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卢麒元:大唐凝思—王朝兴衰背后的税政问题【麒元视角-19】

2023-07-17 20:54 作者:幼儿园抢饭第一名丶  | 我要投稿

省流:盛世最怕李林甫!


02:11

实际上,我们最近遇到的诸多的事情(不管是俄乌战争)都在触及底线。北溪一号二号被炸、以至于现在卡霍夫卡水坝被炸,其实战争处在持续的升级过程之中。中国在台湾海峡也出现了我国的战机去阻止美国侦察机、以及我国的军舰横切美国的军舰的这样非常危险的军事对峙。那么,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已然有声有色地展开了


05:49

 大唐的建立不是农民起义、不是革命和造反,其实是一种贵族对旧的王朝的代替,其中李渊和隋朝皇帝杨广还是表亲,他们(父辈)娶的是同一户,就是独孤氏,就是鲜卑贵族的女儿,他们娶的是姐妹两个,所以他们是亲戚。关陇集团建立的政权具有浓厚的鲜卑人的特征。


06:30

 我为什么这么喜欢北魏人?是因为他们开启了中国的原始的或者叫古典的社会主义革命——均田,就是北魏孝文帝(改革)。隋唐建立之初都有均田,隋唐的关陇集团建立的关陇规则或是关陇制度,是唐兴旺的根基,其中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均田

07:01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尤其它的贵族,愿意将所有的土地平均地分给流离失所的难民、贫民,甚至它的分配超越了我们一般意义上的种族——既有关内的汉人,也有关外的胡人,甚至还有大食(阿拉伯人)、突厥人都可以获得土地,由此而建立起来的大唐的税政制度。


10:45

一般人解读大唐历史都会知道杨国忠、杨贵妃,其实真正出问题的是李林甫。李林甫是李隆基倚仗的宰相,在位19年,他做了什么呢?他基本上瓦解了关陇集团的经济制度,关陇集团的经济制度是什么?就是租庸调制(

07:34

)。为什么会瓦解?因为今天的人很难想象大唐的金融发展到什么程度?那个时候的银行叫柜坊,柜坊延伸到中国所有的地方(甚至边疆地区),甚至开到国外,在整个丝绸之路甚至白衣大食(就是今天的阿拉伯)都有我们的柜坊。那会儿走的支票叫飞钱,所有整个的交易过程非常畅顺。


11:38

李林甫是个“自由主义者”,他认为柜坊不应由国家掌握,或是皇家掌握,所以李林甫将柜坊进行了私有,并且由李家的子弟和门生进行了垄断,就是他垄断了大唐的金融体系,然后他干了一件今天看到既荒唐又很有意思的事情——就是租,(交租)不收公粮了(以币代租)。50年前我国的农村是要交公粮的,不是交人民币。我们的工业企业是上交利润,有的时候是用物资抵顶利润,所以我们有统购统销。大唐原来的体制是统购统销,后来是以币代租、以币代役、以币代调(07:48唐初关陇集团他们进行了深刻的土改,建立了新的制度、建立了土地和自由人。有了土地就有了“租”;自由人提供徭役和兵役,就有了“庸”;工商户可以提供其他的物资,就有了“调”),就是你交钱就行了。交钱,老百姓手上必须有货币,当货币被柜坊垄断之后,他们开始搞小动作——就是加息(今天耶伦做的事情),搞全国通货紧缩,就是市面上见不到钱了。以前“我”向国家交100斤或100斗粮食,“我”的租,就算结了,现在,换成比如说一贯钱,那他就必须得在市场上去卖掉这个粮食,换回一贯钱,当币贵货贱的时候,可能他卖1000斤都换不回一贯钱,他交不了税,交不了税就必须得卖儿、卖女、卖地,大规模土地兼并发生了。所以我们为什么要提出来党管财政、党管金融,有的时候(私有化)听上去学理上成立,实际操作完全不成立

13:40

当李林甫垄断了大唐的金融之后,他的子弟门生迅速暴富——因为大家都没房子、没地、没钱了,财富迅速垄断和集中,财富垄断和集中之后,他们(李家的子弟和门生)需要安全感,这个时候他们开始养兵。而大唐收不上来税,原来的府兵制(就是义务兵)就改了,因为没钱来养这支军队,就改成了募兵制(就是瓦格纳集团,雇佣兵嘛)。那么募兵制就跟财阀勾结起来,形成了安禄山、史思明还有高仙芝等这样的现象,最后就是藩镇割据,而皇上糊涂到让安禄山的雇佣兵——相当于让瓦格纳集团做莫斯科的卫戍区司令。安史之乱爆发之后,大唐就此陷入到悲剧之中,直到韩愈的出现之前,大唐的文人,像我们读白居易的长恨歌、读好多关于大唐的事情,我们实际上都怨错人了,不是杨贵妃也不是杨贵妃他哥,是李林甫

15:08

到这个时候,韩昌黎开始写《原道》,为什么要写《原道》?“道”是指什么?《原道》里边重点批的是老子和佛祖,他批的是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他所说的“道”用我的话概述,就是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他要恢复关陇集团那样一个均田制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结构,这就是《原道》的主要内涵。


16:27

李自成的失败不是戒骄戒躁的问题,不是骄傲的问题,是他一开始就采用了错误的财政政策——“迎闯王,不纳粮”一句话就注定了他的失败,他没有机会建立正规的财政体系和金融体系,所以他进了北京呆不住,被搞灭了。我党深刻地吸取了历史教训,在红军时期没搞明白财政和金融——当然了在瑞金300人口养50万红军不现实。等我党到了延安,为什么我国的军事将领、大部分的干部都认为国民党已经给我们八路军军饷了,那么我们就应该到正面战场上去战斗,但毛泽东不是这样想,因为他根本看的不是眼前的三万红军变成八路军,他心里边想的是300万军队需要巨大的腹地、财政和金融支撑,所以去太行山,最后去到山东,是太行山以东的部分、中原,逐鹿中原,后来建立了非常古典的、很像关陇集团的那样的财政和金融体系,战胜了国民党、建立了新中国。新中国之后依旧是类似关陇集团的均田,我们采取的是土地革命和土改,建立了新中国。


17:43

事情永远是那么的相像,建国今年是74年,我们又开始面临当你李隆基要面对的问题,因为我们开始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继续地膨胀,又出现了一些对旧有的制度的思考、反思。要不要反思、怎样反思这很重要,因为当我们说百年未有之变局的时候,既有外边的变、别人的变,也有我们的变。

卢麒元:大唐凝思—王朝兴衰背后的税政问题【麒元视角-19】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