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为人所诟病的“衡中模式”究竟是什么?

2023-04-18 10:51 作者:很爱喝水的水哥  | 我要投稿

视频文案在这里啦

蟹蟹小伙伴们的支持!

在这里我把衡中模式分为三个部分,盈利模式,管理模式和课研学习模式。至于盈利模式如何让与衡中合作的中国第一高中教育集团赚的盆满钵满,于2021年3月11日在美国纽交所上市,在本期视频不谈,可以参考其他up主的相关视频。在此我着重呈现管理模式和课研学习模式。

先说课研学习模式,主要包括教师备课教学,资料试卷组编,课表考试安排和级部大会。

先放日常时间表(17年~20年理科),这玩意儿也算是倒背如流了。周一到周六早上五点四十起床,五点五十前在操场集合,五点五十二分开始跑操,上次跑操不合格的班级要“加圈”,六点零五前到教室早读,六点三十五早读结束,六点五十五之前吃完早饭回到教室,七点之前值日生回到教室,七点到七点三十五早预备,七点四十五到十一点十分上四节课,十一点二十到十二点十五公共自习(公共自习简称“公自”,可以学任何考试学科,不允许不学习),有的级部集体改到十二点二十,也有的班上到十二点二十五,这就看班主任怎么规定了,十二点四十之前吃完午饭进宿舍楼,十二点四十五之前躺在床上,否则算作违纪。下午一点三十五起床,一点五十到六点零五上两节课加三节学科自习(学科自习只能做指定学科布置的作业,做不完就用公自补上),六点半之前吃晚饭回到教室,六点三十五之前值日生回到教室,六点三十五到七点零五晚新闻,不允许开声音,而且只在有人拍照的情况下才允许看。七点零五到九点五十两节学科自习加一节公自。九点五十五之前进宿舍楼,十点之前躺在床上,十点准时熄灯。周六的前两节晚自习改为周测,周日继续周测(周测就是一次不排考场的模拟考试),周日晚上第一节是学科自习,第二节是班会课,第三节是公自。放假一般在周六下午第二节课后和周日上下午(高三上午返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周测试卷就作为假期作业。

衡中采用团队备课和师徒组合的方式,对历年高考题型的研究极其全面透彻,这样的模式加上各种培训,造就了一批应试教育水平极高的教师,组编的资料和试卷质量也碾压市面上绝大部分参考书,而且有余力的教师还会从市面上一些高质量参考书中找好题给学生做。教学与备课相匹配,正课和作业以知识点和题型为核心,通过高密度讲解和高强度集中训练让学生熟悉知识点和题型,训练过程中重点题型和错误率高的题型会反复出现,重要知识点不止讲一遍(我想起来有一种试卷叫“错题重做”,被学生们戏称为“错题重错”)。在这样的教学方式和高质量资料的安排下,原本就成绩不错的学生即使只跟着学校的进度学,也能理解大部分高考知识点,对常见的高考题型有整体上的把握,应试成绩自然不会低。

级部大会除了日常强调危机感和宣誓,学校也会请一些社会名流来博雅馆(衡水一中的大礼堂)作报告,比如我当年就见过杨利伟,不过离得太远没看清楚。

整体来看,课研学习模式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比如充足的睡眠,及时的复习,有效的反馈,大量的学习时长,全方位覆盖的心理暗示(不过我个人当时很恶心这种频繁的宣誓打鸡血)。除了题海战术和没有给学生足够的自由学习时间外,衡中的课研学习模式可以称得上把应试教学做到了极致。

接下来是管理模式,主要是军事化管理,对学生每个时间段的地理位置和行为进行严格的规定。自习课抖腿违纪,课间出入教室次数太多违纪,异性交流过多违纪,被子没叠成豆腐块违纪。太多了罗列不完。我对管理模式没什么好说的,为了提升学校的运转效率,节约成本,牺牲对学生成绩影响不大的体验,美其名曰“磨练意志”。对于学生来说纯粹是折磨,反正我这辈子不想再经历一遍了。

接下来说说很多学校都在学衡中模式,其实最有用的课研学习模式根本学不到。一是因为衡中的所有资料保密,高三教学楼不对外开放,高一高二的班主任会在开放日提醒学生不在教室时把资料藏好,不要放到桌子上,曾经有一位参观的老师抢了一份数学作业夺门而出,最终被保安拦下。第二个原因是就算把具体的流程都搞清楚了,也没有条件去复刻,因为这种模式对教师的付出要求太高了,几乎是007的工作方式。我还记得我高二上学期新来的研究生毕业的英语老师,第一周还坚持每天化妆,上课脑门反光,后来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化妆了,甚至为了方便把长发剪成了短发,她的进步速度也让学生们惊讶,只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她的讲课速度就能跟得上我们的做题速度了。当然付出那么多,相应的工资福利必然高的离谱,其他学校也不一定承担的起这个成本。既然课研学习模式学不到,那就只能学一些容易学的表面功夫,学军事化管理了呗。于是众多学校朝着衡中大跑操,衡中式内务的方向愈行愈远,无数学生也在这种折磨中痛骂衡中模式。其实他们经历的并不是完整的衡中模式,而是取其糟粕弃其精华的“伪衡中模式”。

为人所诟病的“衡中模式”究竟是什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