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您今天要来点通怪吗?战斗艇启动!
【前言】
通常怪兽同其他卡一样,本应是《游戏王》里的重要一环,很多时候却连身为卡的事实都没有被认同:本体被视为废纸,描述被称为废话。
K社偶尔会把一些远古时代的通常怪兽翻出来画进卡图里,但更多时候他们无人问津。加之时代更迭之后,K社推出通常怪兽也少了,很多不出名的通常怪兽甚至为玩家们所遗忘,失去了身为卡的意义。
通常怪兽采用率虽然低得可怕,但不乏有趣之处,值得娓娓道来(吐槽)。
目前似乎还没有多少专门解说通常怪兽的文章,因此决定开坑,至少教通常怪兽们留点念想。
如果未来K社能像翻出「圣夜龙」一样翻出其他通常怪兽,那再好不过了。
顺序按照在YGOMobile中基于“通常怪兽”的搜索结果的倒序(也就是说最后一篇将会是「青眼白龙」)。
其他的废话放在文章末尾,总而言之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想法。
※标!的部分表示摘自百度百科,会有删改。
※标#的部分表示节选自CNOCG/中国游戏王联盟的内容,基本不做改动。
※标&的部分表示摘自日文WIKI,基本不做改动。

※上次的专栏还留了个小坑,这一次来填了:

「陆战型战斗艇」

最早收录于远古卡包 Vol.4,罕贵度为 N。
描述:陆地战斗机器人。虽然现在不行,但是以前好像可以在海上使用。
*日文原卡名「陸戦型 バグロス」中,片假名部分 = Bugroth。
这个英文是 TCG 那边给出的音译,实际上这个词并没有确切的含义,中文译名里的「战斗艇」系翻译组按照通译以及怪兽形象拟名。

下文提及的相关怪兽也全部是带有「バグロス」的卡名,出于未来可能存在的字段问题,含义上还算泛指的 “战斗艇” 被避开使用,基本上和 “Bugroth” 划等号。
编者注:根据Wiki的介绍,这只怪兽的造型跟《超時空要塞マクロス》(※Macross,德文「大宇宙」之意)中登场的可变战斗机「女武神/Valkyrie」的半人形态(Gerwalk)相似:

虽然我并没有很强烈的感觉……不过「バグロス」跟上述的 “マクロス”,在五十音上有着同段、浊化等的关联,在没有更多依据的情况下,前者说不定可能是后者的捏他?

正好是前几天的消息,RD高清重制又添一员,OCG通怪这次被选中的是「陆战型战斗艇」:

和原图相比,只打磨了一丢丢细节和背景,很遗憾,没有明显的改动。
在RD里姑且是合格的下级打手,可以期待活跃?至于为什么特意提一下这个,因为OCG第一期,在这张卡推出的一个月之后,机械族获得了这张卡:

后者还是所属于大有前途的「机械王」卡图故事,屋漏偏逢连夜雨了属于是。
如果K社之前出的单机游戏玩得比较熟,你可能会记起「机械猎手」算是基斯·霍华德的招牌怪兽之一,事实上他也在动画中使用了这只怪兽。
「陆战型战斗艇」虽然也用了,但是存在感薄弱:

之后的乃亚篇里,五大老之一(大田宗一郎)也在卡组中投入了这张卡(※对手是本田&御伽&静香),但是仅作为卡组统领能力的成本丢来丢去,并没有登场:

这家伙唯一值得注意的是上个月,AC02中实卡化的「机械驱动之夜」:

不如说,「陆战型战斗艇」就是来他这里打白工的(?)

和卡名给人的印象不同,并不是为陆战打造的设计,而是一开始(似乎)可以在海上使用。
描述原文:陸上戦闘ロボット。今はダメだが、海でも使えたらしい。
其中「今はダメ」大致意为 “现在不行”,「だが」即 “但是”,「らしい」在此处作为助动词,表示 “据说”。这在英文版描述里体现得更清晰:
A surface battle robot that was once used for sea warfare.
不过,其实从卡图中也隐约能感觉到,奇怪的部件使得它整体更像是潜水器,似乎是经过改造之后才适应了陆上的战斗。
——所以,它这是重操旧业?
*这张卡有换皮怪「水陆两用战斗艇」:

最早收录于 Booster 6,罕贵度为 N。
融合:「陆战型战斗艇」+「守卫海洋的战士」
※另一只融合素材的介绍在之前的专栏:

*日文原卡名「水陸両用バグロス」。
上次专栏里提及的,融合怪兽跟自身的融合素材是换皮怪的稀有场面。
由于「忒修斯魔栖物」和「珠■哀■族·水■女■鱼」等怪兽的存在,「简易融合」就不说了,基本是连「简素融合」都看不上这张卡的,除非「バグロス/Bugroth」字段化。

不过这张卡也是发挥了价值,比如,其种族不是机械族而是水族,正是遵循了 “海” 上使用的设定,不会在最早的「海」中降低性能,避免 “吃书”:

(※顺带一提,在使用机械族融合素材的怪兽中,自身不是机械族的融合怪兽只有这张卡和炎族的「重爆击禽 炸弹不死魔鸟」:

作为现役限制卡,想必后者的知名度会比前者好一点?)
在这张卡最早登场的 DM系列游戏 中,作为通常怪兽也与陆战型有联系,描述为「陸戦型 バグロスを改造して水中でも使えるようにしたもの/陆战型战斗艇改造成的可以在水中使用的类型」。
后续在真DMⅡ中甚至扩充了设定,&将其设置为卡组统领之后,可以在台词中得知红色的机身不止好看,其性能是 “通常的3倍”,最高速度可以达到 “时速1万2千公里”。
前者可以关联到《机动战士高达》中登场的「シャア専用ザク」,!夏亚·阿兹纳布尔,动画《机动战士高达》及其后继作品中登场的重要角色,其 “红有三” 的别称是由夏亚驾驶的机体 “红色、有角、三倍速” 的特点缩写而来:

后者经过换算,等于9.79528马赫 (mach)。什么概念呢?
NASA开发的世界最快飞机(※使用外进气动力的飞行器中,速度最快的纪录保持者)X-43A,在04年11月的一次飞行中达到了极限的9.6马赫(约11750.4km/h):

——与其说它快,不如说教人想起了宝〇梦常见的虚假宣传×
※编者注:「鸟人」倒是可以用5马赫的速度飞行……某个只有0.7马赫的就不说了。

总之,不知道是哪个地方吸引了K社的目光,第3期以及最近的第11期意外各自推出了马甲怪兽。然而,强度就不说了,居然是机械族??
「水陆两用战斗艇 Mk-3/水陸両用バグロス Mk-3」

*最大的特点是原本定位模糊的触手(?)被明确为仿人类的抓手。
*虽然实卡没有注明「Mk-3」的读法,但是根据数据库,应该读作「マークスリー/MarkThree」,而不是按照字母把 M 和 k 分开读。下文的「Mk-11」亦同理。
※另外,虽然「巨大战舰 巨核Mk-3」编号的原文是罗马数字,不过也读作「マークスリー/MarkThree」:

*关于这张卡的身材数值,攻击力来自「陆战型战斗艇」,守备力来自「水陆两用战斗艇」。
*在这张卡登场的第三期,这只怪兽算是比较有潜力的直接攻击型打手,所以也有一些特化卡组,这里找了一个卡组列表:

*「水陆两用战斗艇 Mk-3」也在一些卡图上客串了:
(1)在「暗黑大要塞鲸」下面:

(2)被「海上打捞」:

(3)由于事故?被「无情的打落」:

——正好是一小串卡图故事!(Mk-3好惨)
「水陆两用战斗艇 Mk-11/水陸両用バグロス Mk-11」

*关于这张卡的身材数值,攻击力来自「水陆两用战斗艇」,守备力来自「陆战型战斗艇」。
*注意卡名格式依旧是统一的,不是罗马数字的「Ⅱ」,而是阿拉伯数字的「11」。
——想必你也注意到了?第一代是第1期的卡,Mk-3是第3期,而这张卡是第11期,所以收录包的期对应型号。(※编者注:也有将11理解为Ⅱ的说法,但是我个人看来过于牵强。)
*这张卡的诞生有支援 DP26 梶木渔太新卡的意思在内。
※很明显,这张卡的效果根据「海」的状态有所不同,系捏他 “水陆两用” 的特点。然而,不仅相互矛盾(Mk-3有 “海” 能直接攻击,所以你没有 “海” 不能直接攻击是什么理??),还是有卡手风险的(不够实用的)5星怪兽,因此,关于这张卡最多的调侃是:
这张卡让我意识到,游戏王是一个有着20年以上历史的游戏……
——简单来说,看看就好(笑哭)

[这里放些什么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