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另类视角下中国服饰与历史发展的联系

2019-08-09 16:52 作者:冷芸时尚博士  | 我要投稿

引     言


在几千年的历史变迁中,服饰也在不断的变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服饰的功能各有不同。今天我们就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去看服饰的变化与发展。

另类视角下中国服饰与历史发展的联系
以下所有讨论内容仅代表发言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参与者

冷芸时尚圈6群群友
时间:2019年7月21日

庄主:健溪-福州-制版

讨论提纲

一、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属性特征
二、政治属性特征明显的历史时期
三、消费属性特征明显的历史时期
四、军事属性特征明显的历史时期


一、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属性特征


1.1 政治属性

讨论如下:

健溪-福州-制版-福州-制版:
我们首先讨论的是政治属性。在社会发展初期,服饰的政治属性比较明显突出。它强调民族认同感与意识形态。服饰的政治属性着重体现了统治阶级的执政思想。

丁育钦-武汉-6群副群主:
服饰的政治属性是为了维护封建制度吗?

威廉-上海-四群副群主:
我认为服饰的政治属性体现了个人的职业和阶层。

慕雪-邢台-买手爱好者:
上层阶级为了更好的统治,所以服装具有政治属性。

丁育钦-武汉-6群副群主:
那么服饰具有政治属性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统治。

黄明-广州-6群副群主:
满清的官服,清朝不同品级官员的官服补子图案、朝珠和顶戴花翎都不一样。

1.2 消费属性

讨论如下:

威廉-上海-四群副群主:
当时的人们购买服饰来体现自己的消费水平与个人审美。

健溪-福州-制版-福州-制版:
社会繁荣时期,财富的积累促进民众的消费,政治属性相对弱化。服饰的消费属性更多的体现了当时人们的审美、生活方式、文化追求等。

丁育钦-武汉-6群副群主:
唐宋最为显著?

健溪-福州-制版-福州-制版:
经济越发达的时期,这个特征就越明显。

1.3 军事属性

讨论如下:

健溪-福州-制版-福州-制版:
服饰的军事属性主要体现在社会动荡时期,对抗意识取代审美意识。服饰具有很强烈的雄性力量特征,服饰的军事属性不仅体现在军事组织中,也会影响社会大众的着装习惯。

丁育钦-武汉-6群副群主:
例如秦朝的着装。

慕雪-邢台-买手爱好者:
还有二战时期的着装。

健溪-福州-制版-福州-制版:
社会比较混乱的时候,军事意识强化,影响大众的审美。像二战时期流行军装风。

阿滢-佛山-1群副群主:
德国军装真的好看。

健溪-福州-制版-福州-制版:
德军军服的创始人就是HUGO BOSS的创始人。

慕雪-邢台-买手爱好者:
客观说,挺帅气的。

阿滢-佛山-1群副群主:
从服装设计的角度来说德军军服真的很好看。

小结
服饰具有政治属性、消费属性以及军事属性。在社会发展初期,服饰的政治属性比较明显突出。它强调民族认同感与意识形态。服饰的政治属性着重体现了统治阶级的执政思想;服饰的消费属性主要体现在社会繁荣时期。财富的积累促进民众的消费,政治属性相对弱化。服饰的消费属性更多的体现了当时人们的审美、生活方式、文化追求等;服饰的军事属性主要体现在社会动荡时期,对抗意识取代审美意识。服饰具有很强烈的雄性力量特征,服饰的军事属性不仅体现在军事组织中,也会影响社会大众的着装习惯。


#不断学习,才有能力改变当下#
冷芸也开设以下培训课程,欢迎报名!

扫描二维码查看课程详情👀


二、政治属性特征明显的历史时期


2.1 周朝

讨论如下:

健溪-福州-制版-福州-制版:
周朝实行分封制,形成了以周天子为代表的中央政府和以各诸侯王自治的地方政府。为加强中央政府的管理,周朝以礼治国,制定了非常繁琐的礼仪规范,完善了冠服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黄明-广州-6群副群主:
是周礼吗?

健溪-福州-制版-福州-制版:
服饰作为礼仪的载体,有严格的穿着规定。比如祭礼服、朝会服、从戎服、吊丧服、婚礼服等等。服饰作为阶级的划分,从周朝开始完善。

黄明-广州-6群副群主:
群友有类比西方历史时期吗?

Chloecat-广州-新媒体时尚编辑:
服饰作为阶级的划分应该在古罗马或者中世纪时期。

丁育钦-武汉-6群副群主:
古希腊罗马时期吧,把服饰作为阶级的划分。

健溪-福州-制版-福州-制版:
我把中国历史时期做个大致粗略的时间线,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晋-隋-唐-宋-元-明-清-民国。

2.2 清朝

讨论如下:

健溪-福州-制版-福州-制版:
满洲族,由女真族的一个支系发展而来,是活跃于东北的少数民族之一。清朝建立时期,整个满洲族也不过几十万人,而当时的中国人口数量过亿。所以满族统治者采取了“剃发易服”的政策来加强中央管理。传统的汉族服饰被废除,满族八旗服饰开始在国内推广。

黄明-广州-6群副群主:
对的。满族入驻中原,统治者开始强制推行剃发易服运动,强制推行满族人的紧身长袍马褂,禁止汉族男性穿戴传统的宽大衣服。

健溪-福州-制版-福州-制版: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次大的民族融合。

慕雪-邢台-买手爱好者:
剃发易服是典型案例。

黄明-广州-6群副群主:
还有胡服骑射。

黄明-广州-6群副群主:
还有开放唐装。

丁育钦-武汉-6群副群主:
服装变迁最早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吗?

健溪-福州-制版-福州-制版:
南北朝是有记载的大混乱时期。北方少数民族进入中原。

VIKI-武汉-产品设计学生:
人们大规模南迁。

慕雪-邢台-买手爱好者:
竹林七贤坦胸露乳图就是南北朝时期的。

黄明-广州-6群副群主:
这就是竹林七贤的图。从图中可以看到他们的饰着——宽衫大袖、散发坦胸,这就是对礼教束缚的突破。

(图片来自黄明-广州-6群副群主)



2.3 民国

讨论如下:

健溪-福州-制版-福州-制版:
孙中山先生是中华民国的第一任总统,为倡导自己的政治理念,特别设计了中山装。

VIKI-武汉-产品设计学生:
中山装是代表中国男士服装的标识。

慕雪-邢台-买手爱好者:
这显示出用服装设计表达政治抱负。

丁育钦-武汉-6群副群主:
中山装口袋的数量,扣子的数量都有特殊的含义。

慕雪-邢台-买手爱好者:
五粒扣子代表五权分立。

VIKI-武汉-产品设计学生:
中山装比西装更符合国人。

健溪-福州-制版-福州-制版:
右袖口的三颗纽扣分别代表共和的理念—平等、自由、博爱;
左袖口的三颗纽扣分别代表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衣服外面的四个口袋和里面的一个口袋分别代表五权宪法—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考试权、监察权。中山装传说是孙中山先生根据日本学生装和西装特征改造的。

慕雪-邢台-买手爱好者:
我怎么记得四个口袋是代表“礼、义、廉、耻”呢?

VIKI-武汉-产品设计学生:
中山装更像是一种文化传承。

健溪-福州-制版-福州-制版:
有些说法是礼义廉耻,但是这个说法不太合理,因为礼义廉耻是儒家的传统思想理念,而孙中山先生的思想比较西化。

VIKI-武汉-产品设计学生:
中山装适合古典型男士穿,有的人穿了会显老。

健溪-福州-制版-福州-制版:
男士穿上显稳重。

黄明-广州-6群副群主:

(图片来自黄明-广州-6群副群主)




健溪-福州-制版-福州-制版:
所以都是领导才穿。

小结
周朝、清朝和民国时期是三个服饰政治属性特征明显的历史时期。周朝实行分封制,形成了以周天子为代表的中央政府和以各诸侯王自治的地方政府。为加强中央政府的管理,周朝以礼治国,制定了非常繁琐的礼仪规范,完善了冠服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清朝建立时期,整个满洲族也不过几十万人,而当时的中国人口数量过亿。所以满族统治者采取了“剃发易服”的政策来加强中央管理。传统的汉族服饰被废除,满族八旗服饰开始在国内推广;民国时期,孙中山先生是中华民国的第一任总统,为倡导自己的政治理念,特别设计了中山装。

#不断学习,才有能力改变当下#
冷芸开设以下培训课程,欢迎报名!
长按二维码查看详情👀



三、消费属性特征明显的历史时期


3.1 唐朝

讨论如下:

健溪-福州-制版-福州-制版: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对外贸易发达。尤其是贞观、开元年间,政治气候宽松,京师长安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同时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中心。唐朝开放融合的气质体现在方方面面,来自印度、波斯等很多其他民族风格的服饰传入中国,极大的影响了当时人们的审美,在此影响下,唐朝服饰显得更加华丽和大胆。

慕雪-邢台-买手爱好者:
例如霓裳羽衣。

Chloecat-广州-新媒体时尚编辑:
唐朝应该是露肤度最自由的朝代。

健溪-福州-制版-福州-制版:
因为唐朝的领导人本来就有少数民族的血统。

丁育钦-武汉-6群副群主:
我记得是鲜卑族。

健溪-福州-制版-福州-制版:
唐朝应该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意识最开放的时代。李世民的母亲就是鲜卑人。

黄明-广州-6群副群主:

(图片来自黄明-广州-6群副群主)



慕雪-邢台-买手爱好者:
唐朝也是最包容的时代。

Michele-深圳-外贸兼服装学生:
唐朝以胖为美。

黄明-广州-6群副群主:
唐代的丝绸非常具有历史显著性,远销海外。

健溪-福州-制版-福州-制版:
唐代是丝绸之路沿途贸易活动的鼎盛时期。

3.2 明朝

讨论如下:

健溪-福州-制版-福州-制版:
明朝时期,纺织技术的进步极大地促进了服饰的生产,出现了类似现代工厂的运作模式。原本上层社会才有能力消费华贵面料,也逐渐的在普通百姓间流行开来。尤其到了明朝中后期,社会风气趋向于奢靡消费。

丁育钦-武汉-6群副群主:
明朝出现了花楼机。

健溪-福州-制版-福州-制版:
历史课本上写的是在明朝中后期,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丁育钦-武汉-6群副群主: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资本主义雇佣关系雏形萌现。

健溪-福州-制版-福州-制版:
整体风格上,明制汉服大大的弱化了少数民族服饰的特征。

黄明-广州-6群副群主:

(图片来自黄明-广州-6群副群主)


健溪-福州-制版-福州-制版:
从明朝开国者朱元璋开始,就对服饰做了很明确的定位——上承秦汉,下取唐宋。

黄明-广州-6群副群主:
因为明代之前是元朝,朱元璋曾力图消除元代蒙古族服制对汉族的影响——“悉命复衣冠如唐制”。

健溪-福州-制版-福州-制版:
明朝统治者比较偏向民族主义的理念,所以会尽量弱化胡人服饰的特征。

丁育钦-武汉-6群副群主:
但是整个明朝还是偏保守主义。

健溪-福州-制版-福州-制版:
明朝曾经也很辉煌。

丁育钦-武汉-6群副群主:
郑和下西洋的时候,确实万国朝宗。

健溪-福州-制版-福州-制版:
历史课本上说的最多的就是郑和七下西洋。

3.3 改革开放时期

讨论如下:

健溪-福州-制版-福州-制版:
在改革开放的40年里,中国积极融入欧美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吸收西方先进的技术、商品和文化,极大提升了中国人的经济实力。受西方审美的影响,中国人的穿着也在不断的变化,越来越时尚。

丁育钦-武汉-6群副群主:
一开始有段时间一直模仿苏联吧?比如皮尔卡丹的大衣。

黄明-广州-6群副群主:
还有列宁装?

健溪-福州-制版-福州-制版:
苏联的列宁装会早一些。还有布拉吉连衣裙。

黄明-广州-6群副群主:
布拉吉连衣裙:

(图片来自黄明-广州-6群副群主)


Egene-深圳-面料开发:
像小碎花连衣裙。

珍妮-杭州-摄影后期:
这是五十年代的流行的穿着。

慕雪-邢台-买手爱好者:
这两根粗辫子还挺有历史气息的。

小结
唐朝、明朝和改革开放时期是三个服饰消费属性特征明显的历史时期。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对外贸易发达。尤其是贞观、开元年间,政治气候宽松,京师长安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同时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中心;明朝时期,纺织技术的进步极大地促进了服饰的生产,出现了类似现代工厂的运作模式。原本上层社会才有能力消费的华贵面料,也逐渐的在普通百姓间流行开来。尤其到了明朝中后期,社会风气趋向于奢靡消费;在改革开放的40年里,中国积极融入欧美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吸收西方先进的技术、商品和文化,极大提升了中国人的经济实力。受西方审美的影响,中国人的穿着也在不断的变化,越来越时尚。


四、军事属性特征明显的历史时期

4.1 秦国

讨论如下:

健溪-福州-制版-福州-制版:
战国时期的秦国,地处今陕西甘肃一带,民风尚武彪悍。秦国人崇尚黑色,取意于五行生克之水克火,同时黑色本身具有冷峻、肃杀的气质,与秦国尚武的气质相符合。

健溪-福州-制版-福州-制版:
秦国人对黑色的喜爱非常明显的反映在服饰的色彩上,不论是军队,还是官员大臣,黑色都是主流的色彩,尊贵的象征。在冷兵器时代,军服的色彩和现在军服的色彩要求是不一样的:冷兵器时代的军服色彩是需要有视觉压迫性的色彩,比如黑色红色等;现代军服一般都是绿色或黄色,具有伪装色的特征。

黄明-广州-6群副群主:

(图片来自黄明-广州-6群副群主)


4.2 赵国

讨论如下:

健溪-福州-制版-福州-制版:
战国时期的赵国,地处今河北一带。在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对抗中,中原地区传统服饰的缺陷很明显,长袍宽袖,很不利于作战,由此赵武灵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胡服骑射”政策。相比于中原服饰的长袍宽袖,“胡服”则是短衣窄袖,非常利于骑兵作战。从服饰的结构上来讲,中原服饰的下身是隐藏在袍服里面的,而“胡服”则是上衣下裤结构,下身分档并且外穿。

黄明-广州-6群副群主:

(图片来自黄明-广州-6群副群主)




丁育钦-武汉-6群副群主:
那和我们现在的服饰结构差不多。

健溪-福州-制版-福州-制版:
说到这个上衣下裤结构,其实欧洲和中国有同样的经历。在同时期的欧洲,也就是罗马时代,正统的罗马人也是穿袍服,裤子是蛮族的服饰。

慕雪-邢台-买手爱好者:
后来日耳曼民族南下,罗马被穿裤子的民族取代。

健溪-福州-制版-福州-制版:
古罗马早期的军事组织是步兵结构,而蛮族的军队是骑马作战,但跟战国时期的中原一样,主要兵种也是步兵,中原人穿裤子最初的目的就是为了骑马。罗马帝国后来引入了蛮族骑兵,充实自身的军队。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裤子都经历了从北方民族传入南方的过程。

珍妮-杭州-摄影后期:

(图片来自sohu.com)



Chloecat-广州-新媒体时尚编辑:
在今天看来左边的服饰还蛮有设计感的。

4.3 建国初期

讨论如下:

健溪-福州-制版-福州-制版:
自1949年建国以来,中国经历了抗美援朝、中苏交恶两次重大危机,先后与美国、苏联两个超级大国发生正面冲突,新中国面临极为动荡的内外部环境,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举国上下都流行穿军装,以军装为荣耀。毛主席为此题诗:“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健溪-福州-制版-福州-制版:
现在的青少年追求的是潮牌。

Michele-深圳-外贸兼服装学生:
还有品牌。

健溪-福州-制版-福州-制版:
那时候的军装也是潮牌。

丁育钦-武汉-6群副群主:
我记得几年前还流行军大衣。

Chloecat-广州-新媒体时尚编辑:
电影《芳华》里面就展现了“军大衣”这种服饰,以前是不是叫黄皮?

慕雪-邢台-买手爱好者:
我家里还保留着一件那时的棉军大衣。

健溪-福州-制版-福州-制版:
军装风很酷。

黄明-广州-6群副群主:
要佩戴毛主席领章才酷。


(图片来自黄明-广州-6群副群主)


小结
秦国、赵国以及建国时期是服饰军事属性特征明显的历史时期。秦国人崇尚黑色,取意于五行生克之水克火,同时黑色本身具有冷峻、肃杀的气质,与秦国尚武的气质相符合。秦国人对黑色的喜爱非常明显的反映在服饰的色彩上,不论是军队,还是官员大臣,黑色都是主流的色彩,尊贵的象征。在冷兵器时代,军服的色彩和现在军服的色彩要求是不一样的:冷兵器时代的军服色彩是需要有视觉压迫性的色彩,比如黑色红色等;战国时期的赵国,地处今河北一带。在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对抗中,中原地区传统服饰的缺陷很明显,长袍宽袖,很不利于作战,由此赵武灵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胡服骑射”政策。相比于中原服饰的长袍宽袖,“胡服”则是短衣窄袖,非常利于骑兵作战。

从服饰的结构上来讲,中原服饰的下身是隐藏在袍服里面的,而“胡服”则是上衣下裤结构,下身分档并且外穿;自1949年建国以来,中国经历了抗美援朝、中苏交恶两次重大危机,先后与美国、苏联两个超级大国发生正面冲突,新中国面临极为动荡的内外部环境,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举国上下都流行穿军装,以军装为荣耀。毛主席为此题诗:“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庄主总结

一、服饰在不同时期的属性特征
1、政治属性,社会发展初期,体现统治阶级的执政思想;
2、消费属性,社会繁荣时期,体现当时人们的审美、生活方式、文化追求;
3、军事属性,社会动荡时期,对抗的意识取代审美的意识,具有很强烈的雄性力量特征。

二、政治属性特征明显的历史时期
1、周朝,以礼治国,完善了冠服制度;
2、清朝,“剃发易服”,汉族服饰被废除;
3、民国,“中山装”,倡导孙中山先生共和之理念。

三、消费属性特征明显的历史时期
1、唐朝,民族开放包容,融合少数民族服饰的风格;
2、明朝,纺织技术进步,促进了汉服的发展;
3、改革开放,与西方接轨,追求时尚。

四、军事属性特征明显的历史时期
1、秦国,服饰尚黑色,取义于水克火,秦灭周之意;
2、赵国,胡服骑射,改变穿衣习惯以适应战争;
3、建国初期,面临军事危机,国人以军装为荣耀。

庄主简介

健溪-福州-制版

金融专业,曾在银行工作,后从事餐饮和服装行业。历史爱好者,尝试从历史的角度去理解生活中的人和事。

庄主的个人微信:



跟庄副群主:丁育钦-武汉-6群副群主

目前就读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是一名国际商务专业的大二的学生,希望能和时尚行业深度接触。

个人微信:



黄明-广州-6群副群主

目前任职于由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主办的《商品与质量·奢侈品》杂志。法学专业,期待能结识更多的奢侈品行业从业人员。

个人微信



总结整理:健溪-福州-制版
编辑:Eroll Duan
审核:Cherika Chen

感谢您的阅读,
期待今后更多的讨论也欢迎大家来分享!



另类视角下中国服饰与历史发展的联系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