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田信玄为什么让儿子武田胜赖当“后见”而非正式家督?
元龟四年(1573年),日本战国的一代枭雄武田信玄病逝于上洛的归途中。临终之前,武田信玄将大权传给了自己的四儿子武田胜赖,武田胜赖也就成为甲斐武田氏的第十七代当主,也是最后一代当主。

奇怪的是,武田胜赖这个当主却不是甲斐武田氏的正式家督而是“后见(监护)”,正式家督则是武田信玄的孙子、武田胜赖的儿子武田信胜。那么武田信玄为什么让儿子武田胜赖当“后见”而非正式家督呢?

武田信玄共有七个儿子,长子武田义信是正室所生的嫡长子,因此很早就被武田信玄立为继承人。在确定武田义信为继承人后,武田信玄就把其他成年且健康儿子过继出去,以此吞并了几个家族及其领地。

今川义元战死在桶狭间后,武田信玄准备毁弃与今川家的同盟,将之列为下一个扩张目标。然而武田义信是今川义元的女婿,坚决反对进攻今川家。结果两人的父子关系迅速恶化,最终导致武田义信谋反。

永禄十年(1567年),谋反失败的武田义信自杀,武田信玄只能在剩下的儿子里再选继位人。然而武田义信自杀时,武田信玄的次子眼盲,三子早夭,其他儿子都被过继出去,竟然没有姓武田的儿子了。

武田信玄只得让过继给诹访家的四子诹访胜赖回归本家,改名为武田胜赖。但过继给外姓的武田胜赖在武田家的威信不足,信任的诹访家臣也威胁了武田老臣的地位,导致武田老臣不太支持武田胜赖继位。

武田信玄也深知这一点,因此临终前立武田胜赖回归本家后所生的嫡子武田信胜为名义上的正式家督,让武田胜赖给自己的儿子当实际掌权的“后见”。武田信玄试图以此消除武田老臣们对武田胜赖的敌意。

不过根据有些学者的研究,武田信玄生前可能是立武田胜赖为正式家督而非“后见”。但武田胜赖的外样归宗确实引起武田老臣的不满,导致武田家内部产生了一系列问题,这是武田家衰败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