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考研问答第六期】上千21复试考生都在聊的10个问题
1.实际通过国家统考的招生人数大概是多少呢?
这个不太好统计,首先院校的拟录取人数和实际招生人数会有小部分出入;其次院校的推免、同等学力申硕、非全日制等形式的考生数量有的是没有具体提供的,研研这里统计了院校的大概录取人数,可以作为参考:【中医考研】中医院校各专业招多少人?这篇告诉你!
2.比较热门竞争激烈的专业是哪些呢?
总的来说,中内一直是大热门专业,一般报考人数较多,近年中外皮肤专业、针灸推拿专业等报考人数也有增多,另外一些学校重点专业也是竞争比较激烈的。
当然热门专业只能大概这么说,因为不同学校的优势专业不一样,同时根据不同学校的热门程度,相同专业的热门程度也是不一样的。
3.长中医中内复试,单考中医内科学这一本书吗?
按照21长中医专业目录公布的复试科目,只有中医内科学。
4.复试实操应该怎么准备
以《诊断学》为基础复习实操的问诊、查体、病历书写等内容,部分院校还会考心电图;掌握理论知识后就是跟着实操视频练习,青医说复试班会安排中医及西医的实操视频,相对更加全面;另外一定要练习,可以和同学互相做模特,指出对方的不足,共同进步。
5.怎么才能可以更快速的提高面试成绩
总的来说可以在一下3方面下功夫:
1.基础知识:这个是最基本的,要有最起码的知识储备,不然后面很难有好的印象分。
2.英语口语:很多人会觉得口语很难,所以这反而是个突破口,因为大家都做不好你练得多了做得好了,就很容易变成优点。
3.面试练习:面试方面一定一定一定要练习!就是跟亲友进行面试模拟,锻炼自己镜头下的感觉,避免自己紧张的同时,也能在复盘的时候观察一下导师角度下的你。比如说你的一些小动作,你完全没意识到的,其实在老师眼里非常明显。
在以上基础的内容都做好后,其他提分项:
1.西医知识:如果中医专业的学生西医知识储备较好,老师的印象会很好,因为临床来说中西医常常是杂糅在一起的,你会的越多,老师越轻松。
2.实操能力:只会纸上谈兵的人终究比不上实际能干的人,老师更喜欢踏实好学的孩子。
3.风趣自然:这个没有特别的方法,面试要尽量认真对待但也要心态放松,要有面对大场面的能力,也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以后都是治病救人的大夫,没点心理素质绝对不行。
6.调剂是不是比一志愿竞争更大
不同学校调剂方法不一样,部分院校有第一志愿保护,优先在一志愿报考人数较多(超过录报比)的专业向报考人数较少的专业调剂,还有空余名额再进行校外调剂;
校外调剂相对比较难,报录比比较高,同时竞争比较激烈。除了初试成绩,信息收集和适当取舍也很重要,只要有机会进复试,还是要认真准备的。
总的来说,调剂大部分比一志愿要难,如果初试分数较高就另外说了。
7.导师面试都问什么问题
专业知识一般是抽题,病例分析治法方药等;综合面试会问你的科研经历;实习经历;为什么考研;未来规划;20考研很多学校都问了新冠相关问题,今年还可以准备一下;部分院校还会问一些时政问题。这些研研会总100个问题给大家作为参考,大家可以提前准备~
8.游离在国家线上下,纠结怎么复习
先查找目标院校往年校线、录取分数线、复试内容、调剂方法等信息,对复试做一个规划,然后出成绩前先复习专业课知识,出成绩后根据成绩情况,决定准备一志愿复试还是调剂。
9.有北京中医医院,中内,有这方面的复试经验吗(不用回复,有推文链接)
之前整理过复试经验的推文,里面有北中医的可以参考一下,但太具体是没有的:【中医考研】考查内容先知道!10位学长学姐的复试真实经历!
10.每天需要上班,所以复习的时间不是很多,每天大概只有3-4个小时的复习时间,有机会考上吗
复试对专业知识的考察相对初试占比较小,一般只有1-2科,范围小内容更加细化,每天3-4个小时复习时间是完全够的,不过需要规划好专业课、英语口语、综合面试、技能操作的复习时间,前期重点在专业知识复习,如果是在医院上班,可以在上班时间练习技能操作内容,等出成绩后需加大口语和综合面试的练习力度。
文源:青医说考研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