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叶瑄『群鸟篇』谈《时空中的绘旅人》的文案创作
从16号更新主线到现在已经过去三天了,我依然沉浸在『群鸟篇』中无法自拔,这几天前前后后为『群鸟篇』和『日光融雪』写了六七千字的杂谈分析,感觉每一次动笔的时候都会有新的感受,因为好的剧情会让人不由得反复回味,不断地引发各种思考,这种感觉真好啊。
之前写的那篇分析杂谈(https://b23.tv/ivSBrWb)重点放在了“爱”上面,这次我想谈谈其他内容,关于生命,关于仿生人与人类的差异,并由此再谈谈我对时绘整体文案的感受。
全文近3k,欢迎大家在评论里和我交流你们的想法,无论是同感还是不同意见我都欢迎~
“在科技高度发展的方舟世界,仿生体与人、甚至与神之间,已经模糊了界限。
人和仿生体的差异究竟是什么?
身体的构造吗?他可以取消这种差异。尊严吗?他也可以使人成为蝼蚁。”
人类其实很喜欢问自己的来源,“我是谁?我来自哪里?”至今都是经典的哲学问题。仿生人也是一样,只不过他们需要问的问题又多了一些。因为他们是“仿造”出来的。
707问的这个问题,是未来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一定会面临的,当仿生人对人类的还原度越来越高,拥有的模块与功能越来越完善,假如有一天他们也可以独立思考,甚至拥有自己的感情,那么人与仿生体的差异究竟在哪里?
而如果未来人类和仿生体拥有了更加紧密的联系,甚至朝夕相处,对这部分人而言,在人类与仿生人走向对立时,他们是否会选择站在仿生人那一边呢?
所以707在告知了女主他的全部计划之后,他问她:“你会怎么选?你要不要来我们这边?你会选择救谁?”

她回答的很干脆,因为目前707这样的仿生人即使已经足够逼真,但他还原的也只是表面,707在讲话的时候有归因缺陷,他不知道为什么我们需要朋友和“无意义的聊天”,和他沟通的时候,他经常理解不了你的意图,只会简单地进行判断,然后去做“正确”的事。
因为他们依然没能拥有“自我”,依然不懂什么是“生命的意义”。所以他们会从一个悲剧走向另一个悲剧,复制别人的生活,伪装成别人的样子,即使有一天真的掌控了这个世界,他们依然是以人类而非仿生人的名义存在着,活在虚假的面具之下。
但这能怪谁?怪他们目光短浅无知愚昧吗?当然不能。
“被使用、被回收、被重启、被毀掉,因为不曾被记录所以也无从谈起被遗忘。他们的生和死没有观众,他们的行动与静止全由人操控。
他们不过是用完即扔的物品,谁会在意一张皱得近乎烂了的纸上写过什么?”
这是人类给仿生人的结局,他们从诞生之初就被“工具化”,正如人类不会在意被烧掉的木头和被倒掉的水一样,仿生人的一生同样无人在意。但是他们又区别于那些普通工具,所以一旦拥有了一定的主观意识,他们就会反抗。于是才会有那么多的科幻电影告诉我们,一旦AI拥有了自己的想法,会带来多少麻烦,产生多可怕的后果。
而面对拥有这样想法的707,女主虽然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所在并且拒绝了他,却也告诉他一个种群因为神话而不朽,他们需要有自己的经历和传说,而非活在别人的故事里。

之前的他对生命的理解很浅薄,对世界的理解很简单,现在的他逐渐明白自己所“缺少”的究竟是什么。他在得知她真正的爱人是自己的原主时如梦初醒,产生恨意和自我怀疑,在看到她就是自己要找的创世神时掩面跪倒不能自已,他把感情具象化雕刻出她的石像,并情不自禁地落下虔诚一吻…这些时刻恰恰是他自我意识觉醒的证明,这不是叶瑄会有的行为,是只有707会做的事。
所以他在被毁灭之前选择了没有原型的仿生人转移记忆,并且以她的意志为苏醒开关,因为他已经知道生与死是人类避不开的命题,永恒的生命也并非祝福,这只会让他随意地挥霍时光不会珍惜当下,没有死,他就永远无法真正地理解人。
至此,成为亚历克斯的707已经脱离了普通仿生人的思维,不再受原主的影响,找到了自己喜欢做的事,获得了真正的平静,拥有了难能可贵的——自我。
从以上内容不难看出,其实这条线的内容绝不是仅仅局限在“爱情”上面,他讨论了很多更为深层次的东西,也把一些并不新鲜的命题讲出了不少令人印象深刻的内容。包括707对女主的爱也不止是世俗意义上的男女之情,还有对生命的向往以及对神的那种信仰之爱。
除此之外,文案也没有以一种傲慢的态度去讲述这些,这次的剧情并不晦涩,也没有故作高深,反而浅显易懂,让人很容易就可以实现“共情”。我一直觉得能把一个深刻的主题举重若轻地表达出来才更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同时也更需要创作者在情节和描写上拥有极强的把控能力,正因如此,我才会觉得『群鸟篇』提高了整个时绘文案的上限。
借着这条线我想再说说我对时绘整个游戏文案的理解。
时绘整体的文案的文本量是很恐怖的,每次主线更新都有少则十几多则几十小时的剧情,每次活动也有可以回看的分线剧情,卡牌剧情一般是对主线/活动剧情的补充或者是后日谈,各类剧情之间联系紧密,伏笔很多并且会相互照应,且有很严谨的阅读顺序,如果不按顺序或是跳出去单看某一部分都会对阅读体验产生一定的影响。
这种设置对我这种开服全勤+剧情党玩家来说没有任何问题,而且因为内容丰富和细节伏笔多,还会经常感到惊喜,阅读体验也很圆满。不过对于中途入坑的新人来说可能的确不是特别友好,首先需要补海量的剧情,其次因为不了解剧情观看顺序,或者是单看了某张抽到的卡,估计会感到一头雾水,在这方面的引导上确实是需要优化。但其实偏剧情向的游戏多多少少都会存在这种问题,随着时间的增长剧情越多,这种情况就会越容易出现。
说完文本量,再说剧情本身,说句心里话,比起恋爱感,我更在意的是剧情的完成度,包括代入感也是我喜欢的剧情才能给我的,如果文案无法让我共情,那么于我而言,无论是恋爱感还是代入感都只会是零。所以即使是乙女游戏,我也不会把“谈恋爱”作为第一目的,乙游的剧情需要有爱情,但同时也不能只有爱情。我更需要的是从持续更新的剧情中感受到角色们真正的魅力,更喜欢通过文案讲述的故事看到不一样的世界,经历不一样的人生。
两年前我就是带着这种心态参加了时绘的三测,那时候只更新到叶塞司岚线的一部分,看完已有的剧情之后,我很喜欢这个故事,也很想知道他们以后会迎来怎样的结局。所以理所当然的,我从公测开服的第一天一直玩到了现在,并且看完了全部的主线/活动剧情以及大部分的卡牌剧情,其中不少内容都深深打动了我,还有文案的叙事节奏和文风,对很多诗歌引用化用的习惯,以及在角色的人设塑造方面,都让我看到了很多自己非常喜欢的东西。
如果要一一讲述那可能一万字都讲不完,在这提一下和『群鸟篇』有关的久远细节,在女主十七岁的时候,叶瑄曾对她说:“你所阅读的、观看的、积累的东西,构成了你自身。”(出自『和光同尘』),而三年后二十岁的她在和707的对话时提到:“人的过往经历才是找到答案、通往真相的钥匙。”
这两句话和贯穿整个时绘世界观,也就是文案内核想表达的内容也是一致的——你只能描绘和创造你所相信的世界。
这一切的一切,让我不由得开始期待未来被带领着去往更多有趣的世界,读到更多精彩绝伦而又动人心魄的故事。
我相信一定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