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员模拟战争114—“帝国雄心”行动


一:尤日内岛海战
1981年7月10日,苏军感受到了来自欧洲德军的强烈威胁,决定对德军的实力进行初步试探,于是在区域战争条款生效后,苏军第151军与第153军开始奉命强攻尤日内岛。
7月10日当天,两艘“伏特加级”驱逐舰凭借其优秀的隐身能力配合二十五架苏-18B轰炸机对驻守在岛屿西北角的一个没有装备大型武器的山炮连实施了火炮打击,同时在大量苏-17E和米格-80E的干扰传递下,三个步兵营与第188兵团第565军和第566军失去联络。安妮-莉温斯顿此时仍然是北欧军团的司令官,她立即注意到了友方信号的反常消失,于是令一个机械化师陪同两个空降团在两个有可能成为登陆艇登陆的地点进行火力覆盖+军队投送,投送立刻出现了效果,当掩护部队前进的两架P-81改“信鸽”预警机发现一些异常的电子交流信号时,第565军的第1机械化师立即对预警机所标记的地点进行打击,结果一场一线步炮和二线榴弹炮的近距离交火开始了,苏军第153军的两个炮兵团在这次大型袭击中几乎全部损失,因此该军团不得不退居侧翼。第151军则继续向岛中央突击,但夜间战斗机的增加与高射炮群、高射导弹群的密集部署使类似于米格-80E、米格-79E一类的半预警半电子战斗机无法经过战斗区域,德国海军GV-301舰队也已经与苏联主力舰队展开冲突,7月12日,战局逐渐明朗化,第151军所属的四艘“伏特加”级驱逐舰全部沉没。隶属于大西洋舰队的四艘库伊佐夫-B特型攻击型潜艇也被水上飞机所击沉。对苏军唯一有利的条件就是中立国联邦在挪威地区的大规模行动使安妮-莉温斯顿不得不调动原第566军来充实北欧军团的实力。虽然整个尤日内岛的德军只有一个加强军,但苏军仍然拿不到太大优势,因为GV-280与GV-303舰队正在北上,芬兰第27国防师也已经从海上进入岛屿。因此苏军于7月16日,即GV-303舰队的炮火第一次达到苏军第151军的装甲师山炮阵地上空时决定渡海撤退,撤退行动非常迅速,因此德军没能过多干涉。
二:基辅大围歼
迪米梯里在7月10日尤日内岛战役打响之际即发动了这一行动,第6集团军、第7集团军与第4、第5方面军进入苏联境内,第6方面军所属的第17、第18集团军由高加索区进入,第16集团军则藉由中亚进入中苏防御区域,初始行动由几乎450万人从各个方向进入苏联本土,列宁格勒一天而破,为芬兰军团的进入和德军的支援提供了中间点。
15日,第6集团军第16兵团第46军第1师由华沙出发,在第17兵团的侧面掩护下成功突入基辅近郊,随后在各种空中投送下,第2师、第3师与第49军、第50军进入基辅东北侧市郊,苏军第121军、第122军迅速集结拦截,并联系周围的七个军应对突袭。但德军立即利用16日苏军3个军被用于围剿的时机突破了法斯提夫等一系列基辅外围城市并控制了长达四百公里的交通线,这使他们可以将第7集团军与第4方面军南面迂回所占领的铁路线连接起来并运送物资。
自11日开始,中联飞行员就已经陆续通过各种途径进入苏联战场,直至31日,共有超过6000名飞行员进入苏联,若不是迪米梯里在空军战术上保持保守防御态势且空军部署紧凑,中联航空军团与无人机部队很有可能会在31日的大反攻时压垮德军空军保护薄弱的后方(尽管这一切在凯塞琳-舍尔的新快速航空作战部队进入苏联后空权对德国更有利)。
20日,已有超过21个军,即将近64万苏联士兵聚集于基辅,第160军、第162军也已经阻止了南面试图包围基辅守军的第1方面军。第1方面军于18日进入苏联并已经分流给列宁格勒方面军一部分军团,并因此失去了大部分的步兵师与航空营。在苏联战场的一部分失利并不能完全怪罪于军长层的指挥问题,因为能给他们使用的静态防御部队实在是屈指可数。
22日,苏军基辅军团看起来已经有反攻的势头了,但是“帝国雄心”行动的组织者迪米梯里并不为此而觉得紧张。曼克斯军长在大战回忆录中书写着:“在大战前的几天,苏军的反攻越猛,导弹落在指挥所附近的密度越大,迪米梯里元帅就觉得越轻松,我们没有紧张的理由,因为他没有紧张。”
24日,德军空中侦察发现已经没有再进入战区的苏联新部队了,大量的后备队被调往北方,对于正在奋战的苏军来说,时间越久,盟国的军队就能赶到得越来越多,对他们更有利。但迪米梯里在24日将第4集团军横插入切尔尼戈夫一行的火箭车部队与维修工厂后局势便完全变化了,至27日整个北面的第121、第122军与远征军第1军被击溃后,进入基辅东北角的三个军开始向周围城区与苏军补给点展开速度惊人的扩张,速度十分迅速,以至于尽管在第23军的掩护下,苏军仍然有44万有生力量被歼灭于基辅。
基辅会战是整个战场中堪称一绝的包围战,在此之后的数个月中,苏联军团被迫在北方集群与中部集群的夹击下艰难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