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青岛的小公共汽车
由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青岛市的的大公交车无法满足人们的出行需要。出现了小公共汽车。这种汽车大多数是个体经营。被漆成绿白相间。大多是开了很多年的旧面包车。发动机突突的响,声音很大,像拖拉机的声音。只有很少红叶牌面包车是国营的新车。那个年代,只要交50元,就能办公交月票。坐大公交车就不再花钱了。记得小时候,为了省两块钱车票钱,车站上人山人海的。全都在等大公交车。一等就是一两个小时。只有少数有急事的,或者家里很有钱的人,才会坐小公共。后期,小公共汽车比大公共汽车多了很多站,而且招手就停。才有很多人不得不坐小公共上下班。小公共汽车,起步价一元,每四站加五毛钱。初期,有个旧拉门面包车,办个营业执照,就可以开小公共了。车的品牌,座数不限,只要是拉门的。后期,小公共必须是新车,座数必须是十二座以上。品牌也只有沪菱,华西,北京,红叶四个品牌。且多数是出租车公司和公交集团营运。越来越正规了。九十年代末,由于公交集团的崛起。小公共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被无人售票的大公交车代替。车费也从一月50元变成上车一次一元或两元。最后,小公共被用于郊区市县的长途车了。好了,就说这么多了。祝你愉快。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