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古代文化与文论

2023-07-11 13:22 作者:尖刻的回声  | 我要投稿

、绪论 古代以先秦为最。因材料的匮乏,我们只能通过汉代人,进入先秦。要了解先秦,最好的材料是《艺文志》。当然还有《论六家要旨》和《太史公自叙》。《艺文志》尊儒,《要旨》和《自叙》尊道。 先秦的思想轨迹,大体是从六艺到诸子,即从一官之学到诸家之学。司马谈《论六家要旨》在讲到汉代以前的学术时,说都是“为治之学”,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六家皆务为治者”。因此,先秦之学并非为学之学,而是为治之学。 诸家都出于职业。这里仅以儒家和墨家为例子。《艺文志》认为,儒出自司徒之官,相当于民政官员,但是,一直到秦代,中国的官和师都是一体的。冯友兰《原儒墨》也认为儒出于教师。阎步克则认为儒出自乐官。《墨家》则应为王室的武士,周王室衰微之后成为侠客。据傅斯年《战国诸子序论》来看,道家应该是战国时期的讲故事的清客。但里面讲的都是政治故事。这是和我们今天思想大不同的地方。其实汉代人看的很清楚,《艺文志》说道家,“此君人南面之术”。术,就不能不说是一种技艺,《庄子·天下篇》反复说道术道术,并把诸子百家都成为“治方术者”,这就是一种例证。 诸子的区分,在于其对六经的态度。《艺文志·诸子略》说,“六经之支与流裔”。儒家固然是礼乐的支持者和维护者,但墨家、法家、道家则不是。其中最激进的就是法家。至于什么是六经,我们下次再说

古代文化与文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