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字相解
关于古体“水”字,大多认为是流水之形,观察甲骨文、金文、小篆体“水”字,无论哪一个,很难与流水对号。看看大家解释; (1) 水,准也。北方之行。象众水并流,中有微阳之气也。—《说文解字》 (2) 岩或峭壁上飞溅而下的山泉。—《象形字典》 (3) 以水直立示形,都像水流的样子。—《汉字字典》 如果认为是“立水”,那“立水”为什么弯曲成柔软状?如果认为是“准(平)”,那为什么有流动状,而且当水“准”时,怎么会有四点儿!
水(甲骨文) 水(金文) 水(小篆) 水(楷体)坎卦(坎为水) 对照一下《易经》中坎卦,可以看出古文的“水”字相实际上就是坎卦的变形,二阴夹一阳,一阳柔化,这与许慎所说“象众水并流,中有微阳之气也”吻合。楷体“水”已经彻底摆脱了那个所谓的流水形状,但并没有摆脱“二阴夹一阳”——坎卦的卦象。 先天八卦始于伏羲,伏羲为人皇、人文之祖。伏羲创造了八卦和结绳记事,此后有黄帝,皇帝命仓颉造字,仓颉字之后才有甲骨文。故先有八卦,坎卦在先,后有甲骨文“水”字。 水为五行之一,《尚书·洪范》:“水曰润下。”水泛指一切具有滋润,下行,寒凉,闭藏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如冬季、北方、智、酒、肾、烦等。 知道水的这个字相和五行,才能进一步理解古文中“水”的含义,其含义远比江河湖海多得多,如: (1) 大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冬,盛德在水。”—《吕氏春秋·盂冬》 (2) 水曰清滌。—《礼记 • 曲礼》 (3) 积阴之寒气为水。—《淮南子·天文》 (4) 肤胀口干寒汗出,索脉于心,不得索之水。—《灵枢经·热病》 甲骨文三例,以水直立示形,都像水流的樣子。汉字 注:《月令》曰:“ 在造字时代,水流的源头叫“泉”;石壁上飞溅的山泉叫“水”;由山泉汇成的水叫“涧”;山涧在地面汇成的清流叫“溪” ;众多小溪汇成的水流叫“川” ;众多川流汇成的大川叫“河”,最大的河的叫“江”。 水,准也。北方之行。象众水并流,中有微阳之气也。 《周礼·考工记》:匠人建国,水地以县。 《荀子·劝学》: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司马迁《史记·孝武本纪》:其牛色白,鹿居其中,彘在鹿中,水而洎之。 《尚书·微子》:今殷其沦丧,若涉大水,其无津涯。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襄公)会于夷仪,将以伐齐,水,不克。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夏日田园杂兴十二绝》: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襄公)会于夷仪,将以伐齐,水,不克。 史崧《灵枢经·热病》:肤胀口干寒汗出,索脉于心,不得索之水。水者,肾也。 在水之湄。——《诗 • 秦风 • 蒹葭》 凡平原出水为大水。——《左传 • 桓公元年》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唐 •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宋 • 司马光《资治通鉴》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宋 • 苏轼《前赤壁赋》 (象形。甲骨文字形。中间像水脉,两旁似流水。“水”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水的字,或表示江河或水利名称,或表示水的流动,或水的性质状态。本义:以雨的形式从云端降下的液体,无色无味且透明,形成河流、湖泊和海洋,分子式为 H 2 O,是一切生物体的主要成分) 2/4 (2) 同本义 [water] 水,准也。——《说文》 水,准也。准,平也。天下莫平于水。——《释名》 积阴之寒气为水。——《淮南子·天文》 五行一曰水。——《书·洪范》 凡平原出水为大水。——《左传·桓公元年》 水曰清滌。——《礼记·曲礼》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3) 又如:水铫(烧水用的小型器具);水头儿(风波);水湿(水气;潮气);水蛊病(水臌病);水中丞(砚台旁边用来贮水磨墨的小水盂);水落归槽(比喻心里踏实安定);水喷桃花(比喻脸色好看);水镜先生(指三国时的司马徽,清明如水和镜);水陆杂陈(水陆毕陈。山珍海味一齐陈列出来);水廓(傍水之城廓);水涡(水中漩涡);水馆(临水的馆舍或驿站) (4) 特指河流 [river] 在水之湄。——《诗·秦风·蒹葭》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5) 又如:水口(渡口);水汊(河的支流);水志(记载河道水系的书籍);水牒(指记述河道水系的文献);水谷(山间河沟);水尾(江河的末端);水老鼠(专在船上偷窃的贼);水事(关于江河水利的事宜);水禁(有关河川方面的禁令);水会(河流汇合处) (6) 泛指一切水域 [waters] 水府幽深,寡人暗昧,夫子不远千里,将有为乎?——唐· 李朝威《柳毅传》 刘备、周瑜水陆并进。——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7) 又如:水陆(佛教中的水陆道场);水泊(湖泽);水居(居住于水乡);水隍(水沟);水王(海的别称);水伯(传说中的水神;大河流);水宿(水上宿夜;水中住宿);水脉(水路,地下的伏流);水潦(因雨水过多而积在田地里的水或流于地面的水) (8) 汁、液的通称 [liquid]。如:水礼(果饵等礼物);水果糖(掺用果汁制成的糖果);墨水;口水;泪水;药水;汽水 (9) 大水;水灾 [flood] 故尧 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 汉·晁错《论贵粟疏》 曰:天地有法乎?曰:水旱疾疫,即天地调剂之法也。——清·洪亮吉《治平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