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二战德国潜艇名单(2)

2023-08-10 08:56 作者:元帅哲哥  | 我要投稿

四、Ⅸ型 (1)IXA型

本级共生产U37~U44共计8艘潜艇。为以IA型为基础加以升级改进放大而来,艇体采用双壳体结构,具备更大的水压承载力,同时增大了排水量和武器携带量,水下排水量达到了1153吨,安装6具533mm鱼雷发射管,备弹22发鱼雷,并安装一门105mm火炮和20mm高射机关炮,德国在开战之后首艘战沉的潜艇就是本级潜艇的U-39号,在被深水炸弹逼出海面之后自沉。 基本参数 建造时间:1936~1939年 长度:76.6米 宽度:6.5米 吃水深度:4.7米 排水量(水面/水下):1032/1152吨 发动装置:2台MAN柴油机4400马力,2台1000马力电动机 水上航速:18.2节(33.7公里/小时) 水下航速:7.7节( 14.3公里/小时) 水上航程:10500英里(16898公里/10节) 水下航程:78英里( 126公里/4节) 最大潜深:230米 鱼雷发射器: 533mm鱼雷发射管船艏×4,舰艉×2 鱼雷携带量:22枚 水雷携带量:44枚 甲板武器:105mm SK C/32型加农炮×1(前甲板),20mm单管Flak C/38机关炮×1(舰桥后部防空台),37mm SK C/30机关炮×1(后甲板) 最大船员数量:56 (2)ⅨB型 本级共生产U64~U65、U103~U111、U122~U124共计14艘潜艇。为对前型的改进升级版本,增大了航程,本级潜艇中其中较为出名的就是被俘虏的U110号,潜艇上配有一台恩尼格码机器和一整本德军密码本,这为后来破译德国部队之间的通讯联络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另外一个更加出名的就是谣传被美制谢尔曼坦克击沉的U103号,事实情况则是防止被俘虏而自沉于港口。 基本参数 建造时间:1937~1940年 长度:76.5米 宽度:6.8米 吃水深度:4.7米 排水量(水面/水下):1051/1178吨 发动装置:2台MAN柴油机4400马力,2台1000马力电动机 水上航速:18.2节(33.7公里/小时) 水下航速:7.3节( 13.5公里/小时) 水上航程:12000英里(19312公里/10节) 水下航程:64英里( 103公里/4节) 最大潜深:230米 鱼雷发射器: 533mm鱼雷发射管船艏×4,舰艉×2 鱼雷携带量:22枚 水雷携带量:44枚 甲板武器:105mm SK C/32型加农炮×1(前甲板),20mm单管Flak C/38机关炮×1(舰桥后部高防空台),37mm SK C/30机关炮×1(后甲板) 最大船员数量:56 (3)ⅨC型

本级生产批次潜艇编号及数量如下: U66-U68 3艘 U125-U131 7艘 U153-U166 14艘 U171-U176 6艘 U501-U524 24艘 合计 54艘 基本参数 建造时间:1939~1942年 长度:76.76米 宽度:6.8米 吃水深度:4.7米 排水量(水面/水下):1120/1232吨 发动装置:2台MAN柴油机4400马力,2台1000马力电动机 水上航速:18.2节(33.7公里/小时) 水下航速:7.3节( 13.5公里/小时) 水上航程:13450英里(21646公里/10节) 水下航程:64英里( 103公里/4节) 最大潜深:230米 鱼雷发射器: 533mm鱼雷发射管船艏×4,舰艉×2 鱼雷携带量:22枚 水雷携带量:44枚 甲板武器:105mm SK C/32型加农炮×1(前甲板),20mm单管Flak C/38机关炮×1(舰桥后部高防空台),37mm SK C/30机关炮×1(舰桥后部矮防空台) 最大船员数量:56 (4)ⅨC/40型

本级生产批次潜艇编号及数量如下: U167-U170 4艘 U183-U194 12艘 U525-U550 26艘 U801-U806 6艘 U841-U846 6艘 U853-U858 6艘 U865-U870 6艘 U877-U881 5艘 U889 1艘 U1221-U1235 15艘 合计 87艘 相比前型最大续航进一步达到了13500海里,完全可以在大西洋上来回跑个好几趟,这型潜艇算是德国最成功的一型潜艇,这型潜艇优点主要有内部空间大,续航能力强,配备鱼雷数量多,甲板炮数量多且口径大,无论是那个方面来说都做到了最好。 基本参数 建造时间:1939~1942年 长度:76.8米 宽度:6.9米 吃水深度:4.7米 排水量(水面/水下):1120/1232吨 发动装置:2台MAN柴油机4400马力,2台1000马力电动机 水上航速:18.2节(33.7公里/小时) 水下航速:7.3节( 13.5公里/小时) 水上航程:13450英里(21646公里/10节) 水下航程:64英里( 103公里/4节) 最大潜深:230米 鱼雷发射器: 533mm鱼雷发射管船艏×4,舰艉×2 鱼雷携带量:22枚 水雷携带量:44枚 甲板武器:105mm SK C/32型加农炮×1(前甲板),20mm单管Flak C/38机关炮×1(舰桥后部高防空台),37mm SK C/30机关炮×1(舰桥后部矮防空台) 最大船员数量:56 (5)ⅨD1型 本级只生产了U180、U195共计2艘,属于试验型,后来都改装为后一级船型。 (6)IXD2/42型

本级生产批次潜艇编号及数量如下: U177 -U179 3艘 U181 -U182 2艘 U196-U200 5艘 U847-U852 6艘 U859-U864 6艘 U871-U876 6艘 合计 28艘 该型是一型战争后期服役的舰艇,其中U-864潜艇曾于英国潜艇冒险家号进行水下角斗,双方在在斐爱岛附近海域相遇,英国潜艇率先发现对手,冒险家号更小的体型让其在近距离格斗能力要远强于U-864,率先抢占反射鱼雷阵位,使用两发鱼雷将其炸成两截。 基本参数 建造时间:1940~1944年 长度:87.6米 宽度:7.5米 吃水深度:5.4米 排水量(水面/水下):1616/1804吨 发动装置:2台MAN 9缸柴油机4400马力,2台MWM 6缸柴油机1000马力,2台SSW电动机1000马力 水上航速:19.2节(33.7公里/小时) 水下航速:6.9节( 13.5公里/小时) 水上航程:23700英里(21646公里/10节) 水下航程:57英里( 103公里/4节) 最大潜深:230米 鱼雷发射器: 533mm鱼雷发射管船艏×4,舰艉×2 鱼雷携带量:24枚 水雷携带量:48枚 甲板武器:105mm SK C/32型加农炮×1(前甲板),20mm单管Flak C/38机关炮×1(舰桥后部高防空台),37mm SK C/30机关炮×1(舰桥后部矮防空台) 艇载飞机:Fa-330旋翼观测机×1(部分) 最大船员数量:63

五、Ⅹ型(10型,布雷型)

本级(只投产了ⅩB级)共生产U116~U119、U219~U220、U233~U234共计8艘潜艇。是德国研制的一型专用布雷潜艇,同时也具备发射鱼雷的能力,这型舰艇还曾多次往返德国和日本之间,运输大量昂贵珍贵的物品,比如虎式坦克零件,设计图纸,V2火箭技术,也曾伴随日本帝国海军对马来亚海域的防御任务,日本也回馈了德国部分稀有金属等物品。 基本参数 建造时间:1939~1944年 长度:89.8米 宽度:9.2米 吃水深度:4.7米 排水量(水面/水下):1963/2177吨 发动装置:2台MAN 9缸柴油机4800马力,2台SSW电动机1100马力 水上航速:17节(31.5公里/小时) 水下航速:7节( 13公里/小时) 水上航程:18450英里(29692公里/10节) 水下航程:93英里(149.7公里/4节) 最大潜深:220米 鱼雷发射器: 533mm鱼雷发射管舰艉×2 鱼雷携带量:15枚 水雷携带量:66枚 甲板武器:105mm SK C/32型加农炮×1(前甲板),20mm单管Flak C/38机关炮×1(舰桥后部高防空台),37mm SK C/30机关炮×1(后甲板) 艇载飞机:Fa-330旋翼观测机×1(部分) 最大船员数量:60 六、ⅪV型(14型,补给型,绰号“奶牛”)

本级共生产U459~U464、U487~U490共计10艘潜艇。水面舰艇对潜艇的补给相对来说明显,而潜艇对潜艇进行补给就要隐蔽的多,这也就是XIV型潜艇诞生的原因,大量采用现成的部件,对舰体的外壳进行了放大让其能够装载更多的物资,最大装载量包括432吨燃料和润滑油、45吨一般的干货补给品,以及四枚鱼雷。 基本参数 建造时间:1939~1944年 长度:67.1米 宽度:7.3米 吃水深度:4.9米 排水量(水面/水下):1688/1932吨 发动装置:2台MAN柴油机3200马力,2台SSW电动机750马力 水上航速:14.9节(27.6公里/小时) 水下航速:6.2节( 11.5公里/小时) 水上航程:12350英里(19875公里/10节) 水下航程:55英里(88.5公里/4节) 最大潜深:240米 鱼雷发射器:无 鱼雷携带量:4枚 水雷携带量:无 甲板武器:20mm单管Flak C/38机关炮×1(舰桥后部高防空台),37mm SK C/30机关炮×2(前后甲板各一) 七、ⅩⅩⅠ型(21型)

本级生产批次潜艇编号及数量如下: U2501-U2531 31艘 U2533-U2536 4艘 U2538-U2546 9艘 U2548 1艘 U2551-U2552 2艘 U3001-U3035 35艘 U3037-U3041 5艘 U3044 1艘 U3501-U3530 30艘 合计 118艘 该型是一型电力推动的潜艇,具有相当的革命性,配有一个较大的蓄电池,在水下航行时可达到17.2节的高航速,水下排水量达到了1800吨,艇体采用了流线型设计而不是二战时期潜艇的船型设计,这让潜艇具备了水下的高航速,更加适合在水下潜伏攻击。 基本参数 建造时间:1943~1945年 长度:76.7米 宽度:6.6米 吃水深度:4.7米 排水量(水面/水下):1621/1819吨 发动装置:2台MAN柴油机4400马力,2台SSW电动机5000马力,2台640马力SSW“匍匐”电动机 水上航速:15.8节(29.3公里/小时) 水下航速:17.2节( 31.9公里/小时) 水上航程:15500英里(24945公里/10节) 水下航程:340英里(547公里/4节) 最大潜深:280米 鱼雷发射器:533mm鱼雷发射管船艏×6 鱼雷携带量:23枚 水雷携带量:12枚 甲板武器:20mm双联装遥控炮塔×2 最大船员数量:60 八、ⅩⅩⅢ型(23型) 本级生产批次潜艇编号及数量如下: U2321-U2369 49艘 U2371 1艘 U4701-U4707 7艘 U4709-U4712 4艘 合计 61艘 因为该型潜艇上使用了多种新技术和后期盟军的各种轰炸封锁,德国潜艇的工艺也已经越来越差,连同XXI型潜艇中的不少都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XXIII型潜艇中也只有10艘投入使用,战果寥寥。 基本参数 建造时间:1943~1945年 长度:34.7米 宽度:3.0米 吃水深度:3.7米 排水量(水面/水下):234/258吨 发动装置:1台MWN柴油机630马力,1台AEC电动机35马力,1台580马力电动机 水上航速:9.7节(18公里/小时) 水下航速:12.5节(23.2公里/小时) 水上航程:2600英里(4184公里/8节) 水下航程:194英里(312公里/4节) 最大潜深:180米 鱼雷发射器:533mm鱼雷发射管船艏×2 鱼雷携带量:12枚 水雷携带量:无 甲板武器:无 最大船员数量:18 九、微型潜艇

(1)撕裂者型(Hecht) 双人驾驶,长度10.4米,重12吨,最快航速6节,最大潜深50米,可携带一枚鱼雷,多数作为培训艇。 (1)蝾螈型(Molch) 单人驾驶,长度12米,艇身圆柱形,驾驶舱位于艇身尾部,舱内设有潜望镜和舱口,可下潜至30米深处,可持续航行100海里,艇身下部两侧各装有一枚鱼雷,操作性很差。 (3)海狗型(Seehund)

双人驾驶,长12米,重15吨,水上航速7节,水下航速6节,最大下潜深度50米,最远航程300海里,艇身下部两侧各携带1枚鱼雷,是当时德军最好的微型潜艇。 (4)毕伯型(Biber) 单人驾驶,长度7米,重量3吨,艇身圆柱形,中间偏前的位置设有瞭望塔,水上最大航行速度7节,水下6节,活动半径90海里,最大潜深25米,可携带标准鱼雷一枚。 (5)内格尔型(Neger)

这是一种比较失败的微型潜艇设计,初期型号不能下潜,后来增加一个潜水电池,但是驾驶员在攻击时仍然要浮出水面,才能将驾驶舱下方挂着的一枚鱼雷发射出去。

二战德国潜艇名单(2)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