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回家考公考编,其实答案在你心里
原创 夏夏 2023-07-23 19:08 发表于上海
2019年12月底新冠袭来,我们每个人都在方方面面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学生居家上课,上班族居家办公,小盆友和老人因为免疫系统弱一些就更加只能关在家里。对于当时正处于上大三的我,则要考虑升学或者就业问题。
考研热也是最近几年兴起,曾经不被社会认可的专硕也火爆起来,成为大家抢手的香馍馍。当然我也不例外,我考研不是因为爱学习爱翻译的动力,就是为了实现自己上个更好的大学,不甘心只是上了个二本院校,外加可以更加有利于找一份好工作,这是当时自己全部的想法。经过大半年的努力,成绩399,差7分进初面(往年初试分数线379)。后边申请调剂拿到了烟台大学初试机会,却不甘心调剂放弃了面试机会。考虑到不想再花家里的钱,决定先出来工作,后边想考存到了学费继续考。
进入社会以后,我才知道其实找一份好工作这句话,“好”还是“不好”是由你自己定义的。我首先接触的是项目管理岗位,这个岗位需要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较强,工作灵活性较强,短期半年一年是无法把工作做到极致,需要个三五年的时间才能看到能力的显著提升。在该岗位坚持下来的人,收入的回报率较高,而且后期跳槽升职加薪也很香。项目管理岗位比较锻炼人的综合能力,提升职场各方面的技能。当自身工作技能提升到一定的量,自身价值提高了,物质回报自然也会相对应提高。不过,这个岗位显然不合适我的,因为我喜欢安静的办公环境,大家都在做自己的工作,而不是一直在和客户,和其他部门一直不停开会沟通工作。对于喜欢和人沟通,喜欢挑战自己的盆友们,确实可以考虑这个岗位,岗位对人的整体工作能力可塑性高,可以不断为自己增值。第一份工作的同事们,各个都很厉害,也很佩服他们。
我的第二份工作是在一家央企做的商务文员岗位,说白了就是处理合同出入库单发票等单据。此岗位工作内容繁琐,相对简单没什么难度,重复性工作多,三五个月可以完全独立上手。薪资也是固定薪资,上升空间较小。岗位发展路径只有一条那就是走晋升道路,做个组长主任之类的。当时刚接触这个岗位的我其实不甘心每个月到手的固定工资,想着要后边自己熟悉业务做业务。(当时的自己也对自己没有清楚定位)八个月后自己离职了,和男友一起到了南京。
在之后的几个月,求职碰壁,屡试屡败。有了时间开始深入思考职业方向。首先自己不是太喜欢和人打交道,其次自己处理突发紧急事件的能力不强,也不喜欢出差应酬,所以业务岗位是不合适自己的。技术岗位自己除了会英语也没其他技术,所以也排除。那么排除下来就只有公司的职能岗位,也就是服务于公司业务部门的岗位,如业务部门的商务文员,综合部门的人事岗位,行政岗位。介于自己没有学过人事岗位六大模块,也没有读中文和文秘相关专业,所以只能选择做商务文员,再往下想,自己是英文专业,发挥语言优势可以做公司的进出口贸易的商务文员。另一方面,商务文员相对而言处理单据类,和人沟通较少,也不需要时刻处理紧急突发事件,正好适合自己的性格。经过层层分析,我开始投递相关岗位,结果南京这座城市太迷人了,名校也多,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加上工作岗位有限,所以我一家满意offer都没拿到。当时的我,真的很焦虑啊,完全对内归因是因为学历不够好,却没想过地域问题,没想过是不是大环境不好,公司都不招人。
我陷入了迷茫之后,我开始想着考研,开始着手买书复习,看了几天书,越发觉得没有勇气了,首先也许是失败过一次,其次自己真的不喜欢做汉译英翻译,英译汉翻译倒是很喜欢。此路不通,我又开始折腾了,我选择回家考编了,像浮萍一样的我想要安定下来,飘着的感觉太难受了。我接连买了考教资的书(大学期间没想过做老师),男友很支持我,说不管我做什么决定他都支持我,我想考研也可以回家考编也可以,这都不会影响到我们的感情。于是我回家了,从开始准备教资考试开始,可是我无论如何也看不进去书,我一天看一小时都看不进去,心神不宁,精神状态也不好。那段时间于我而言很黑暗,没有方向,像个无头苍蝇一样乱撞,撞得头破血流。
在无数个夜晚我也失眠,父母看到我越加焦虑,他们的认知局限性导致他们一遍遍在我耳边重复“你只有考编这一条路了” “当老师稳定,对女孩子好”。当时的我,在意识层面认同了他们。可是我的潜意识不允许啊,因为一来我不考教资就是不想走老师这条职业发展道路,二来我想去大城市,三来回家考编意味着以后要和男友(未来老公)异地,所有这些一直在我的潜意识里像唱片一样播放,我根本无法做到去备考教资,学习半个小时对于我而言都是很困难的事。那段时间,我还时常做梦,梦见自己回到了高中,开始好好学数学历史(高考数学历史都不及格),开始主动学习,老师布置的作业也都会提前完成,而不是拖到后面随意应付。梦里的自己是希望自己可以上到更好的大学,这样才能找到好工作,不至于像现状的我一样,失业迷惘焦虑。
就这样熬着,后边我实在受不了自己每天浑浑噩噩的状态,于是把找工作的事放一边,每天就读读书,看看自己喜欢的书,比如《平凡的世界》,《刻意练习》《亲密关系》《非暴力沟通》,同时和大学心理课老师秦老师约了咨询。 随着咨询的深入,我看清了自己的方向,也慢慢知道了自己想要什么。原来大家都考研考编考公,大部分人只是随波逐流,因为现在的社会环境给这些岗位定义为标准岗位,稳定的好工作。不过扪心自问,这些社会标准的“好”工作对你而言真的好吗?首先如何你是个有抱负,想要做挑战工作的人,假若花了很长时间考公上岸,结果发现政府部门工作内容不具备你想要的挑战性,你是选择继续还是放弃呢?继续只能让自己做着不喜欢的工作,放弃可是好不容易上岸,你看,这个题很难解的。对于女孩子而言,考编是家人社会心目中最好的岗位了,这种观念像毒气一样,把我们都毒晕了,我也不例外。可是,真的是这样的吗?就我而言,我不喜欢太过安逸,忙碌反倒让我更好受一点,同时薪资方面要满足自己吃饭租房,舞蹈培训护肤等日常开销,在老家的薪资水平,月月光可能还不够自己的开销。另外加上男友在外工作相对稳定,回家考编绝对会大大影响到后边的婚姻质量。
于是年后,我想清楚了,我要出来找工作,我又回到了上海。上海这座城市真的是魔都。房租很贵,除去很偏的郊区,其他区租房单间2000+,整租一室户4500+(48平一室一厅一卫一厨房)。光是房租就占据了开销的很大一部分,但是我还是回来了,因为上海机会多呀。我一个二本毕业的第二份工作拿到了央企offer,就是最好的证明了。我开始又一次海投简历,不停地面试,准备好每一次面试,面试的中英文自我介绍我对着镜子练习了上百遍,确保面试自我介绍的时候丝毫不卡顿,流畅自如。我投递了两千多份简历,国企居多,因为国企氛围相对简单,老板文化概率小,福利待遇相对私企好些有保障。很幸运,我拿到了现在上班公司的面试邀请,通过了总经理的面试,面试只有15分钟,结束的时候我一度觉得应该没戏,后边接到offer的时候真的喜出望外。入职后总经理和其他同事说,觉得我很干练,雷厉风行,所以录用了我。你看,那上百次自我介绍没有白练习,付出有了回报。
如果现在的你也和曾经的我,待业迷惘,或者纠结要不要考编考公考研,首先我想要给你一个拥抱,因为你正在经历困难的特殊时期,然后请先理清思路再往前走:
我的性格擅长什么,优势劣势是什么,合适什么类型的岗位;
教育领域(考编),政治领域(考公),企业里业务岗位技术岗位职能岗位工作内容及其特点;
3.我对工作看重什么,给自己排个序,工资?公司氛围?上班时间(单休双休还是周一周二休)?工作内容相对轻松还是相对具有挑战性?离家里近还是选择大城市?感情方面会不会受影响? 思考了以上问题,知己知行业岗位,你不胜谁胜?最后,祝愿刚入职场的我们,可以慢慢找到自己的定位,找到自己合适热爱的工作! 选择大城市奋斗或者回家躺平,都是我们各自的人生选择,没有好坏对错之分,合适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如果你累了,就像这只小熊一样躺平也不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