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挣脱|刑事上常常能看到坏人的善良,民事上常常看到好人的邪恶

2023-10-24 14:11 作者:叮当小跑  | 我要投稿

认识《挣脱》这本书,还是源于龙飞律师的推荐。 或许是原生家庭的原因,或者因为是敏感的女孩,又或者经历过很多痛苦的磨砺,才让我对人性这一类的东西,充满了不同寻常的好奇心。 原生家庭的不圆满,周围亲戚村民的嘲笑与蔑视,把我养成了自卑与骄傲的矛盾体。 我耻于提到自己,好吃懒做的父亲;心疼并尽量顺从,辛苦一生的母亲;迷茫用尽努力,却无所成就的自己。

即便花了很多时间,进行自救,但是出身奠定的人生底色,总会在无人寂静的黑夜,跑出来问我:"你该怎么办?"

就像《挣脱》这本书里,被叫“铁头”的女主人公——程菲。

在外人看来,她很优秀。 留在大城市,长相出众、月入2万,工作努力上进,名副其实的白领。 但她不敢谈恋爱,不想让别人知道,家是一个——她迫切想逃离的地方。

他们都不知道,她有一个窝囊、嗜酒并热衷于家暴的父亲,和一个被打到神智出现问题的母亲。

程菲以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改善,父亲和母亲也能相互扶持着过下去。 但是这个家,终究因为父亲的失踪和母亲的下狱,由破败走向荒凉。

神智问题的母亲,并不在意自己的死刑,只有听到女儿“程菲”的名字,和知晓她找到幸福时,才会有些许反应和欣慰。

当女婿来看她时,她说出了有史以来,唯一一句完整的话:“对她好,不许打。” 这本书一共讲了10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是真实发生的案例。龙飞姐姐说:“看了这本书,你才更加明白,有时候对别人的善良,就是对自己家人的恶。”

Tina姐今天直播间,有个姑娘连麦,讲述了自己被两个同学骗钱的故事:

一个是高中同学,说自己家里出了事情,需要2万块钱,她借了。结果发现对方是做了传销,还说服她进去,美其名曰:“因为关系好,我才和你说这个机会的。” 另一个是大学同学,说自己父母住院,需要5万块,她也借了。但后面才知道,是她帮对象还赌债,在外面借贷、贷款,一共欠了80多万。

在得知姑娘父母给其买了一栋小房子,同学找到她,跪下央求把房子做抵押贷款。

还好,姑娘没有单纯到连累父母,到如此地步。 但《挣脱》里面的曹阿姨就借了。 最终落得母亲气死,儿子精神异常,女儿拼命还债的地步。 而借款人呢,悠哉悠哉,拒不认账。住着豪宅豪车,眼睁睁看着曹阿姨房子被法院没收、一家人被赶出去,连住院的费用都掏不起。

就如台剧《最佳利益》里面说过的一句话:“在刑事上常常能看到坏人的善良,民事上常常看到好人的邪恶。” 柴静在《看见》里面曾说:“人性里从来不会只有恶或善,但是恶得不到抑制,就会吞吃别人的恐惧长大,尖牙啃咬着他们身体里的善,和着一口一口的酒咽下去。”

有这样一段话说得很好:

大多父母都会对孩子说:好好学习,要做一个好人,做一个善良的人!

很少有父母会对孩子说:就算是好人,也不代表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好事,好人也会不小心做错事情;而坏人也不代表所有做的事都是坏事,很多事情不是根据人来定性,而是根据事情来定性的。

比如好人扶一位老奶奶过马路是好事,坏人偶尔良心发现,救下了一个孩子,也同样是做了好事。

这个社会上有很多种人,有好人,有坏人,有无私的人,有自私的人,有不好不坏的人,也有时好时坏的人。

挣脱|刑事上常常能看到坏人的善良,民事上常常看到好人的邪恶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