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最in:Mobileye搭载新一代传感系统,│ 4月14日
「智能汽车」
-Mobileye自动驾驶汽车已全面搭载真正冗余传感系统
-电动汽车厂商Lucid推出新款高性能豪华轿车,挑战特斯拉
「新能源」
-国家能源局:我国加氢站数量位居世界第一
-铭利达:目前和特斯拉合作领域为太阳能光伏
「医药生物」
-安科生物与阿法纳签署新冠病毒突变株mRNA疫苗研究战略合作协议
-君实生物特瑞普利单抗用于治疗小细胞肺癌获得FDA孤儿药资格认定
「元宇宙」
-DSCC:苹果AR/VR设备、索尼PS VR2均将延至2023年发布
-AR眼镜镜片供应商DigiLens完成D轮融资 康宁、三星电子领投
「半导体」
-LG电子在全球TCU市场排名第一
-鸿海收购安科诺科技无线通讯事业部
「人工智能」
-旷视科技发布“算法定义硬件”新品
-AI蛋白质组学公司“珞米生命科技”完成近千万美元融资
「更多硬科技」
-Viasat机载互联网系统获民航局认证,推动空中上网
-博通发布全球首个Wi-Fi 7生态系统
智 能 汽 车
■Mobileye自动驾驶汽车已全面搭载真正冗余传感系统
英特尔子公司Mobileye在最新的视频中展示搭载其真正冗余(True Redundancy™)传感系统的自动驾驶汽车在以色列行驶的情况。据介绍,True Redundancy™是Mobileye独特的环境传感解决方案,包含两个独立的子系统——一个仅采用摄像头,另一个采用激光雷达和雷达的结合,这两个子系统互为备份,而非相互补充,因此该传感解决方案可以实现更长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36氪)
■电动汽车厂商Lucid推出新款高性能豪华轿车,挑战特斯拉
电动汽车厂商Lucid即将推出热门豪华轿车Air的最新版本,进一步挑战市场的领先者特斯拉。近日公布的Lucid Air Grand Touring Performance车型将配备1050马力动力,起步售价为17.9万美元。Lucid周二表示,Grand Touring Performance将不会限量销售。这款车型与Dream Edition非常接近,起步价仅仅高出1万美元。(新浪科技)
■亮道智能与Innoviz达成战略合作
激光雷达系统供应商“亮道智能”与激光雷达上市企业Innoviz共同宣布,双方已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正式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根据协议,双方将探索为中国地区的汽车厂商定制Innoviz LiDAR产品的可能性,开发感知解决方案,并进行系统验证和数据收集,以加快推出基于InnovizTwo的高分辨率LiDAR的系列化生产解决方案。(36氪)
■自动驾驶企业“领骏科技”获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近日,自动驾驶企业“领骏科技”宣布已于今年一月份完成了数千万元Pre A+轮次融资,由某物流集团战略投资、领创资本参与投资、老股东臻忻资本追加投资。本轮融资将用于技术团队规模化扩充,及推进自动驾驶客运和货运商业化进程。(36氪)
■报告称预计到2030年全球车企将花费超5000亿美元开发电动汽车和电池
咨询机构ERM提供的最新报告显示,到2030年,全球汽车制造商将花费超5000亿美元开发新的电动汽车和乘用车,以及电池制造。(Electrek)
新 能 源
■国家能源局:我国加氢站数量位居世界第一
国家能源局科技司副司长刘亚芳近日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氢能产业高峰论坛”上透露,我国在氢能加注方面获得新突破,已累计建成加氢站超过250座,约占全球数量的40%,加氢站数量位居世界第一。(财联社)
■铭利达:目前和特斯拉合作领域为太阳能光伏
铭利达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目前和特斯拉合作领域为太阳能光伏,汽车领域暂未涉及,还在沟通中。(财联社)
■光伏硅片独角兽高景太阳能完成16亿元A轮融资
广东高景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16亿元A轮融资。除老股东IDG资本、珠海华发集团持续加码追加投资外,国寿投资旗下国寿科创基金、建信(领航战兴基金、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粤财基金(广东省产业发展基金)、深投控资本等财务投资机构,爱旭股份、美的资本等产业投资机构也共同参与了本轮投资。(财联社)
■广东:打造氢能产业发展高地 加快培育氢气制储、加运、燃料电池电堆等全产业链
广东省政府办公厅4月13日发布《广东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打造氢能产业发展高地。多渠道扩大氢能应用市场,聚焦氢能核心技术研发和先进设备制造,加快培育氢气制储、加运、燃料电池电堆、关键零部件和动力系统集成的全产业链。(财联社)
■中金公司:未来储能电站的大容量等要求将倒逼行业采用液冷方案
中金公司指出,双碳政策及电池成本下行将驱动电化学储能市场迎来高增长,而电池热管理是实现储能电站高安全和长寿命关键一环。目前主流的储能热管理方式有风冷和液冷,液冷方案在保证储能系统安全、散热效率以及电站全生命周期经济性等方面综合优势显著。未来储能电站的大容量、高安全、长寿命要求将倒逼行业采用液冷方案,宁德、阳光电源、比亚迪等头部储能企业已率先切换,龙头示范效应将驱动液冷渗透加速。(第一财经)
医 药 生 物
■安科生物与阿法纳签署新冠病毒突变株mRNA疫苗研究战略合作协议
安科生物公告称,公司近日与阿法纳签署新型冠状病毒突变株mRNA疫苗研究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就阿法纳开发的“新冠奥密克戎等突变株mRNA疫苗”的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产业化及市场销售等方面开展排他性合作。(36氪)
■君实生物特瑞普利单抗用于治疗小细胞肺癌获得FDA孤儿药资格认定
君实生物公告,全资子公司TopAlliance Biosciences, Inc.收到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正式回函,特瑞普利单抗用于治疗小细胞肺癌获得FDA颁发孤儿药资格认定。(科创板日报)
■中国生物:新冠特免能强效对抗奥密克戎等新冠病毒
据中国生物CNBG官微,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杨晓明团队与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王曼丽研究员课题组4月11日合作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Advanced Science》(2020年IF:16.8)上发表研究论文。这是在全球首次发布的新冠特异性人免疫球蛋白(新冠特免)研究文章。最新研究结果显示,新冠特免具有强效、广谱性抗新冠病毒效果,对当前在全球广泛传播的Delta、Omicron等变异株具有强力的中和效果,有望成为抗击新冠疫情的有力保障。(财联社)
■香港理工大学发明便携式新冠病毒检测仪,25分钟内出结果
香港理工大学官网显示,理大已经研发出一种便携式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仪,该检测仪可对采集后的核酸样本进行现场检测,无需实验室,25分钟内可得出精准结果。研究团队透露,该检测仪还未进入量产阶段,难以计算实际成本,但估计新技术的成本更便宜,目前正与一间国际检测机构接洽,希望在机场、商场、诊所、口岸、学校等场景普及应用。(界面)
■新凝胶激活免疫细胞持续攻击肿瘤
据近日发表在《科学进展》上的一项研究,美国斯坦福大学工程师开发出一种递送方法,可增强CAR-T细胞的“攻击力”。研究人员将CAR-T细胞和专门的信号蛋白添加到水凝胶中,然后将这种物质注射到肿瘤旁边。这种凝胶在体内提供一个临时环境,免疫细胞可在其中繁殖并激活以准备对抗癌细胞。(科技日报)
元 宇 宙
■DSCC:苹果AR/VR设备、索尼PS VR2均将延至2023年发布
DSCC分析师Ross Young指出,苹果AR/VR设备、索尼新款VR设备均将延迟至明年发售。因此,今年VR设备显示屏总需求量中,Meta占据八成。而整体出货量将超过1500万单位,同比增长逾50%。(科创板日报)
■AR眼镜镜片供应商DigiLens完成D轮融资 康宁、三星电子领投
有消息指出,近期,AR眼镜光波导镜片制造商DigiLens宣布完成超5000万美元的D轮融资,康宁、三星电子领投,融资完成后其市场估值已达5.3亿美元。DigiLens还透露公司首批波导显示屏产品将于2023年上市。(RoadtoVR)
■拉卡拉蓝色光标入股张艺谋XR公司,后者股东含小米、英特尔
近日,北京当红齐天国际文化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股东新增拉卡拉支付股份有限公司、蓝色光标关联企业厦门蓝图海兴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当红齐天是一家创造沉浸式体验,集XR内容制作、载具研发、数字运营整体解决方案及产品落地于一体的文化科技公司,张艺谋为联合创始人。该公司股东还包括英特尔亚太研发有限公司、小米关联公司瀚星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等。(36氪)
■韩国拟将虚拟资产委员会扩大为数字资产委员会 管辖范围将扩至元宇宙、区块链及CDBC
韩国总统过渡委员会正考虑将目前的虚拟资产委员会扩大为数字资产委员会,不仅是虚拟资产,还将发挥元宇宙、区块链、CDBC等整体数字资产相关控制中心的作用。(newspim)
半 导 体
■LG电子在全球TCU市场排名第一
据报道,LG电子已位居全球TCU市场之首,TCU是实现联网汽车车辆通信的关键组件。据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数据显示,2021年LG电子占TCU市场的35.2%,市场份额较上年攀升1.7个百分点,同期出货量增长19%。(BusinessKorea)
■鸿海收购安科诺科技无线通讯事业部
鸿海宣布完成收购IC设计公司安科诺科技无线通讯事业协议,收购的单位将与鸿海集团另一投资公司AchernarTek合并并成立新的公司iCana,聚焦车用以及5G的RF半导体元件。鸿海表示,收购后将持续投入无线通讯基础建设的高性能应用研发,强化5G Sub-6与毫米波的产品开发,在互联网车和电动车市场中扩大业务规模。(科创板日报)
■清纯半导体推出国内首款15V驱动SiC Mosfet
SiC器件研发商清纯半导体日前宣布发布国内首款15V驱动的1200V SiC Mosfet器件平台产品。据了解,该产品已通过车规级测试,获得来自国内新能源逆变器制造商的批量订单,公司后续将陆续推出该平台下的系列规格产品。(科创板日报)
人 工 智 能
■旷视科技发布“算法定义硬件”新品
旷视科技发布了面向企业业务的空间数字化产品战略,并推出三类“算法定义硬件”新品,包括“旷视幻方”系列中心计算服务器、“旷视魔方”系列边缘计算盒行业版,“旷视神行”门禁一体机新品,以及支持一机多用的“旷视敏观”智能网络摄像机新品。此外,旷视还发布了“AIoT生态合伙人计划”,即面向全国招募“AIoT生态合伙人”。(科创板日报)
■AI蛋白质组学公司“珞米生命科技”完成近千万美元融资
近日AI蛋白质组学公司“珞米生命科技”(Nanomics)完成两轮共近千万美元融资,Pre-A轮由碧桂园创投领投、Taihill Venture跟投,天使轮领投方线性资本持续加码。本轮融资将用于进一步扩大团队、干湿实验室搭建、和产品开发。(36氪)
■AI研发绩效管理平台“方云智能”获近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AI研发绩效管理平台“方云智能”于近日公布近千万元天使轮融资,本轮投资方为盈动资本和寒武创投。本轮融资资金主要用于产品技术研发和扩大市场销售。(36氪)
更 多 硬 科 技
■Viasat机载互联网系统获民航局认证,推动空中上网
全球通信公司Viasat宣布获得中国民用航空局颁发的补充型号合格认定(VSTC),可在空中客车A320系列飞机上安装Ka波段卫星系统,这意味着在飞机上可实现全视频流、网页浏览、即时通信等应用。Viasat表示,这是其在中国获得的首张VSTC适航认证,为中国航空公司在空客A320上安装和部署机载互联网(IFC)系统奠定基础。(澎湃新闻)
■博通发布全球首个Wi-Fi 7生态系统
博通发布全套Wi-Fi 7无线解决方案,涵盖Wi-Fi路由器、住宅网关、企业接入点和客户端设备等。公司表示,这是全球首个Wi-Fi 7生态系统,且其中的Wi-Fi 7芯片速度为当今市场Wi-Fi 6/6E解决方案的两倍有余。(科创板日报)
■英特尔将向美国能源部提供量子计算试验台,加速研发量子设备
近日,美国能源部宣布与英特尔合作,加速研发量子设备与量子材料。英特尔将向美国能源部阿贡国家实验室交付其首个量子计算试验台。该实验室是美国能源部国家量子信息科学研究中心Q-NEXT的主实验室。前述试验台将是安装在阿贡量子工厂的第一个主要组件,该工厂用于制造和测试新的量子材料和设备,预计于2022年完工。(澎湃新闻)
■100公里!我国科学家创造量子直接通信最远纪录
我国科学家近日设计出一种相位量子态与时间戳量子态混合编码的量子直接通信新系统,成功实现100公里的量子直接通信。这是目前世界最长的量子直接通信距离。该研究成果由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龙桂鲁教授团队和陆建华教授团队共同攻关,发表于最新一期《Light—Science & Applications》期刊在线版。此前公开发表的成果中,量子直接通信的最长距离为18公里。(财联社)
■工信部:加快5G全连接工厂建设
工信部印发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2022年工作计划。其中提到,加快5G全连接工厂建设。出台5G全连接工厂建设指导性文件,打造10个5G全连接工厂标杆。开展工业5G专网试点,完善5G专网部署模式。(36氪)
■NASA和阿联酋火星任务将共享科学数据,研究火星大气
当地时间4月12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NASA火星大气和挥发性演化(MAVEN)任务和阿联酋希望号探测器任务将进行合作,为两个火星轨道飞行器的科学合作和数据交换铺路。两个航天器正绕火星轨道运行,收集这颗红色星球的大气数据。(澎湃新闻)
■首款磁电晶体管研制成功
美国科学家在最新一期《先进材料》杂志上撰文指出,他们研制出了全球首个磁电晶体管,不仅有望帮助满足人们对数字存储器日益增长的需求,将该领域的能耗降低5%,还可将存储某些数据所需晶体管的数量减少多达75%,进一步促进设备的小型化。(科技日报)
硬科技 │ 今日最in
关注与硬科技各大领域相关的每日最新资讯,让读者纵览市场热点、技术动态、公司新闻、投融资信息、知产热点等全面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