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M1C M1D加兰德狙击步枪 历经朝鲜战争 越南战争 仍在服役
现在很难想象,1941年12月,当美国宣布参加二战时,美军竟然没有狙击战术,更没有制式狙击步枪。

尽管1936年,美军就开始装备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并理应以此为基础研制狙击型。然而,美国军械局却在1943年以M1903A3步枪为基础,研制M1903A4栓动狙击步枪。
本文是“兵工厂生活(ArmoryLife)”网站发布的介绍文章,作者Tom Laemlein,本人翻译并编辑给大家分享。
M1903A4狙击步枪存在的问题
M1903A4无论如何都不算是一款出色的步枪,许多人都认为这是一款令人失望的狙击步枪。民用韦弗瞄准镜结构过于脆弱,并且在潮湿环境中容易起雾。也许更大的问题是M1903A4步枪并不比M1903A3步枪的射击精度更高。

二战期间,美国大约生产了28000支M1903A4狙击步枪,其中大部分装备了美国陆军,另有一些装备了海军陆战队。尽管M1903A4是一款普通的简化版狙击步枪,但它们在战场上的出色表现,足以让美军一直装备该枪参加了朝鲜战争。
M1狙击步枪的开端
M1加兰德步枪刚刚装备的时候,美国陆军的士官认为这种新型武器非常麻烦。他们认为,与M1903斯普林费尔德栓动步枪相比,M1射击精度并不理想,而且半自动射击模式会让士兵浪费弹药。

这些成见一直持续到M1步枪在1941年12月投入实战,此时,人们才发现加兰德步枪射击精度高,结构坚固,性能可靠,能够在任何作战环境中提供强大的火力。
美军士兵普遍具有良好的射击技术,这意味着标准的M1步枪,凭借机械瞄准具也足以在肉眼视力范围内充当狙击武器。对于美国来说,将M1加兰德配备瞄准镜,使其成为真正的狙击武器的工作进展缓慢,这是因为一些技术问题需要设计人员克服。

M1步枪顶部装填漏夹和抛出漏夹的设计,成为改装成狙击步枪的最大难题。由于无法将瞄准镜直接安装到机匣顶部,因此使用带有偏置镜身的棱镜瞄准镜进行试验。经过测试,这种设计无法满足需要,最终美国军械部决定将瞄准镜安装到机匣左侧,这样可以保证M1步枪的正常操作。
M1C的诞生
经过一系列的测试,格里芬-豪公司(Griffin & Howe)研制的瞄准镜座被选为M1狙击步枪的标准装备,该公司属于阿伯克龙比-菲奇集团(Abercrombie & Fitch)。

结构坚固的格里芬-豪镜座几乎没有经过修改就直接安装到M1机匣上,通过三枚销钉和两个锥形销将镜座固定在适当的位置。整个安装方式很坚固,并且容易拆卸,同时保持瞄准镜的归零状态。
美国军械局为M1狙击步枪选择了莱曼公司(Lyman)“阿拉斯加(Alaskan)”瞄准镜,该瞄准镜后来被确定为两个型号:配备十字分划板的M81和配备锥形分划板的M82。
1944年6月,在M1加兰德的基础上,研制的新型狙击型M1E7步枪被美国军方采用,并采用了标准编号M1C。因此,M1903A4狙击步枪成为了“受限标准型(Limited Standard)”。不过,直到当年晚些时候,斯普林费尔德兵工厂才开始批量生产M1C。而且这种新型狙击步枪只是少量装备部队,二战结束前,装备数量不足8000支。

就目前所知,美军并没有在欧洲战场使用M1C狙击步枪。笔者在本文中加入两张二战彩色照片,这些M1C都是在1945年意大利拍摄的,但很可能是在欧洲战事结束后拍摄的。笔者也从未看到过,二战期间M1C参战的照片。
二战军械员罗伊·邓拉普(Roy Dunlap)在他的《军械前线(Ordnance Went Up Front)》一书中简要介绍了M1C狙击步枪:
它们拥有漂亮的外观,在战争期间我愿意付出任何代价,不过它们在日本投降前才抵达菲律宾。这款步枪经过精挑细选,是我见过的最好、最精致的M1。当然瞄准镜和步枪作为一个整体结合在一起。
M1C配备了M2消焰器和经过防霉处理的皮革贴腮垫(由Kay皮革公司制造)。“阿拉斯加”瞄准镜(M81/M82)可以全天候使用,并带有防潮调节旋钮保护盖,内部零件都经过了防潮处理。
至于M1C的有效射程则是见仁见智,似乎800码(731.5米)是公认的数据。当然,一些出色的射手可以在更远的距离完成击杀。
朝鲜战争中的M1C
M1C狙击步枪在朝鲜战争(1950~1953年)承担了主要的作战任务。

美国海军陆战队上士约翰·E·博伊特诺特(John E. Boitnott)在第5陆战团服役期间,使用M1C充当反狙击手任务,获得了一定的全国知名度。他的观察员亨利·弗雷迪(Henry Friday)在敌方狙击手视野中移动,以吸引他们射击从而暴露自己的位置,博伊特诺特再用M1C狙击步枪进行反击。两人用这个战术,在两天内取得了9个确认击杀记录。
朝鲜战争期间,大多数关于M1C狙击步枪的反馈意见都是正面的,但就其在美国陆军的装备情况而言,M1C并没有什么令人欣喜的地方。美军对M1C狙击步枪的冷漠态度,部分原因就是当时军队中缺乏“狙击文化”。

二战后,美国海军陆战队继续其侦察狙击手计划,狙击手混合使用M1903A1/Unertl、M1903A4和M1C步枪。朝鲜战争期间,美国海军陆战队还对M1C,特别是瞄准镜部分进行了一些改进。
枪械研究员布鲁斯·坎菲尔德(Bruce Canfield)M1加兰德步枪的专家,他介绍了M1C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型号,以及对其正式名称的误解:
与M1C配套的M81、M82瞄准镜存在一些不足,尤其是倍率。海军陆战队在测试了几款瞄准镜之后,确定采用科尔摩根公司(Kollmorgen)制造的4×瞄准镜。海军陆战队还为他们的“新型”狙击步枪选择了尺寸更大的格里芬-豪镜座,这款狙击步枪被命名为“USMC 1952”,有时简称为“MC 52”。MC-1仅仅是指瞄准镜和镜座,而非整支步枪,因此用MC-1称呼步枪是错误的。
终极型号:M1D
就在M1C狙击步枪被美军采用几个月后,1944年9月M1D被采用,成为替代标准。虽然由同一款步枪单独研制两种专用狙击型,这样的做法看起来很奇怪,但却非常实际。M1D被当作M1C的替代品,当生产厂家无法制造军方所需的M1C狙击步枪的情况下,他们会生产这种更加便于生产的替代型号。

M1D还研制了改进型瞄准镜,最终型号就是M84 2.2×瞄准镜,配备密封光学镜片,高度和风偏调节旋钮都有金属保护盖,物镜上有滑动遮阳罩。M1D瞄准镜可以在不拆卸机械瞄准具的情况下直接安装。
相比之下,M1D更容易通过改装标准的M1加兰德步枪来制造,改装过程只需要将配备特殊镜座的M1D枪管替换标准枪管即可。

尽管M1D性能优于M1C,但它生产时间太晚,并没有赶上第二次世界大战。当M1D在朝鲜战争时全面投产时,同样没有赶上参战的脚步。最终,只有少数M1D狙击步枪装备了美军。1958年黎巴嫩、1965年多米尼加,以及越南战争的初期,美军都使用过这种狙击步枪。

1969年11月,一名美国海军陆战队教官正在培训南越士兵如何使用M1D狙击步枪。
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陆军对狙击武器和战术更加重视。最终在1987年,美国陆军狙击学校在本宁堡建立。至今,仍有少量M1D狙击步枪还在服役,主要装备美国陆军预备役和国民警卫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