者:飧粥  | 我要投稿

1919年,章行严先生任军政府秘书长,家父派我前往拜会,幸得先生赏识,留于广州任职。12月杨怀中先生来信,信中云:“吾郑重语君,二子海内人才,前程远大。君不言救过则已,救国必先重二子。”杨先生所指,乃吾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就读时同学尔,往事如尘,今以拙笔记之,多为白话,望君勿笑。

1913年,我入学省立第四师范学校,1914年公立第一师范与第四师范合并,更名为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我因此有幸和黄克强先生成为校友,当然,也因此和他相遇。 我是在1918年从第一师范毕业的,但他成绩极好,尤其喜欢文史,在1915年时就跳级到了湖南高等师范的文史系。 1917年,他家搬到刘家台子,隔着一条湘江就是湖南第一师范,因为邻近,我时常过去拜访,他的小外甥女刘昂十分可爱,每次都和我主动打招呼。我们一起读书,讨论,浇花,种菜,一直到晚上。第二天,我们会起个大早,去爬岳麓山,有时张昆弟和罗学瓒也会一同来。 他在秋季毕业,但当时学校只在春季招人,为了不给家里添麻烦,他就带书去了爱晚亭,幸而萧旭东也就是现在的国立历史博物馆萧馆长比他早毕业两年,已在楚怡小学任教,便接他过去同住,解决了吃饭问题。 1918年,我们在他家中发起并建立了新民学会,第一批21个人,除了罗章龙,都是杨怀中先生的学生,宗旨是“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那时恰逢杨先生来信,谈及北京大学的蔡鹤卿校长和华法教育会的李石僧先生正在筹备赴法勤工俭学,他先行去北京联络,途径洞庭湖 写下了一首《少年行》,“大陆龙蛇起,乾坤一少年。” 据唐铎所写的回忆录,那时他穿着一身粗衣布衫,头发很长,像是很久没有理发了,像个学者。这和我印象中的他不太一样,第一次见面时,他穿着一师的校服,白衣白帽,胸前别着“湖南省立一师”字样的倒三角红色校徽,很是整洁,英气十足。在留法预备班,他主教国文,(笑)我觉得他还是更适合教历史,毕竟他曾经和我说要写一部平民的史书,取材于县志和地方志,确实是好主意。 最后一次见他,是在1919年的除夕,我们一行人去保定车站送他,当时没有多少人,他一人在车上,很是凄清。 后来我总想起那个白衣白帽的他,温和沉稳,见人必会谈一谈墨子。他和我说的第一句话是:“你好,我姓蔡,字润寰。”

润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