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服装史考研笔记总结:(现代服装文化)迪奥尔—《西洋服装史》第二版李当岐

以下文章内容总结及图片临摹皆参考《西洋服装史》-第二版李当岐
迪奥尔(1947-1957)
背景
在战后的社会环境下,社会混乱,生活艰难,人们渴望和平,迪奥抓住了时代契机和人们的心愿,推出了“新风貌”系列的服装造型,迪奥开启了时装界以塑造形体为特色的“造型时代”,领导了这十年的流行。
新样式
其特征为圆润平缓的肩线,用乳罩整理得高挺的丰胸连接着束细的纤腰,用衬裙撑起来的宽摆大长裙,长过小腿肚子,离地20cm,脚上是跟很细的高跟鞋,整个外形十分优雅,女性味十足。这种新样式被称为卡罗拉·拉印,即8字形,是一种流行的回归现象,一种复古形的样式。

形的时代
40年代末到50年代末,迪奥尔先后发来了8字形,Z字形(在新样式的8字形的基础上,在茄克的腰褶上加装饰,追求不对称、不匀等的效果)、翼形(仍以收腰的8字形为基础,以不对称的领口装饰和裙腰部分的腰带来强调翼形,或以翘起来的下摆来突出翼形感觉)、直线外形(称希斯·希尔埃特、紧身外形;或巴蒂卡尔·拉印,垂直线形,裙子窄小,设计重点在袖子上)、椭圆形(奥巴尔·拉印,腰身被放松,设计重点仍在袖子上,有小披肩袖、瓜形袖、气球式袖子、灯笼袖、泡泡袖、钟形袖、土耳其袖、插肩袖)、郁金香形(丘利普·拉印)把胸向横方向扩大,直接与袖子连接起来,肩线像摸门一样呈圆形,腰部又收紧,下半身呈细长形,因整个外形像郁金香花和茎的形状而得名)、H形(不束腰、不突出胸和臀的直线外形,取掉了紧身胸衣的束缚,强调女装的活动性)、A形和丫形。迪奥尔一生都在追求服装外形的变化,因此也把迪奥尔时代称作“形的时代”。
巴黎高级时装业的第二次鼎盛期
巴伦夏加推行简洁、单纯、朴素的女装造型。他于1948年推出了帕耐尔裙。1950年秋又推出巴莱尔·拉印(酒桶形);1951年春发表了阿拉伯风格的斗篷式大衣;1951年秋推出米迪布劳斯·拉印(美国海军军校学生制服式);1952年春又发表了背部宽松式套装;1955年,推出不收腰的丘尼克·多莱斯和丘尼克·科特;1957年推出极为朴素的修米兹·多莱斯(衬裙式女装)。巴伦夏加的设计中有一种东方风格的美学特点。
巴伦夏加与迪奥尔都推翻了紧贴肉体的设计,致力于创造独特、均衡的完美外廊形,但迪奥尔为了完成造型,常不择手段地对衣服内部结构进行各种衬垫处理,改良19世纪的克里诺林,而技术高超的巴伦夏加却开发了全新的裁剪技术。

其它设计师
皮尔·巴尔曼 他的设计追求高雅的贵夫人形象,遵循均衡节度和用心的基本原则。塑造时髦、高雅、可爱的贵夫人形象。1957他推出了香水“娇丽夫人”。皮尔·巴尔曼不仅是服装设计师,还是画家、理论家,能弹一手好钢琴。

杰克·法特 被誉为“时装界的王子”和“宠儿”。他向曲线风格挑战,于1954年秋推出S形。他对色彩很敏感,是第一位将天蓝色和草绿色这些高纯度的色组合成年轻色调的设计师。他还首先注意到成衣业的雄厚潜力。迪奥尔时代也称作迪奥尔·法特时代。

被誉为时装界神童的尤贝尔·德·基邦希 1953年春发表了袖窿肥大的无袖连衣裙并绣着切片西红柿,裂开豆夹的碗豆角图案的幽默女装。1955年-1957年,他把巴伦夏加一起致力于不收腰、不突出胸的宽松式丘尼克或修米兹·多莱斯的设计,形成后来风靡全球的萨克·多莱斯(布袋女装)。

文章内容为个人考研时期的笔记总结,仅供参考,如有需纠正补充的可在评论区留言。
——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