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低调巨头:小野制药,潜心自我经营
恶性肿瘤一直是全球面临的重大健康问题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上升趋势,而不同的地区和人群,恶性肿瘤的种类和发病率也存在差异。
作为最成功的肿瘤免疫疗法之一,PD-1/PD-L1免疫疗法正掀起肿瘤治疗的革命,引领癌症治疗的变革。与传统疗法相比,免疫治疗之所以让全世界的肿瘤学家和患者为之振奋,是因为它有着超越传统治疗的三大优势:(1)不区分肿瘤来源的更广谱的抗癌效果,例如Opdivo(俗称O药)已经在全球获批治疗十几个癌种;(2)免疫疗法原理是激活自身的免疫系统击败癌症,因此与化学药物相比整体副作用要小得多;(3)若产生效果,可能让晚期患者长期存活,甚至临床治愈,这是免疫治疗区别于其它所有药物最大的不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肿瘤免疫治疗的主要研究和应用领域,通过药物阻断PD-1/PD-L1通路,激活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杀伤肿瘤细胞,具有治疗多种类型肿瘤的潜力,实质性的改善了晚期肿瘤患者的生存期,成为肿瘤患者的“特效”药物。
2018年6月,中国首个PD-1抑制剂,同时也是中国市场首个肿瘤免疫治疗药物,Opdivo(纳武利尤单抗)首次获中国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适应症为用于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阴性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阴性、既往接受过含铂方案化疗后疾病进展或不可耐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并在之后一直成为癌症治疗领域的当红药物,而这一具有多个适应症的药物Opdivo就来自小野制药,被视为治疗癌症的神奇药物。
公司历史追溯到300多年前
药融云数据www.pharnexcloud.com显示:小野制药(Ono Pharmaceutical)是日本一家专注于肿瘤学、免疫学、神经病学和专业研究领域的制药公司。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717年,其前身是一家名为“Fushimiya Ichibei”的商店。1934年,Fushimiya Ichibei改为普通合伙公司Ono Ichibei Shoten(Ono-Ichi),并重组了业务以实现管理现代化。相比之前,公司涉及的市场得到大大扩展,并开始研究开发药物制造方法。1947年小野制药株式会社成立,小野市兵卫商店过渡到小野制药。公司于1962年在大阪证券交易所上市,1963年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在此之后,公司致力于将营销和研发从非处方药转向处方药,并在世界各地建立分公司,为世界各地的患者提供创新新药。
为了使公司成为一家可以在世界舞台上竞争的全球性公司,小野制药正在采取以下三个步骤。第一步是全球化营销组织。在2015年和2016年分别启动了韩国和中国台湾市场,增加公司在亚洲的业务。第二步是将营销业务扩展到美国和欧洲。最后就是通过在欧美建立销售基地的地区,继续推出未满足需求的新药,并进一步将销售网络扩展到中国大陆、东盟和其他地区。

截至2023年7月31日,小野制药的海外据点包括韩国、中国台湾、欧洲和北美,以下是小野制药的海外据点以及当地子公司所在建筑物。

肿瘤与非肿瘤产品布局
基于“致力于对抗疾病和疼痛”的企业理念,小野制药将具有高医疗需求的肿瘤学、免疫学、神经学和专业领域确定为优先研究领域,在这些研究领域中,小野制药正在通过深入研究人类疾病的生物学来加强公司的药物发现能力,目标是利用各种尖端的内部和外部技术,如信息学、人类疾病建模和新候选药物化合物的发现,发现原创药物发现种子,创造具有医学影响的突破性新药。此外,小野制药正在努力通过使用数字技术来提高药物发现研究的质量和速度。
PART1优先研究领域

肿瘤科研究中心:作为癌症免疫疗法的先驱,肿瘤科研究中心致力于为癌症患者发现创新药物,利用通过免疫检查点抑制剂Opdivo的研发培养的经验、专业知识和专有技术。该中心不仅通过与世界各地的学术界和生物制药公司进行尖端技术的开放式创新,而且还通过促进转化研究,寻求原创和独特的药物种子和新的药物模式。
免疫学研究中心:基于在免疫学研究方面多年的经验,免疫学研究中心正在通过建立主要关注免疫学生物制药开发的研究结构,致力于癌症免疫疗法和自身免疫与过敏疗法领域的药物发现。该中心的运作遵循推进独特研究的政策,具有强烈的偶然意识和不容错过的洞察力。
神经内科研究中心:神经内科研究中心不仅关注作为神经系统主要组成部分的神经元,还关注维持和支持神经元生存和功能所需的环境的神经胶质细胞。通过对患者来源组织和iPS细胞的深入分析,该中心致力于发现创新药物,为正在成为老龄化社会严重问题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和对社会相当有害的精神障碍或慢性疼痛患者提供疾病改善疗法和对症治疗。
专业研究中心:专业研究中心正在努力发现具有临床价值的药品,用于治疗需求未满足的疾病。该中心接受了准确识别患者、医疗专业人员和社会需求的挑战,然后利用这些知识来发现和开发高度原创的新药。
PART2主要产品(截至2023年7月31日)
小野制药当前已获批上市的药品有三大种类,主要是注射药物、口服药物和贴片制剂。其中注射药物有抗癌药物Opdivo(纳武利尤单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Kyprolis(卡非佐米)、针对化疗后呕吐的Proemend(fosaprepitant)、治疗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的Orencia(阿巴西普)、针对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Parsabiv(etelcalcetide)、针对心律不齐的Onoact(landiolol)以及针对骨关节炎的Joyclu(diclofenac etalhyaluronate sodium)。
口服药物有抗癌药物Velexbru(tirabrutinib hydrochloride)、Braftovi(encorafenib)和Mektovi(binimetinib)、治疗嗜铬细胞瘤中的儿茶酚胺分泌过多的Demser(metirosine)、针对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的Emend(阿瑞匹坦)、2型糖尿病的Glactiv(西格列汀)、1型/2型糖尿病,慢性心力衰竭,慢性肾脏疾病的Forxiga(丙二醇达格列净)、慢性心力衰竭的Coralan(盐酸伊伐布雷定)、外周循环障碍的Opalmon(limaprost)、骨质疏松的Recalbon(米诺膦酸)、支气管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的Onon(普仑司特)、膀胱过度活动症的Staybla(imidafenacin)以及癌症恶病质的Adlumiz(anamorelin)。
最后是治疗阿尔兹海默病的Rivastach(利斯的明)贴片制剂。
PART3研发管线(截至2023年7月31日)
01. Opdivo

PD-1基因的发现让京都大学教授Honjo Tasuku获得了2018年的诺贝尔奖,随后Honjo Tasuku教授和小野制药合作,在1996年和2016年之间,一共申请了8项相关专利。小野制药也成为了该专利的共同拥有者。从此之后小野制药开始筛选PD-1抑制剂,并于2005年小野制药和美国制药企业Medarex(2009年被BMS收购)合作,联合开发PD-1抑制剂。
在日本,小野制药于2014年9月推出了Opdivo,用于治疗不可切除的黑色素瘤;此后,Opdivo于2015年12月获得不可切除的晚期或复发性非小细胞肺癌的其他适应症的批准;2016年8月获得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肾细胞癌的批准;2016年12月获得复发或难治性经典霍奇金淋巴瘤的批准;2017年3月获得复发性或转移性头颈癌批准;2017年9月用于治疗化疗后进展的不可切除的晚期或复发性胃癌;2018年8月获得用于治疗化疗后进展的不可切除晚期或复发性恶性胸膜间皮瘤、化疗后进展的微卫星高度不稳定表型(MSI-High)不可切除的晚期或复发性结直肠癌;2020年2月获得化疗后进展的不可切除的晚期或复发性食管癌批准;2021年12月获得原发灶不明的癌症的批准和2022年3月尿路上皮癌的辅助治疗。

药融云数据www.pharnexcloud.com
2011年,通过与百时美施贵宝(BMS)的合作协议,小野制药授予BMS在全球范围内开发和商业化Opdivo的权利,但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市场除外。2014年7月,小野制药和BMS进一步扩大了双方的战略合作协议,在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共同开发和商业化针对癌症患者的多种免疫疗法(作为单药和联合治疗方案)。

Opdivo是一种PD-1(程序性死亡分子)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旨在独特地利用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通过阻断PD-1与其配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帮助恢复抗肿瘤免疫反应。自2014年7月在日本批准治疗黑色素瘤以来,Opdivo已成为多种癌症的重要治疗选择。目前在超过65个国家获得批准,包括日本,韩国,中国大陆和台湾,美国和欧盟。但是直到现在Opdivo的相关研究并未停止,当前正在研究Opdivo针对其他适应症以及与其他药物联合治疗相关疾病。
研究情况:Opdivo在日本针对恶性胸膜间皮瘤(不包括胸膜)和上皮性皮肤恶性肿瘤的研究已提交申请;在日本和韩国针对肝癌的研究目前进行到临床试验3期;在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针对卵巢癌、膀胱癌和转移性去势敏感性前列腺癌的研究进行到临床试验3期。
02. 与Opdivo联合治疗开发情况
当前小野制药开发管道中Opdivo和其他免疫肿瘤学化合物联合治疗的开发情况如下:

ONO-4686是一种抗TIGIT抗体,与Opdivo用于实体瘤的联合治疗,目前在日本、美国和欧洲的研究情况均为临床试验1/2期;ONO-4482(Relatlimab)作为抗LAG-3抗体,与Opdivo联合治疗黑素瘤,在美国和欧洲已获批,在日本的研究进行到临床试验1/2期;ONO-4578是一种PG受体(EP4)拮抗剂,与Opdivo针对实体瘤、胃癌、结肠直肠癌、胰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的联合治疗在日本均进行到临床试验1期;ONO-7475(Tamnorzatinib)是一种Axl/Mer抑制剂,与Opdivo针对实体瘤的联合治疗在日本已进行到临床试验1期;ONO-7913(Magrolimab)作为抗CD47抗体,与Opdivo针对胰腺癌和结肠直肠癌的联合治疗进行到临床试验1期;ONO-7119(Atamparib)、ONO-7122、ONO-7914和ONO-7226针对实体瘤的联合治疗在日本均进行到临床试验1期,其中ONO-7226在美国和欧洲的研究也进行到临床试验1期。
03. 除OPDIVO以外的肿瘤学领域(日本)

已提出申请的管线:BRAFTOVI(Encorafenib)和MEKTOVI(Binimetinib)针对BRAF突变型甲状腺癌的研究已提出申请。
临床试验3期管线:ONO-7913(Magrolimab)是一种抗CD47抗体,主要针对tp53突变的急性髓系白血病。
临床试验1期管线:ONO-4578是一种PG受体(EP4)拮抗剂,目前正在开发针对实体瘤、胃癌、结直肠癌、胰腺癌、非小细胞肺癌和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的乳腺癌(针对实体瘤、胃癌、结直肠癌、胰腺癌、非小细胞肺癌的开发与Opdivo联合治疗);ONO-7475(Tamnorzatinib)是一种Axl / Mer抑制剂,目前正在研究针对实体瘤(与Opdivo联合治疗)、EGFR突变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ONO-7913(Magrolimab)作为抗CD47抗体,目前正在针对实体瘤、骨髓发育异常综合征、胰腺癌和结肠直肠癌进行研究(胰腺癌和结肠直肠癌与Opdivo联合治疗)。
04. 非肿瘤学领域研发管线(日本)

临床试验3期管线:ONO-2017(Cenobamate)主要针对原发性全身性强直阵挛性癫痫发作和部分发作性癫痫发作;VELEXBRU(ONO-4059 : Tirabrutinib)是一种BTK抑制剂,正在针对天疱疮进行研究。
临床试验2期管线:ONO-2910是一种雪旺细胞分化启动子,目前正在针对糖尿病性多神经病和化疗诱导的周围神经病变进行研究。
临床试验1期管线:ONO-4685作为PD-1×CD3双特异性抗体,主要针对自身免疫疾病进行研究;ONO-7684是一种FXIa抑制剂,主要针对血栓症进行研究;ONO-1110主要针对疼痛疾病进行研究。

05. 其他全球开发项目(OPDIVO除外)
临床试验3期管线:ONO-7913(Magrolimab)是一种抗CD47抗体,在韩国和中国台湾针对急性髓样白血病进行研究。
临床试验2期管线:ONO-4059(Tirabrutinib)在美国主要针对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进行研究;ONO-2808是一种S1P5受体激动剂,在美国针对多系统萎缩症进行研究。
临床试验1期管线:ONO-7684是一种FXIa抑制剂,在欧洲主要针对血栓症进行研究;ONO-4685是一种PD-1 x CD3双特异性抗体,在美国主要针对T细胞淋巴瘤进行研究,在欧洲针对自身免疫疾病进行研究;ONO-2020在美国主要针对神经变性疾病进行研究;ONO-7018是一种MALT1抑制剂,在美国主要针对非霍奇金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进行研究。
PART4合作伙伴
除了通过内部研究扩大其产品线外,小野制药还积极开展许可活动,旨在进行药物发现合作,以开发创新产品,并为包括日本在内的全球制药或生物风险投资公司正在开发的新候选药物进行许可。小野制药的许可工作侧重于从商业角度来看被认为是战略性和有效的化合物,以及从具有高医疗需求的疾病的角度来看被认为是可行的化合物。以下是小野制药在全球范围内的部分合作伙伴分布图。

财务状况
据统计,小野制药2022财年(2022年4月~2023年3月)销售额为4472亿日元(30.89亿美元,按照1.00日元=0.0069美元换算),与上一年度同期相比增加了23.8%。2022年度营业利润为1420亿日元(9.81亿美元),同比增长37.6%。销售额为1101亿日元(7.60亿美元),同比增长166亿日元(17.7%),主要归因于产品收入的增加。研发费用为953亿日元(6.58亿美元),同比增加了25.7%,主要原因是研究成本、药物发现合作成本和临床试验开发成本增加。销售、一般和管理费用895亿日元(6.18亿美元),同比增长16.1%。

2023年第一季度(2023年4月~6月)总收入1200亿日元(8.29亿美元),与上年度同期相比,增加133亿日元(12.5%)。
在与竞争对手产品竞争加剧的同时,纳武利尤单抗静脉滴注治疗恶性肿瘤的应用扩展至胃癌、食道癌、尿路上皮癌等,销售额达378亿元,同比增长37亿元(10.9%)。就其他主要产品而言,用于治疗糖尿病、慢性心力衰竭和慢性肾病的Forxiga片剂的销售额为175亿日元(同比增长34.0%)。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Orencia皮下注射剂销售额为66亿日元(同比增长5.6%)。治疗2型糖尿病的Glactiv片剂的销售额为56亿日元(同比下降7.2%)。用于治疗恶性肿瘤的Velexbru片剂的销售额为26亿日元(同比增长23.7%)。用于多发性骨髓瘤的Kyprolis销售额为22亿日元(同比下降0.1%);用于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Parsabiv静脉注射液的销售额为21亿日元(同比下降3.0%);治疗帕金森氏症的Ongentys片剂销售额为16亿日元(同比增长28.8%)。

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利润为413亿日元(2.85亿美元),同比增长32亿日元(8.3%)。销售成本302亿日元(2.09亿美元),同比增加了12.0%,主要由于货品及产品收入增加所致。研发成本同比增加52亿日元(26.6%)至246亿日元(1.70亿美元),主要由于研究成本、药物发现合作成本、临床试验开发成本以及与联盟合作伙伴的合作开发费用增加。销售、一般及行政开支同比增加18亿日元(8.1%)至235亿日元(1.62亿美元)。由于税前利润增加,归属于本公司所有者的溢利同比增加23亿日元(7.9%)至318亿日元(2.20亿美元)。
以下是小野制药基于现状对2023年度的财务预测:

此文仅用于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提供科学信息,不代表平台立场
参考:
NMPA/CDE
药融云数据,www.pharnexcloud.com
FDA/EMA/PMDA;
相关公司公开披露(除标注外,正文图片均来自企业官网);
https://www.ono-pharma.com/en
2023年中国恶性肿瘤现状|恶性肿瘤|结直肠癌|死亡率|癌症|-健康界(cn-healthcare.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