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警惕!女性膝盖更容易“坏”,2个动作磨损膝韧带

2023-09-04 10:30 作者:善式健康  | 我要投稿

俗话说:“人老腿先衰”,不少人发现自己刚刚过了50岁,膝盖就开始出现酸痛不适,尤其是女性朋友更加明显常见,膝盖就像“风化”一样,一到降温、阴雨天立刻就有反应,比天气预报还准,膝盖开始僵硬,又酸又麻;有的人,甚至上下楼梯,膝关节“咔咔”直响,蹲下就很难起来,成了“家常便饭”。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有1.3亿的骨关节炎患者,60岁的老人中,每2个就有1个患有关节炎,75岁以上的老人80%有骨关节炎。骨关节炎被称为“世界头号致残杀手”,早期的临床表现以关节僵硬为主,稍活动后就能很快缓解。如果出现症状不及时干预,随着病变发展,会出现关节的慢性肿、痛,运动障碍,僵硬和外观畸变等。



今天,我们就来深度讲讲这个骨关节炎的问题,以及女性膝盖更容易“坏”的原因,以及如何更好地保护我们的膝盖。

看完这篇文章,你将清楚地明白:
#1什么是骨关节炎?
#2为什么女性膝盖更容易“坏”?
#3警惕2个动作磨损膝韧带
#4如何更好地保护膝关节?

什么是骨关节炎?

骨性关节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关节退行性病变,与衰老有关。



随着年龄的增长,关节软骨会逐渐变薄,磨损后又会变得粗糙不平,甚至软骨被磨掉。缺少了软骨的润滑和缓冲压力的作用,关节活动时相互摩擦就会产生疼痛,而受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影响,又会导致骨质增生的发生,继而进一步刺激到周围组织及神经,从而出现严重后果:关节疼痛、僵硬及活动受限。

骨关节炎常见高发人群:

老年人:60岁以上的老年人50%以上都有骨性关节炎,且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腿型有问题的人:如O型腿、X型腿等,软骨受力大,更易磨损。

特殊职业的人:如运动员、搬运工等经常要使用膝关节的人群。

肥胖:体重是伤害关节最重要的“杀手”之一,身体每增加1个西瓜的重量,关节要承受6个西瓜的重量。


为什么女性膝盖更容易“坏”?


女性膝盖比男性更容易“坏”,并不是空穴来风。根据上海长征医院关节外科统计,近四年来,因严重的骨关节炎导致关节损坏,接受手术的患者中有80%是女性。美国卫生研究院(NIH)的研究显示,女性在运动中膝盖受伤的比例是男性的4倍。



牛津大学的一项观察320万人的研究结果也显示:从45岁前后开始,女性各个部位关节炎的患病率均高于男性。其中75岁时膝关节炎患病率的差别最为显著,女性患病率可接近男性两倍。

国内外种种研究都表明,女性骨关节炎的患病率确实高于男性,与男性相比,女性膝关节确实可以说是“天生就脆弱”。

膝关节炎之所以“青睐”女性,有很多原因

→绝经后雌激素迅速下降
人的骨骼肌肉的衰老,是与全身的衰老同时递进的,都是靠激素掌控调节的。



承担生育功能的女性对肌肉骨骼的消耗比男性更大,而支撑女性生命的重要激素——雌激素在绝经后会骤然下降并衰退,绝经期前后反差很大,骨关节会迅速衰老,表现为钙代谢失衡,骨骼内钙大量流失,骨小梁空虚,胶原蛋白含量下降,肌肉韧带开始松弛。相对而言,男性雄激素水平的下降是一个漫长而缓慢的过程,相应的骨关节退变也很缓慢。不少男性的膝关节可能到80岁都相对强壮。

→生理结构的影响
女性由于生育的需要,骨盆比男性更宽大、更容易后倾,髋关节外翻角度较大,使得膝关节的股四头肌夹角很大、关节外翻、力线不良。



从骨骼力学角度看,随着股四头肌夹角的增大,向外侧牵拉髌骨的分力逐渐增大,髌骨稳定性也越来越差。但不需要生育的男性膝关节力线则相对较好,磨损程度比女性要轻。

→某些女性特殊的生活习惯
有的女性喜欢穿高跟鞋,穿高跟鞋使膝盖承受很大的压力,膝部一直处于紧张状态,久之易引起关节腔、肌肉、韧带等多因素的劳损甚至退变。美国哈佛医学院研究发现,经常穿细高跟鞋让膝关节承受的压力增加了26%,宽高跟鞋则增压22%;穿高跟鞋爬楼梯时,膝关节负荷的压力是体重的3倍,下楼梯时可以增加到7~9倍。



另外,女性如厕都是蹲式,蹲起的动作比男性多。一生以80岁计,大约三万天,每天比男性要多数次蹲起而累及膝关节。男性站着上厕所时膝关节只承担体重的一倍重量,而女性蹲着上厕所膝关节承受的重量是体重的六倍。

→女性自身的进化因素
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需要打猎、保护族人的男性骨骼肌肉更为发达,恢复更快。而女性从事的力量性劳动较少,更多是疲劳性、劳损性工作,使得肌肉力量较差,容易受伤且不易恢复。



东卡罗来纳州立大学运动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员对200名男性跑者和200名女性跑者进行了长达6年的跟踪研究,结果发现,女性在臀部和核心部位的肌肉力量的缺失,也是增加膝盖损伤风险的重要原因之一。女性膝关节由于天生脆弱有缺陷,不适合长跑和负重,太过劳损易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警惕2个动作磨损膝韧带


膝关节由4块骨头交叉构成股骨(大腿骨)、髌骨(膝盖骨)、胫骨(小腿骨)和腓骨(小腿骨),并由周围的韧带(髌韧带、侧副韧带、交叉韧带和肌肉股四头肌(大腿前侧)和腘绳肌(大腿后侧)等)维持稳定。



韧带和关节唇齿相依,膝关节中的内侧副韧带、外侧副韧带、前交叉韧带、后交叉韧带分别限制膝关节胫骨的外翻、内翻、前移、后移,对于稳定膝关节的运动、维持正常功能有重要作用,它们的损伤也是常见的,膝关节的韧带损伤约占所有膝关节损伤的40%。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连接股骨与胫骨(起于股骨髁间窝外后部,向前、内、下止于胫骨棘前侧),主要作用是限制胫骨向前过度移位。膝关节过伸或过度外翻可引起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如为过度外翻引起,可同时发生内侧付韧带断裂。


前交叉韧带损伤是膝关节常见的运动损伤,多见于足球、篮球、排球、滑冰、滑雪、羽毛球等体育活动。这种伤病也是全世界运动员闻之色变的噩梦。

后交叉韧带,起自胫骨髁间隆起的后方、向前、上、内止于股骨内踝的外面,可防止胫骨向后移动。生物力学实验证明,后交叉韧带对抗外力的强度相当于前交叉韧带的两倍,它是膝关节屈伸及旋转活动的主要稳定结构,相当于膝关节旋转活动轴。屈膝时,外力从前向后施加于胫骨上端,使胫骨过度向后移位,可引起后交叉韧带损伤,甚至发生膝关节后脱位。

后交叉韧带一般为强大暴力所致,所以一定避开危险动作,尤其是 跳跃 摔跤 这2个动作,很容易导致意外,让韧带拉伤。

如何更好地保护膝关节?


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人体不同状态下的膝关节负重数:

●躺下来的时候,膝盖的负重几乎是0

●站起来和走路时,膝盖负重大约是体重的1~2倍;

●上下阶梯的时候,膝盖负重约是体重的3~4倍;

●跑步时,膝盖的负重大约是体重的4倍;

●打球时,膝盖的负重大约是体重的6倍;

●蹲和跪时,膝盖的负重大约是体重的8倍;


那么我们如何更好地保护膝关节呢?

首先,第一件事就是要减肥:

身体重量越大,膝关节承受的撞击和摩擦力也就越大,磨损的速度也越快。美国骨科医师学会(AAOS)发布的最新骨性关节治疗指南推荐:BMI>25的人群应该减肥。由于人种之间的差别,我国发布的标准是BMI≥24均应该减轻体重。BMI=体重(kg)÷身高的平方(㎡)



值得一提的,肥胖是很多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会导致很多慢性疾病的出现,比如说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动脉粥样硬化等等都是与肥胖直接相关。所以说对于肥胖,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才行,及时地控制体重,将体质指数控制在理想的范围,对于预防这些慢性疾病是非常有帮助。

其次,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

不同的运动对膝关节带来的伤害不一样,根据人体素质不一样,我们应该选择适合的运动。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游泳和散步是保护膝关节很好的运动,它们既不增加膝关节的负重能力,又能让膝关节四周的肌肉和韧带得到锻炼。



对此,小编建议大家所有的运动都在膝关节尽可能小负重的情况下进行,避免运动加重关节的磨损。比如增加下肢力量的训练,多采用仰卧直腿抬高,或在康复带负荷下进行直腿的训练。禁止采用下蹲,甚至负重下蹲的方式。有氧运动也是推荐游泳、瑜伽、平板支撑、慢跑等膝关节不负重运动。

然后,摒弃生活中的伤膝习惯。



摒弃所有加重关节负重和易损伤关节的生活方式,比如尽量避免反复下蹲或长期下蹲,避免爬山、爬楼梯或骑自行车,避免过度使用膝关节,如跑马拉松等等。不穿高跟鞋,尤其细高跟鞋,如果职场上非穿不可,也要准备一双平底鞋,随时更换;

最后,可以通过低碳饮食保养膝盖。

低碳饮食,主要就是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增加健康脂肪,优质蛋白质等。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可以有效减少人体的炎症反应,从而消除关节的炎症。



摄入优质蛋白质食物,如鱼类、鸡蛋、肉类等,这些食物可以补充优质蛋白质,可以充分补充胶原蛋白,以及钙质,促进关节软骨的生长和修复,使骨骼、关节更好地进行钙质的代谢,起到养护膝盖的作用。

写到最后
善式提醒:到了一定年纪后,膝关节软骨逐渐发生退化,我们需要注意通过多方面因素保护膝关节,从而更好维持膝关节功能、延缓退变速度,使膝关节使用寿命较持久。低碳饮食是抗炎饮食的一种,它倡导消除几乎所有的致炎食物,比如米面糖,谷物,加工食品,它鼓励吃真正的健康食物,比如猪油、比如绿色蔬菜、比如草饲牛羊肉,比如鸡蛋……这些食物可以有效的消除人体的炎症,自然也可以调理骨关节炎症。

这篇文章,如果你觉得有用,不妨分享给身边的人,让更多人意识保护自己膝关节的重要性。如果您想要通过饮食来保护自己的膝盖,评论区留言【吃】,即可获得一份保护关节的饮食方案。

警惕!女性膝盖更容易“坏”,2个动作磨损膝韧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