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正:带你从0到1读懂文章!想要提分,看了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

前言
做语文阅读理解,核心还是真的要读懂文章。看懂文章结构是骨,理解文章意思是肉,套路公式答题是皮。只有皮,没有骨与肉,瘆人……
不把文本读懂,说什么都没用。
在直播陪练中,我一直带领大家用圈画阅读法去读懂文章,但是我发现,还有很多徒儿对圈画阅读法不熟练,不会圈画,圈不准,今天我就详细地讲讲圈画的底层逻辑。
这2000字看完虽然需要毅力,但却可以带你从0到1带你读懂文章,想要提分的,看了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
如果觉得这条内容对你帮助很大,记得先点赞、转发、收藏起来,以防找不到哦!⬇️⬇️⬇️
01
什么是圈画阅读法?
圈画阅读法,我们在直播中一直操作,就是要圈画出文章的叙述类的内容,然后根据所提取出来的叙述类内容,概括为文章的主要内容,从而读懂文章。
要能圈画出来叙述类的内容,就要理解表达方式叙述的本质,叙述的本质就是是交代事情的经过和人物的经历。
我在基础课和直播中一直在强调这点,但我发现在应用的过程中,很多徒儿没有理解到这个本质,不会去应用。
02
读懂文章的底层逻辑
我们说过,任何一篇文章都是有句子组成,所有文章的最小单位叫句子,为什么不是词语呢?因为词语不能表达完整的意思!
还记得我经常讲的那个例子吗?
比如高尔基写下两个字“书籍”,你说他想表达什么呢?没人知道!
当他写下这句话: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你就知道他想表达个啥意思了。
所以只有句子才能表达一个完整的内容。
第一个句子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第二个句子也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第三个句子也是,第四个句子也是。。。
一个个句子组成了一个段落,一个个段落组成了文章。
所以我们如何去读懂文章?
第一步,首先是要读懂一个句子的完整意思。
那如何读懂一个句子的意思呢?
一个句子的意思是由什么来确定的?是表达方式。表达方式是决定你要表达什么样的信息的
如果是叙述的表达方式,是给你交代发展过程的信息。
如果是描写的表达方式,是给你交代状态画面的信息。
如果是抒情的表达方式,是给你交代思想感情的信息。
如果是说明的表达方式,是给你交代功能属性的信息。
如果是议论的表达方式,是给你交代观点态度的信息。
第二步,搞清楚两个句子意思之间的关系。就是一个段落中,这几个句子之间是什么关系。你搞清楚一个句子不行,你搞清楚四个句子的意思也不行,你要搞清楚这四个句子意思之间的关系才可以!
那句子之间的关系如何分析呢?
你不会圈画的根本原因就在这里,一个句子的意思你很容易搞懂,但是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你就很难理清楚。
句子之间的关系一般有三种:
1.重复。第一句话表达了一个信息,第二句是对第一句话信息的重复说明或者这是说明。它没有新的内容信息出来,只是给你讲得更详细了。
2.发展。第二句话是在第一句话原有的信息基础上进行了发展,告诉了你新的信息。对情节的发展有推进的作用。
3.新信息。第二句话是在第一句话原有的信息直接断了之后,再给你交代新信息。
第三步,搞清楚段落之间的关系。搞清楚段落你才能搞清楚文章。
如果你连句子都搞不清楚,整个文章你都读不懂!所以你会发现,如果说你读不懂一个段落,一定是你读不懂这个段落中的某些句子,搞不清楚句子意思之间的关系。
如果说你读不懂文章,那一定是你读不懂文章中某些段落,搞不清楚段落之间的关系。
反过来,只要你能把每一个句子的意思,每个句子意思之间的关系都搞明白;只要你能把每一个段落的意思,每个段落意思之间的关系都搞明白,那你就能读懂文章。
这就是是我们读懂文章最底层的结构思维。
03
圈画阅读法如何在文章中应用?
以肖复兴的文章《烟花惊艳》为例,也是某年中考的选文,感兴趣的私我,我发原文给你。
第一段⬇️⬇️

要读懂文章,就要读懂每一个段落,我如何读懂第一个段落呢?
第一步:先读懂每一个句子的意思。以句子为单位,标序号,判断表达方式。我说过概括就是提取叙述类的内容。不是叙述的句子就可以忽略掉。
那就剩下第1、2、3、4、6句话了。

第二步:根据上面所说的理论知识,判断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
第1句话是交代了一个信息,我住的小区里有家小理发店。
第2句话是第一句话信息的重复说明,并没有新的信息出来,可以删掉。
第3句话有新的信息出现了。是在第一句话原有的信息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新信息,告诉我们这家理发店,十四年来,没有任何变化。
你再看,第4、6句话又不是新信息了,只是第一句话的重复说明,对这家理发店详细的解释说明。可以删掉。
根据提出来有用的叙述类的内容,也就是第1句和第3句概括起来,就得出来这段话的段意:我住的小区有个14年的理发店,或者我住的小区有个14年都没任何变化的理发店。
第三步,搞清楚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关系。
一段段地读明白了,能概括出每一段的意思,你就能搞出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关系。篇幅有限,具体操作我就不再展开了,感兴趣的可以跟着我的直播操练。有问题可进我的主页私我哦~

04
小结
动不动“语文答题有没有万能模板”、“有没有万能套路”、“有没有万能句子”……实在是把学习语文的路给走偏了。
我理解家长和孩子们是想追求一些确定的东西,也就是答题规律和技巧。
但你不能把全部精力都放在追求那些东西上,那些当然也很重要,但你想啊,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最根本的点是不是还得落脚在“理解”上?
你文本没有读清楚的话,那些规律和技巧,到了考场你根本就用不上。
尤其是现在的语文中高考题正在有意识地打破套路,越来越注重考查你对文本的理解。
所以,耐心操练,熟能生巧,学必有成!
祝孩子们都可以成功提升语文成绩,金榜题名!一鸣惊人!
记得关注马老师,有任何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告诉我,想要领取学习资料的家长可以私-❤️我或者评论区留言“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