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罗永浩退网深耕AR领域,将理想主义坚持到底?

2022-06-14 20:32 作者:科技好兄der  | 我要投稿

| hello~我是你们的der(得儿)一个爱好数码、喜欢谈论时事热点,挖掘性价比东西的宅,der友们点个关注叭!

最近科技圈最大的新闻,或许就是罗永浩宣布退出社交平台,开始埋头创业了。

很多人不解,明明老罗直播带货如火如荼,即使还完债还可以赚更多。但他搞这么多钱却是为了能早点再创业,甚至不惜搭上后半辈子,称自己「再创业可能后悔,不创业百分百后悔」!

而让罗永浩如此痴迷想要创业的,正是苹果在江湖上流传且尚未推出的 AR 设备。

看过罗永浩的“告别长文”都知道,开始之初老罗还是想要造车,奈何错过了风口,只能选择更为前沿的——计算平台。

吃过一次亏的老罗还算清醒,目前智能手机差不多是瓶颈了,下一代计算平台也是时候到来,然而技术较为成熟的 VR 在老罗眼里,看来更像是游戏机般的存在,因此很难得让老罗和科技圈绝大多数人的看法一致,认为下一代计算平台的趋势是 AR,也就是很多人说的元宇宙。

所以今天 der 就和大家聊聊:老罗做 AR 是真能改变世界,还是过于理想主义?

随着“元宇宙”的概念在国外引爆,AR 与 VR 技术也随之起飞,

根据国际数据公司 IDC 发布的《全球增强与虚拟现实支出指南》可以看到,未来五年(2022-2026)全球的复合增长率将达 38.5%,而中国市场则以 43.8% 的增速位列第一。

不难看出 AR 领域确实很有发展空间。

然而 AR 领域目前的发展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场面:技术有所突破,产品也陆陆续续开始露面,但又达不到成熟的阶段,没有那种虚实融合的体验,无法让用户买单,所以在这阶段大厂不想耗费大量资源研发,小厂更加没钱去碰,发展缓慢。

估计作为老产品经理的罗永浩觉得机遇来了,认为自己做产品肯定杠杠的没问题,还大胆猜测通用型 AR 设备大规模商业化大概率在五年后成熟,所以想要 All in AR,打算在这五年时间里埋头研发,万一深耕出下一个「iPhone + iOS」,也就是 AR 硬件和生态结合的计算平台呢。


在 der 看来,虽说“元宇宙”到底是什么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但唯一可以肯定的一个门槛是虚拟与现实高度融合的“沉浸式体验”。而这不仅要 AR 设备实现虚拟信息与现实相结合,还很考验设备算力、3D 建模、网络速度等,甚至配置要求更高。

说到硬件配置,不得不想起老罗自己说的一句话:都是供应链上的整合,装什么孙子。让我们纵观现在 AR 相关的产业链,远不如当年手机产业链般成熟,不像手机一样简简单单的资源整合,再靠单纯的工业设计与交互就能搞定。

不过老罗也是个聪明人,懂得发挥自己长处——大厂不想全力以赴,小厂不入场,那自己 All in AR 自然就有竞争力了。虽然 Meta、Intel,到腾讯、字节跳动、网易等巨头的竞相加入,可能钞能力较弱,但老罗也想过被大厂并入。

所以老罗在这五年埋头苦干,der 也不敢肯定能不能成,但老罗在工业设计和交互设计方面的独特见解,确实让人期待,毕竟不做肯定是啥都没有。

除了硬件以外,老罗似乎还想整自己的 AR 生态,凑成下一个「iPhone + iOS」的组合。

然而现阶段的“元宇宙”火得快凉得也快,以至于 AR 方面的内容受各种因素影响,可以说少之又少,现阶段更多的需要纯技术去驱动,这往往需要一个企业去沉淀积累。记得老罗说过实在不行,自己掏钱也要填完,但这沉淀五年十年下去或许难以掀起太大的水花,还想要推出面对消费者的商品,国内巨头都不敢这么想。

除非老罗还能像当初在锤子科技时,有着各种超前的想法,但就怕老罗现在更趋成熟稳重,或许难以再突破。

另外还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 AR 的定位和应用场景。

就 AR 而言,老罗觉得仅仅是游戏方向太狭小,想一步到位做成大的计算平台,这个定位可以说很大野心了。如果能成,那工业设计、AR 实验室、教育、协同办公等等诸多应用场景都不是问题。

不过 der 觉得,老罗不是喜欢电车领域吗?其实完全可以先定个小目标,在电车领域落实应用,这不是已经开始出现 AR 导航等技术和产品了吗,这样既可以涉及自己喜欢的领域,又可以做 AR,岂不美哉?

讲到这里,我并不是怀疑老罗的能力,只是外界的种种因素可以看到,AR 这个领域其实并不太乐观。

就 der 这几年对 VR 和 AR 的体验而言,感觉头戴设备眩晕的问题似乎无法解决,像我这种玩惯游戏的人戴是没问题,很多女生却对这个很敏感,因此戴上不过 10 分钟就想摘下,甚至眩晕感还强过沉浸感,从而觉得体验差。

但罗永浩一心想要改变世界,在 AR 领域有所突破,再不行也留下一些东西,可以说完美的将理想主义进行到底了。


罗永浩退网深耕AR领域,将理想主义坚持到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