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最现场|国之骄子,为你骄傲——中国交响乐团《国之骄子》“协奏曲之夜”音乐会成功举

2022-07-19 17:03 作者:artgist艺意  | 我要投稿


7月17日晚的北京音乐厅是音乐的天堂、掌声的海洋,中国交响乐团首场“国之骄子”品牌音乐会成功举办。青年艺术家们的倾情演绎和近乎完美的呈现,与现场听众热情的欢呼、经久不息的掌声共同形成了让人兴奋与感动的气场,演出在演员们一次次鞠躬谢幕、观众一阵阵雷鸣般的掌声中圆满落下帷幕。在指挥家李心草的悉心指导及乐队同事们的默契配合下,杨颖、张宁、刘颖茜、孙翌4位演奏家奏响了精彩的“协奏曲之夜”。

李心草指挥

“作为一名经历过无数场演出的指挥,在这场“国之骄子”演出时,我却感受到了紧张。如果是其他独奏家,我会配合他的演出,同时欣赏他的演奏。但是昨天的演出,所有独奏都是我们国交自己的队员,就是更加在乎他们,所以始终有一种无形的紧张感笼罩在我的心头。但与此同时,我也有一种浓浓的自豪感,这是从紧张感里分化出来的一种情绪。“国之骄子”品牌的创立,初衷就是使国交优秀演奏家有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所以昨天的演出有一种开花结果的很骄傲很自豪的感受,像看着自己的孩子一步步成长起来,最后撑起了一片天。”

“国之骄子”协奏曲人才选拔活动,是国交响应文化和旅游部在国家院团开展“大练功 大比武”号召的积极行动。这场音乐会既是交响乐队第一次选拔活动成果的汇报与总结,或许也是入选演奏员各自音乐艺术道路的“新开始”。对于习惯坐在乐队中间的国交音乐家们来说,在协奏曲演绎中担纲独奏角色的经历不多见,数月前,经过严格筛选评比,交响乐队共6人(组)凭借过人表现,获得今年与乐团公开合作演出的机会。

音乐会上半场是作于1779年的《降E大调交响协奏曲》,莫扎特(W·A·Mozart)在作品里对中提琴这种乐器表现出毋庸置疑的偏爱,将它作为独奏乐器与小提琴一起演奏, 并以高超的作曲技巧充分挖掘了中提琴的表现特点和技术性能。

杨颖和张宁亲密合作已有20年。二人对这部作品的高质量呈现,不仅得益于精湛的演奏技艺,更重要的是她们凭借经验和默契,在两把乐器合奏时平衡感把握极佳,交织问答中转接流畅自然,具有很强的现场表现力。尤其是中提琴演奏者张宁的表现令人眼前一亮,经过连日练习,作为小提琴演奏员的她已能够比较自如地发挥中提琴的独奏潜力,做到各音区音色均衡统一,运弓稳定精确,赋予乐器歌唱性。莫扎特本人也能出色地演奏中提琴,据考,他曾于1781年亲自担任中提琴声部独奏,在维也纳演出了这部交响协奏曲。

杨颖小提琴

“作为一名音乐工作者,我最大的梦想就是将自己的所学所练展示给观众。有人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用在我们这个专业再合适不过,但我们也要知道,是谁给了我们这个展示自我的舞台。我要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感谢培养我,历练我的中国交响乐团。感谢让我成长、成熟、成功的所有人。鲜花和掌声在音乐厅中属于我们,但它更属于这盛世时代!”

张宁中提琴

“昨天晚上的演出对于我来说永生难忘,感触良多,观众的热情以及同事和朋友们的鼓励与赞扬都是对我的肯定,我的心里非常感激,我也知道自己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接下来的我会继续努力,不放弃,将国交精神继续传承下去,做一名真正的‘国之骄子’。”

下半场开场《e小调第七长笛协奏曲》的优美典雅同上半场互为呼应。无独有偶,曲作者德维耶纳(François Devienne)活跃在与莫扎特同时期的法国,由于他精彩的写作技法和富有戏剧性的音乐风格,音乐界经常称之为“法国莫扎特”。

中国交响乐团团长、首席指挥李心草每当谈起年轻时得到原中央乐团老一辈音乐家的无私关怀和帮助,总是记忆犹新,深感受益终生。如今作为“国之骄子”品牌音乐会的策划者、创立者,李心草亲自执棒“协奏曲之夜”。凭借对歌剧指挥的熟稔,他将莫扎特的“戏剧精神”清晰反映在交响协奏曲中;由于自幼专业学习长笛,他为长笛独奏的气息长短、音响平衡作了充分考量;依靠对作品分析的经验,他指挥的弦乐组在与马林巴的对比衬托中将听众情绪推向高潮……当晚舞台上每一分钟的精彩呈现,都离不开指挥家的“匠心独具”。

长笛独奏刘颖茜年纪虽轻,却已是国交的“老演奏员”了,进团10余年来积累了丰富的曲目和声部工作经验,在乐团日常演出的关键片段中常有不凡表现。当晚的演奏可以听出她在装饰音、力度处理和声音色彩转换等各方面的深思熟虑,在全曲华丽婉转的旋律中始终从容冷静,严谨还原了古典主义时期协奏曲的音乐特色。作为当时法国知名的长笛演奏家和教育家,德维耶纳在长笛声部的创作中加入了大量难度较高的演奏技法。刘颖茜技术扎实娴熟,面对连续吐奏、跳音、大跳音程等难点段落,不仅气息平稳、音符完成质量上佳,乐句大线条也处理得延展连贯,在复杂节奏型中保持了音乐流畅性和完整性。

刘颖茜长笛

“非常难忘且意义非凡的一场音乐会,与李指和同事们一起合作,共同度过了非常美好的协奏曲之夜。经过了这场音乐会,我更加切身地体会到独奏与乐队之间鱼水般的关系,也感到我们国交乐队队员之间相互配合的默契又增加了,彼此之间的感情也更加浓厚了。相信今后我们国交音乐家会为全国观众带来更加精彩的音乐享受。”

音乐会最后一曲风格陡然切换,法国作曲家塞索内(Emanuel Séjourné)受委约创作于2005年的《马林巴协奏曲》充满了自由浪漫的现代音乐风格,作品一经首演,很快成为马林巴的经典曲目广为流传。

作品第一乐章以柔美、抒情为主,但青年演奏家孙翌仍然通过双手默契的配合与精准的控制调节,在连绵不断的旋律中将马林巴乐器灵动、活跃的性格体现得淋漓尽致。他把渐强渐弱、渐快渐慢等丰富的表情和节奏变化,自然地融入滚奏旋律中,音色时而朦胧柔和,时而明亮富有冲击力,展现着打击乐器独特的声音魅力。第二乐章欢快热烈,孙翌在大段的独奏华彩过程中,既与弦乐节拍精准契合,又营造出充沛的音乐张力,在固定节奏型中也绝不乏味。毫无疑问,当晚的演奏使观众对马林巴这种乐器有了新的领略和体验。

孙翌马林巴

“我为自己被选为‘国之骄子’的首场演出感到无比荣幸,昨晚的国交音乐家各显神通,为观众展现了‘国之骄子’的风采。感谢国交为我们提供如此高的平台,让我们绽放自我,感谢李心草团长对我们的信任与支持,感谢国交同仁们的精彩演绎。未来,我唯有不断严格要求,精钻技艺,才能担得起‘国之骄子’的荣誉。”


协奏曲之夜(一)


撰稿:李高阳

摄影:掌握社

最现场|国之骄子,为你骄傲——中国交响乐团《国之骄子》“协奏曲之夜”音乐会成功举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