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两项纪录!空间站阶段耗时最少、间隔最短的“太空漫步”

北京时间2022年9月17日13:35,航天员蔡旭哲成功开启”问天”实验舱气闸舱出舱舱门,和航天员陈冬一道开启“神舟十四号”乘组的第二次出舱活动。17:47,经过约5小时的出舱活动,陈冬、蔡旭哲组合先后完成了舱外助力手柄安装、载荷回路扩展泵组安装、舱外救援验证等全部既定任务。

此次出舱是航天员蔡旭哲的第一次出舱,蔡旭哲也因此成为中国第九位执行出舱任务的航天员。同时,此次出舱还创造了中国空间站的两项出舱纪录。

最快!空间站阶段耗时最少的单次出舱任务
在空间站阶段此前的5次出舱任务中,耗时最短的是“神舟十二号”乘组由聂海胜、刘伯明执行的第二次出舱,该任务自2021年8月20日08:38聂海胜开启“天和”核心舱节点舱出舱舱门至14:33返回舱内,耗时5小时55分。

到了“神十四”乘组的第二次出舱,自9月17日13:35蔡旭哲开启舱门,至17:47陈冬、蔡旭哲完成任务返回舱内,整个过程耗时4小时12分。这就意味着此次出舱任务成为空间站阶段耗时最短的一次,中国航天员的出舱技能越来越纯熟!

太近!两次出舱间隔时间最短
在“神十四”乘组之前,“神十二”和“神十三”乘组先后各执行了2次出舱任务,两次任务间隔都在一个月以上,即便“神十二”乘组的两次出舱任务间隔时间较短,也达到了47天。

对比而言,“神十四”乘组则是神速,其第一次出舱活动于2022年9月1日18时26分开始,第二次出舱活动在9月17日13:35开始,两次出舱活动的间隔时间只有16天。这种神速带来的挑战也是不小的。如果多次出舱活动接续实施,需给航天员预留充分的休息与恢复时间、必要的在轨训练时间,以及舱外作业设备测试与准备、舱外航天服消耗品换装等工作耗时。

出舱间隔的大幅缩短,存在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其一是任务本身的需要,9月“问天”实验舱将从“天和”前向端口转位对接于侧向右侧端口,部分关于“问天”的出舱任务要尽早实施;其二是空间站阶段出舱经验的积累,此前在空间站阶段已经执行了5次出舱任务,经验积累可以支持缩短准备时间;其三,第二批航天员年富力强,身体恢复更快,在前面的“神十二”和“神十三”任务期间,刘伯明、翟志刚都属于第一批航天员,年龄均处于五十又五上下,身体恢复需要的时间略长。

作为空间站任务迄今最年富力强的一个乘组,“神十四”乘组能够在“神十二”和“神十三”乘组探索成果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用更优的方式去执行驻留空间站的任务,过程更快、与上一次出舱间隔更短的第二次出舱就是其中的表现。接下来,中国空间站会在9月完成“问天”舱段大挪移,迎接10月“梦天”的到来,而“神十四”乘组将见证这些历史时刻!
作者:大白高国
本文为作者原创,@轻舟一号是文章唯一发表账号,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与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