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向】《辉夜大小姐》的故事为什么精彩

《辉夜》)这部动漫吧!
我的阅片量很少,分辨不出一部动漫作品所属的流派,也品味不出配音与绘画水平的精良程度。我唯一在意的是故事——这个故事为什么吸引人?
故事的六要素!(加粗、爆炸)
故事有六大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辉夜》所讲述的故事发生在当代日本的一所贵族高中里,主角是白银御行和四宫辉夜。故事的起因是两人互相喜欢,经过了两年校园生活后,最终收获甜蜜爱情。
(这么有趣的故事,你是如何概括得这么无聊的?)
乍一看是很无聊,但其实有一处微妙的地方——男女主角的感情是整个故事的起因,而不是经过。
回想以前看过的爱情故事(也就几部吧),大部分都是写男女主角萍水相逢,因机缘巧合走到一起,又共同经历了风风雨雨,这才慢慢积淀出了情愫。这类故事会着重描写两人感情逐渐升温和升华的过程。反观《辉夜》,从一开始就明确指出了男女主角间相互爱慕的关系,这已经属于少数派了。
是啊,假如一个爱情故事的男女主角开场就有了感情基础,这份感情要怎么去演变、怎么去升华呢?这是选择这种设定的作者所必须面对的难题。举个例子,如果男女主角是夫妻或者恋人,两人的关系已经没什么上升空间了,那么作者能写的就只有求婚、出轨、分手/离婚、和好/复婚这样的戏码,最终沦为拉家常的伦理剧。如此说来,两人最好是朋友之上、恋人未满的暧昧状态,才能碰撞出令人心跳加速的浪漫故事。
《辉夜》选择了这样的设定不算稀奇。当然,这也不是它最独特的地方。
吸引眼球!(加粗、爆炸)
看看这部漫画的标题吧:《辉夜大小姐想让我告白 ~天才们的恋爱头脑战~》,无论是标题还是副标题都属于很长的类型,其蕴含的信息量不可谓不巨大!

首先,"辉夜"显然是故事的女主角,"大小姐"则往往伴随着高贵冷艳的感觉。也就是说,我们的女主角很可能是一位令人望而生畏的冰雕美人(?)。
但是,"想让我告白"这五个字立刻让人浮想联翩!
一个女生,或者说任何一个人,为什么会想让别人告白?自然是因为已经喜欢上了对方,却又不愿意主动告白!这五个字描绘的完全是对恋爱抱有期冀的普通少女的形象!
两种形象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反差萌,能产生它们单独存在时不可比拟的效果!试想,如果标题仅仅是《辉夜想让我告白》,或者《辉夜大小姐》,吸引眼球的效果是不是立刻减半了?
我们再来看副标题——"天才们的恋爱头脑战"。"恋爱头脑战"这样的词语,对大部分人都是挺新鲜的吧?
总之就是要另类!就是要不走寻常路!
漫画的正文也在不断贯彻这一理念!
翻开第一页,作者只用寥寥数语做出铺垫,便直接喊出了整部作品的核心宣言:"恋爱即战争!"

再翻开第二页:"先喜欢上对方的就输了!"

夸张的表现手法,中二的语气,一下子奠定了作品的基调。看到这里之后,只要你没有产生讨厌的情绪,你就没有理由不继续往下看了。
这就是作者吸引眼球的宏大计划(简称"流浪眼球"计划?),接下来轮到真正的主角登场了。他就是……
存在感爆棚的旁白君!(加粗、爆炸)
日本动漫早已形成了规模庞大的产业。在商业竞争愈演愈烈的创作环境下,提高作品销量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分析读者心理,迎合读者喜好。且不说三流写手了,就算是功底深厚的漫画家,写起作品来也必须迎合市场规律,才能有饭恰。毕竟,谁也不想跟💰过不去。
21世纪的年轻人面临着巨大的社会压力,理想和现实的巨大落差很容易让人产生逃避现实的愿望。而动漫作为一种娱乐形式,就要想方设法让读者暂时脱离现实,在二次元世界里寻找欢声笑语!
正因如此,大部分动漫的主角都是最普通的十七八岁的高中生,而且都是以第一人称视角开场的!这种视角追求的是极致的代入感,力求让读者"沉浸"。于是随着故事的发展,主角多半要经历与美少女(男)的感情纠葛,出现所谓的攻略情节。这时候沉浸在故事中的读者,能感觉到自己正在享受对(hou)象(gong)的宠爱!满心欢喜的读者自然会爱不释手,大方地为它掏钱……
但《辉夜》的故事发生在贵族学校,里面的人不是富二代就是学神,而两位主角更是受着其他学生众星捧月般的尊敬。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个世界都和我们凡人所处的现实毫无交集,仿佛伫立于云端之上,只能供我们仰望!

换句话说,作者在故意营造一种距离感,把读者置于旁观者的位置。你仿佛正在观看一场拳击比赛,所有目光全部集中在擂台上的两人身上,而解说员正拿着话筒,一本正经地讲解着比赛!没错!作者煞费苦心做这些设定就是要告诉你们,这不是谈情说爱,而是你死我亡的决斗(加粗、爆炸)!
按照这样的思路,我们也不难理解作者加入旁白的意图了。旁白就是恋爱头脑战的"解说员",他负责向观众介绍两位"选手"的来历,深入剖析双方的心理活动,讲解他们使出的每一个招数……
什么招数?是佛山无影脚,还是降龙十八掌?是黑虎掏心,还是白鹤亮翅?
很可惜,都不是。率先出招的天才女主角,往同学的包里塞了两张电影票,然后坐等男主角邀请她一起去看……
好像哪里不太对?看似高不可攀的千金与学神,看似严肃的决斗场面,上演的却是日常的小打小闹。"明明是一群小孩子在胡闹为什么能讲得这么认真啊哈哈哈哈哈",这恐怕是大多数人读完第一话后的反应。之前故意搭建的决斗舞台崩塌了,主角们纷纷掉落到地上,露出了少男少女的纯真面目。标题所宣扬的"恋爱头脑战",也一下子退化为小孩子过家家。被戳中笑点的读者并不会觉得自己被欺骗了,而是希望再看下一场滑稽的决斗。久而久之,虽然读者没有代入到任何角色当中,更体验不到攻略的快感,却依然乐于用上帝视角观看这群可爱的孩子。这份感情如同父母对孩子的关爱、上帝对人类的慈爱。当你看到127话结尾时,你会不会有长辈般的喜悦——这俩孩子,终于长大了……
(真好,真好啊,CNMD)
现在我们看到了这个故事的前两层,第一层是中二的决斗情节,第二层是日常的校园生活。但在这些玩闹背后,还隐藏着主角们的真情实感,这才是故事真正的内核。"先告白就输了",这是主角一开始奉行的信条,也是每一场决斗的驱动力。但是,《辉夜》要想成为完整的故事,不可能让主角一直停留在原点——这是情景喜剧必须面临的挑战。《武林外传》和《生活大爆炸》的主线都是人物性格的转变和几条并行的感情线,《辉夜》也没有成为例外。辉夜从"冰雕美人"转变为"沙雕美人";石上的自卑渐渐改善;辉夜与白银渐渐认清了自己的内心,摆脱了原先的信条的束缚。
上面都是我所看到的《辉夜》的亮点,现在来说说缺点。前期"恋爱头脑战"的点子用光后,尤其是烟花大会之后,作品转变成了最普通的日常漫画,换句话说就是"毫无营养"。然而瑕不掩瑜,作者画得挺好(我不太懂这个),讲故事的功底也很深厚。而且,一旦读者对日常向作品产生了好感,要求就没那么高了,只要隔段时间推一个小高潮,最后给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即可。个人认为,127话已经是非常完美的结局了,双方都突破了自己的心理屏障,完成了一次蜕变。但作者又强行把他们拖回暧昧状态,这我实在不好接受。当然,作者也有自己的想法和苦衷,我们读者只能默默祈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