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哲学小辞典·外国哲学史部分》4.6 《人类知识原理》

2023-05-18 10:34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仅供学习参考】


6、《人类知识原理》 


  英国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贝克莱的主要著作之一,一七一〇年出版。

  这书的中心思想是主观唯心主义的感觉论。贝克莱在书中反复强调:物就是“观念的集合”、“存在就是被感知”。他宣称,认识来源于感觉,知识的对象是观念,但是他所谓的感觉、观念并不是外界事物的反映,而是“可以任意在自己心中激起”的;只有这种“内心”的观念,才是真实的、唯一的存在,一切具体事物都不过是观念的集合。他以桌子为例,胡说什么:“我写字用的这张桌子所以存在,只是因为我看见它,摸着它:我在走出书室后,如果还说它存在过,我的意思是说,我如果还在书室中,我原可以看见它;或者是说,有别的精神当下就真看见它。”

  为了论证上述谬论,他在书中要了许多诡辩手法,如说:“观念只能和观念相似,并不能与别的任何东西相似”;又说:那些为观念所描绘的外物,“如果它们是可感知的”,那它们一定和观念相似,“则它们也是观念”。把一切都说成是观念,岂不与人们的常识相违背,于是他又诡辩地说“观念”和“事物”这是两个词。如果你也承认我们吃的、喝的、穿的东西,都不能“在心外存在”,都“不能不被感知而存在”,那我也可以立刻叫它“事物”,而不叫它“观念”。

  他在书中公开宣扬有神论,使哲学为宗教服务。他说,世上的万物“如果不真为我所感知,不真存在于我的心中······则就是存在于一种永恒精神的心中”。“上帝可以任意在我们心中刺激起各种观念来”。他还胡说,造物主“在我们心中刺激起感觉观念来时,要依据一定的规则······就是所谓自然规律”,而科学的任务就是要“研究和了解上帝所造的那些标记”。他在书的结束语中公开表示:这书“主要目的就是要······激动我的读者对于上帝的存在有一种虔诚的意识”。

  这书充满了对唯物主义的仇恨。它咒骂唯物主义和无神论者是“渺小而不思想的灵魂”、“怙恶不悛,毫无羞耻”。一再攻击唯物主义的物质学说,诬蔑物质是“虚无”,是“一切妖妄的系统”的“依靠”,并叫嚣说:“如果把这块基石一移掉,则全部结构只有垮台”。

  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这书所宣扬的主观唯心主义、唯我论及其对唯物主义的恶毒攻击,并指出在这书中“哲学观点的两条基本路线被直率、清楚、明确地描绘出来了”。[1]

  这书是一本很好的反面教材,它告诉我们历史上的唯心主义死硬分子,为了维护反动阶级的利益是怎样歪曲现实、制造谬论的;又是怎样要弄各种诡辩手法顽固地为自己辩护和欺骗人们的。这对我们提高识别能力,批判当代的唯心论的先验论是有帮助的。


注:

[1] 《列宁选集》第二卷20页。

《哲学小辞典·外国哲学史部分》4.6 《人类知识原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