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军攻破辰州,斩杀清辰常总兵徐勇,歼灭清军3000余人
在1651年到1652年,南明永历朝廷发起了一系列的反攻。李定国,冯双礼于1651年4月击破清抚剿湖南沈永忠斩杀5000多人,沈永忠带领大批清朝文武官员北讨。1652年五月,李定国大军收复广西,在桂林之战中杀死伪王孔有德,孔有德部全军覆没。1652年11月,李定国大军在战事不利的情况下,伏击轻敌的满清敬亲王尼堪,尼堪以及近卫全部被击毙,自北京而来的清廷满汉大军士气大挫。

在李定国部连续取得胜利时,南明朝廷的战略规划者,“幕府将军”孙可望也没有闲着。1652年11月,李定国正在衡州与清廷大军作战时,他亲自由贵州来到湖南沅州,命令大将白文选率领马步兵精锐五万名,准备攻打辰州。

辰州守将是清 辰常总兵徐勇,这人之前咱们说过,原先是左良玉的部将,左良玉在离开武昌之后不久病死,部下由其子左梦庚率领,弘光政权灭亡之后,左部除了马进忠、卢鼎、王允成仨人溜了之外,全部剃头降清,徐勇自然也在此列,此后徐勇为清朝立下了赫赫战功“英亲王檄署九江总兵,调黄州,捕治九江、黄州土寇。明唐王使招之,勇斩使以闻,命移镇长沙。金声桓叛,招勇,复斩其使。与李锦战江中,中矢,裹创战愈奋。贼攻城,设策守御,锦遁去。迎郑亲王师击破明大学士何腾蛟。复调辰常总兵,授世职一等阿达哈哈番兼拖沙喇哈番。明桂王遣将张光翠、张景春窥辰州,屯荔溪。勇督将士渡江战,击杀景春,擒裨将六,馘士卒数百,加左都督,进世职三等阿思哈尼哈番。”

仅仅从《清史稿》列传来看,徐勇在降清明将中,可谓是战功赫赫了,而且忠诚度也是蛮高的,不像金声桓、郝尚久那样前后跳反了三次或三次以上,但是在南明1651年到1652年的这次大反攻之下,马上就有为满清主子尽忠的机会了。

前面说了,沈永忠派出的张国柱被李定国,冯双礼爆锤一顿,8000多人被消灭掉了5100多人,本来兵力就捉襟见肘的沈永忠如同惊弓之鸟一般,先放弃宝庆,再放 弃长沙,最后直接跑到了岳州,岳州,也就是今天的湖南省岳阳市,在清廷满汉大军到来之前,整个湖南绝大多数地区已经被明军收复,清军仅仅占据着常德、岳阳以及辰州。

我们都知道,徐勇的辰州在湖南省的东部,常德和岳阳在湖南省的北部,而且两者相离并不远,辰州此时却已经属于孤军了,而且徐勇麾下的兵马非常少,只有3000多人,在五万大军的进攻下自然不堪一击,十一月二十一日明朝大军分水陆两路包围辰州,开始攻城,徐勇副将张鹏星出战,被明军炮弹炸死,到第二天,白文选的大象就攻破了辰州城的城门,清朝守军满城奔 溃,徐勇本人在巷战中被乱刀砍死,部下三千人也被悉数剿歼,辰州清方地方官大多数被俘杀。当年,20岁的徐勇因仰慕在萨尔浒之战中战死的杜松、刘綎二位将军而入伍,20多年之后居然在满清为官,并被明军杀死,实在是令人感慨不已。

1651年到1652年的大反攻,充分说明了南明对于满清仍有一战之力,虽然未必能夺回北京,把清廷逐出关外,但保住整个南方,仍然是没有问题的,最终问题还是出现在孙可望身上,本来能做掌控永历政权的“幕府将军”,偏偏急着登基为天子,结果画虎不成反类犬,灰溜溜地投降清朝,最终死于非命。
喜欢这篇文章的转发和点个赞长按5秒给个三连,顺便关注天天,关注天天不易走偏,人均寿百,年入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