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哲学笔记]黑格尔逻辑学+自然哲学

2022-04-20 17:35 作者:朝霞alpenglow  | 我要投稿

导读

序言已删除,内容自用

Hegel(迫真)

                                                       

线索

1.能动的辩证法

实体即主体

自由的哲学,自我否定的哲学

2.彻底的理性主义和逻辑主义

3.逻辑,认识论和本体论“三统一”

辩证逻辑——逻辑,认识论两面一体

逻辑与历史统一

历史,逻辑,自由,实践结合

《逻辑学》

把握Hegel从逻辑学开始,逻辑学最纯粹,体现思维方式、方法论。

看不懂也看,做笔记

一、存在论

  “存在”(德Sein,英being)关于存在的学说——ontology(本体论;存有论)

  on——>存在/主体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第一哲学,形而上学核心——ontology——>研究“作为存在的存在”

  亚里士多德ontology——>实体

  Sein 意一:系词“是” 例:“S是P”  意二:名词“存在” 例:存在的东西,存在者。意三:动词“在起来”(系动词)一种活动。  *:古希腊三意一体。

  古希腊时期一切命题可还有为“是命题”。逻辑从中抽象出来(语言,语法)

从逻辑、语言的角度,一切以“是”为前提。——>亚里士多德通过语言追究最本源的东西海德格尔:“语言是存在之家”,语言是“是”的家,语言的领域就是“是”的领域。

“是”是逻辑学开端,逻辑学只能从存在开端比较合逻辑。

Hegel:以往的哲学开始都预设一个“是“(笛卡尔,我思故我在;费,我就是我。)

海德格尔:“存在”是一个动作。存在不是摆在那里的一个东西,而是一个行动,“是”是“是起来”。一东西要“是起来”才“是”,不“是”起来就不“是”。(有能动性)

Hegel:“存在”是“在起来”,“是起来”的一种“决心”。没有这种决心,自我意识,感性是空不存在的,你必须自己去是,你才能够是什么。“去存在”zu sein

存在——第一个概念。

存在是能动的,所有范畴的变型和自我深入,自我生长从中展开。

存在——>无   有——>无=存在——>不存在

当你决心去“是”的时候还什么都不是。

“无”是“有”带出来的,没有“有”就没有“无”——《存在与虚无》萨特

东方哲学——>无——>无定形

西方哲学——>有

“有”本身一定要变成“无”,“有”是“无”的,“无”是“有”的。

“有”和“无”的交替生成了“变”

有——无——变=存在——非存在——变易

变——具体,有内容。拥有Signifikant(所指)和Dasein(此在)有“质”

给事物定性,与它物相区别、联系。Dasein——>Ding

某物到它物的链条无限——>坏的无限性

任何某物都是一个无限可被规定者。

某物是“一”,其它Dasein是“多”

引入“量”,质和量,定性与定质关联了

量变到质变——>“理性的狡计”。

海德格尔:以往的存在论主要探讨“存在者”。而黑格尔的探讨“存在”“在起来”的行动。

二、本质论

辩证法在存在论中是在背后起作用:对立统一、相互转化,相互联系。从一边过渡到另一边,但二者本来没有关系。

本质论中对立的概念要结合在一起加以理解

本质论不讲“理性的狡计”,因为理性的法则,辩证法就在概念中明白地表现出来,不再隐藏。

存在主义萌芽——“存在论”“本质论”——本质主义。黑格尔的概念论将二者统一,二者都不是问题。——>黑格尔不是存在主义或本质主义。

本质论找“所以然”

后现代反本质主义——>反把一切归为一个根据。

理性主义——为事物找到其所以然的根据。

找事物的根据、如何存在,何以存在、存在的前提。

Hegel:这个根据在存在中。存在的深化就是本质,本质是“过去了的存在”,存在的过去式。

ursache原初的事物。原因是事物的本质(Wesen本质,sein存在,Gewesen存在过去式)

本质是存在的真理(真正的存在)

本质依靠反思把握

本质论的范畴——反思的概念。本质的反思在概念上的体现,一个概念反映其对立的概念。

本质论理对立引向矛盾(矛盾是对立的极端状态,事物的自我否定、冲突)白与非白

辩证逻辑中矛盾是万物的始基,矛盾之后无根据,Abgrund(无底深渊),是荒谬与自由。

萨特:人被抛入自由,没有理由。

真正的根据是无根据(Abgrund无底深渊)

自相矛盾——>自我差异(差异的内在发生)

延异(德里达):随着事物的发展就会发生差异。

对立矛盾,矛盾同一:质料与形式、本质和现象、内容和形式、全体和部分、力与力的表现、内和外、可能和现实、偶然和必然、实体与体性、原因和结果——>交互关系或相互作用

自由:绝对实体内部的自我否定的无限的自身关系。

三、概念论

真正的概念是自由的概念,具体的概念。

具体的概念就是自由的原则。

概念是自由的生命,真正存在的是自由,自由的存在以概念的方式体现出来

概念是本质的存在。(Hegel超越存在,本质主义)

存在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发展到概念中才我们自己真正的本质。

概念论是真正的存在论,现实的本体论。

概念论是真正的本体论,存在论到本质论是“概念的形成史”。Hegel从历史的发展逻辑,逻辑在他眼里历史。

批判传统本体论

概念——客观的思想,万物的本体,自由的原则,

概念论中范畴三个一组,互相解释。变得“透明”

普遍——特殊——个别

圆圈式体系

否定之否定——经过否定层次更高了。

概念三阶段:主观、客观、理念。

1、主观性阶段

形式逻辑——>主观

辩证逻辑是形式逻辑深化的产物,把主观的形式逻辑深化挖掘出客观意义。

普遍——>一,特殊——>多。(形式)个别(辩证——整体性)

形式逻辑——>先验逻辑——>辩证逻辑

概念——判断——推理

普遍——>自由的威力=普遍性面向特殊性,把自己设定为特殊性追求的目标,它要涵盖特殊的东西。一切特殊性都被看作是追求普遍性的。(具体的)

特殊的东西被包含在普遍的概念内。普遍的概念是目的,它所包含的东西——特殊的东西是它实现出来的手段。

目的+手段聚在一起实现“个别”。

个别概念是最具体、最丰富的。

具体概念有能动性。自由,能动性=自我否定。

个别概念通过自我否定,划分建立判断。

判断urteil就是一个概念自行划分为两个概念。

所有逻辑上的判断由一个概念自行分裂之后才能统一。

联结首先有概念的内在联系才能联结。

推理是从判断中把内在联系明白揭示出来,从判断的分裂状态回到概念的统一性任何事物都有内在必然规律——概念内部矛盾进展的展示

逻辑不是主观任意的工具,而是有其客观规律,在推理中可以发现客观性

2、客观性阶段

客观性是一种以客观形式出现的概念.

机械性,化学性,目的性。(自然科学)

事物有主体性和能动性,在机械、化学性阶段没有体现,在目的性中体现。

目的性是有机体,最高是人,在人的目的性中体现了自然界是一个合目的过程

目的性的客观性中也有主观性,经过否定之否定成为统摄了客观性在自身内的主观概念Idee

3、理性阶段

主观和客观相统一的概念,可以把自己实现为客观性,具有能动性。

Idee的客观性是符合主观概念的客观性,称为“真理”

亚里士多德开始真理是观念和对象符合(主符合客)黑格尔认为是客符合主

Ⅰ、真理是全体性的,不是支离破碎的

阿多诺:片面才是真理,整体是虚假的

Hegel:通过概念把握的东西应该是整体,片面的东西不是真理,部分只有放到整体中才显出真理性

最后段包含前各段的真理,否定其片面性。

Ⅱ、真理具体的,能动的。

具体的=能动的

除了目的还有现实目的的手段

Ⅲ、真理是一个过程

历史主义

真理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展现出来,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从抽象到具体的发展。

理念三环节:生物,认识,绝对理念

生命从目的性、有机性来、是客观的主观性

认识是主观的客观性。认识和实践是相通的,只有认识到才可以实践,认识实践包含有一定认识,所以实践属于认识的一个环节。

绝对理念是对全部概念总体概括,特别是方法论层次上的概括。

哲学的方法既是分析的又是综合的。

意志提供决心,绝对理念提供实现决心的方法,意志外化为自然界,绝对理念又回到存在论开端的“决心”,是具体的决心产生出具体的现实结果。

从《逻辑学》到《自然哲学》

《逻辑学》是上帝创始的蓝图,当他拥有绝对理念这一种方法论之后,就外化为自然界了。上帝思想的构想、构思在自然哲学中上帝按这个逻辑范畴、结构把自然界创造出来。

上帝是理性、思想,。

列宁:“理性外化为自然界”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自然界(物质世界)里面有一种能动性,自然界不是现成的,是能动产生,创造出来的,自然和人类历史都要这样看。

把上帝理解成为能动性而不是精神的东西。

1844手稿:自然是向人生成的,向人的精神生成的。

人的精神从自然中来(唯物主义)

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包含在物质中,作为物质的可能性和能力。

人的精神与物质世界不对立,而只是一种可能性,物质世界只有发展出人的精神来才完成自身感性的自然界离不开人的感性。

黑格尔设定上帝——>马克思:自然与人互不可分。

牛顿力学那种没有“人”的自然界残缺不全(抽象的自然界)科唯科学主义。

黑格尔超越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的对立

马:完成的自然主义是人本主义,完成的人本主义是自然主义。

看待自然的眼光

一、自然界本身的眼光

没有人的自然界是僵死的,没有时间只有空间

二、精神的眼光

自然界下面有能动的精神,精神的东西是“潜在”的有可能性。

自然界由上帝创造,精神就在里面,只是被压制。

谢林:冥顽化的理智(自然界)

在自然界中虽然精神不体现,但它有这个活力,是它内在的。非常唯物。

自然哲学三阶段

一、机械论

自然科学哲学的“还原论”力学性

把一切还原回公式,原子、、、

最低层次的自然观:只有量,定量的科学。依靠数学理解,掌握世界

忽略了质

二、物理论

化学性,强调事物的质的区别、特殊的运动规律。

质的飞跃中有量的巨变,但这个量与以前那个量已经在不同量级上展开。

三、有机论

生物学,有目的性

有机论的顶端是人类

Hegel:自然界在人身上达到了自我意识,人是自然的产物,人就是自然界,人的自我意识就是“自然”的自我意识。

在人身上可以看到自然界最深刻的本质。

《自然哲学》向《精神哲学》的转换

前面的东西是本质,但最开始以表象呈现,因为发展才展现本质。

自然界是有精神的,有生气的,有过程的。

自然在人身上意识到自身,脱去外壳向精神哲学过渡。

自然哲学是两极性的,精神哲学是三项式的。

深入自我矛盾才能理解辩证法。

自我否定需要人的能动性和自由

自然辩证法不是科学,没有伪科学一说

自然辩证法不是科学技术方法论,是一种人本哲学。

自然辩证法的目地是将眼光从自然界引向人

事物自我矛盾,自我否定就是自由,人的可能性是无限的,人是自由的。

自然辩证法告诉我们人如何可能,具体问题是人类生物学的问题

在自然界中已经体现了辩证法,体现了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发展,人是这一倾向的完成。

Hegel:在自然中体现了精神的潜在本质

(对照精神哲学再次阅读)


[哲学笔记]黑格尔逻辑学+自然哲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