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与景观专题书籍推荐|Needle景观专题书籍推荐:第四期
Vol.4
地形与景观专题书籍推荐



第一本关于拟自然地貌形态的土地再造的实践指导手册。在过去十年中,土地再造设计和施工技术发展迅速,本书解释了该技术、其用途、其各种应用以及其显著的优势。作者列举了在山坡住房开发、大规模作业、地表采矿和流域复垦项目等领域的大量实际应用。


地形学从建筑与土地的关系入手,受到现象学和后结构主义理论的影响,在思想和方法,理论和实践中,借鉴多门学科,形成了跨学科(景观学、地理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材料学等)的研究方向,早已突破了地球本身的地质构造和自然生物的覆盖所产生的基础地形学,潜移默化地从多个角度改变了建筑设计的对象、方法和策略,成为近十几年来建筑界研究的一个热点。《地形学故事:景观与建筑研究》向我们展示了一种对于土地的阅读方法,并解释了目前地形学议题对建筑设计的影响,进一步试图说明地形学议题中蕴含的现象学与后结构主义思想是推动其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并且这一议题关注人地关系,在建筑与城市领域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全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研究扩展领域的地形学的观念、特性与操作策略,第二部分通过两个专题具体探讨扩展的地形学在当代的表现。
第一部分作者首先指出地形学研究正在扩展成为一种与设计密切相关,强调创造性观察和操作的场地书写,这一扩展具有提升“通过设计进行研究”的潜力。随后作者以“水平、镶嵌和情境”三种地形状态作为视角探讨扩展地形学的特性,提出了一种抽象与具体结合的观察方式,以新的视野发掘三种地形状态的丰富含义和内容。再者作者以“场地、文本和行为”三种模式探讨场地书写的方法策略,分别研究了基地模式中图底、基座的存在与消解,语言模式中索引与编码对人地关系的操作方式,行为模式中仪式与事件对身体一地方的维系与突破,指出扩展的地形学具有不断突破和重组习俗与原型的张力。
第二部分以毯式建筑和景观都市主义作为专题,具体研究这两种目前盛行的地形学扩展现象。


随着规划师和设计师将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城市的贫瘠、空旷地区,"模糊地形 "的概念变得越来越重要。地形模糊 "试图探索城市的模糊空间--那些存在于城市生活的文化、社会和经济回路之外的地方。从空地和铁轨,到更多不同的间隙空间,这本原创文章和案例集提出了看待城市边缘空间的创新方法,研究来自美国、欧洲和中东不同的规划师、地理学家和城市景观设计师。


景观设计和建筑学是两个彼此相邻的领域。有些人认为,这两个领域实际上是一个领域。其他人则认为这两个学科是不同的。这些称谓是理论家和从业人员不断争论的话题。在这里,David Leatherbarrow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建筑和景观建筑的思维方式。他超越了党派的争论,展示了这两个学科如何相互依赖,形成一个单一的文化意义框架。莱瑟巴罗将景观建筑和建筑重新定义为地形艺术,其共同的任务是适应和表达我们的生活模式。在他看来,地形学包含了已建和未建的地形,但也包含了实际事物的痕迹,通过这些痕迹,文化保留并更新了其典型的情况和机构。这一严谨的论点得到了近100幅插图的支持,以及从十六、十八和十九世纪的地形学,到早期现代主义的英雄时期,再到最近的作品的例子。其中一些研究修订了这些学科历史上的决定性时刻的现有描述,特别是非正式花园的诞生,现代时期景观和建筑中连续空间的出现,以及地貌或土方在当代建筑中的新意义。对于没有直接参与这两个专业的读者来说,这本书展示了几个世纪以来我们的生活是如何被景观和建筑所塑造的。


本书从方案设计、竖向、地形改造、种植、建筑小品和细部设计方面对风景园林设计方法进行全面而扼要的介绍和论述。随时结合经典园林设计实践案例进行论述,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本书解析风景园林案例形式,分为风景园林类和建筑类两部分,包括:瑞思大街码头花园、泪珠公园、阿诺德植物园李繁翠花园、银禧花园、韦拉公园、朗特庄园、坎帕德罗斯公园、奥林匹克雕塑公园等。通过具体案例阐述空间与地形及景观之间的关系。


滨水慢行系统是建设城市滨水地区的重要内容。滨水空间的“外畅内通”不但能够加强滨水空间与居民的联系,为居民提供社交、运动、娱乐等休闲空间,也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本书选取三十四个经典案例,展示了众多不同的地理形态和历史背景下滨水慢行系统的设计,如墨西哥的库克斯科马蒂、法国的里昂、沙特阿拉伯的吉达、荷兰的奥特霍伦、美国的芝加哥以及西班牙的马德里,并分析了这些慢行道的物理形态、社会功能、设计背景、公共政策、海平面上升的威胁和相应的措施等。基于这些研究,本书探讨了设计各种滨水慢行系统的可能性,为设计师、政府决策部门和相关学者提供了实用的设计和规划参考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