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新大船还有可能是非常规动力?

2021-01-17 07:18 作者:瀚海狼山  | 我要投稿



瀚海狼山(匈奴狼山)很久以来,一向是主张新大船是常规动力的;从2年以前新大船的中心机炉舱段首次在陆地总组平台上被展示出来以后,就没有再怀疑过。不过在新大船已经吊装第一个机库长方框模块,而且这个模块之外的前后机炉舱以上的机库两个侧面模块也已经开始吊装焊接的阶段,仍然不少的“围观”者认为是非常规动力;甚至说非常规动力已经“稳了”。那么就有必要再来找找非常规动力到这个阶段的所谓“直接证据”。看看能否站住脚。第一个“证据”,自然是还是新大舰的长度和吨位的问题,这个已经讨论过无数次。其实不论新大舰是满排8.8万吨还是满排10.8万吨,都和用什么动力并没有必然的联系。非常规动力的尼米兹级和福特级自始至终都没有超过常规动力的小鹰级的28万轴马力,


因此如果新大船同样是28万轴马力。那么不用说推动9到10万吨满排的舰体,就是推动11万吨以上的舰体,都可以确保最高航速在32节以上。而目前看来新大舰最终到11万吨的概率并不高。因此吨位和大小和最终的动力体制并无任何直接的因果关系。第二个证据,就是说在目前安装的长方框机库模块上,以及最关键的前后机炉舱以上的侧面机库侧壁上,都没有在垂直方向上发现任何常规动力必须具备的,锅炉排烟道系统的迹象。因此可以作为非常规动力的直接证据。其实这个证据目前同样无法成立。因为长方框的完整机库模块,新大船和17舰一样,都是安装在前后机炉舱中间的辅机发电舱的正上方。这个舱段在上机库模块前,本身就有钢板的平顶棚,因此不需要封舱;可以直接吊装一个完整的长方框模块在上面。作为全部4层机库兼未来飞行甲板的第一个定位主模块。


这种前后机炉舱中间是发电辅舱的结构安排,其实不论是17舰、新大船、福特级还是尼米兹级基本都是一样的。因此这个机库舱段的内部,在任何航母上都是没有烟道的。而前后机炉舱以上的机库侧壁模块,特别是右侧壁,若是非常规动力,那么也是没有内部烟道结构。相反,若是常规动力,那么前后两个机炉舱以上的机库模块的右侧壁,内部则一定会有排烟道系统。因为不论成型后的舰岛设置在哪个位置。从机炉舱刚刚出来的烟道本身还是必须先经过这里。而现在没有在垂直方向发现烟道。就可以肯定说是非常规动力吗?仍然不能!因为在前后机炉舱以上机库右侧壁模块内,烟道并不是直接向上开口的,而是向右侧侧壁开口。最终到几个月后,再焊接在这个侧壁之外的右舷外飘模块时,烟道的垂直向上的开口才会最终显露。而这些被集中的开口之上,最终就是全舰舰岛的烟筒部分,再最终对接上去。这也是常规动力的载机大舰,舰岛必须大体在全舰纵轴中心附近的直接原因。实际上如果现在就有机炉舱以上机库侧壁右侧模块的水平视角,看清有没有烟道设计,则可提前一锤定音。


最后一个要点。有人说在吊装机库模块的同时还不封舱,那么就是要往内部整体吊装所谓的保护箱。实际上不论尼米兹级还是福特级的施工,在吊装机库模块之前,所有的保护箱设施都已经到位。谁会在空间足够开阔的时候不去吊装,非要等机库模块开始到位,空间变得局促的时候再去吊装?何况保护箱系统非常复杂,绝不是单纯一个吊装空间的问题。现在出现在旁边3号坞水里的两个所谓的巨型箱子,根本不是水上保护箱;而是2.4万箱新集装箱船入坞合拢前的2个巨型分段浮起来而已。最后一点,现在前后机炉舱,乍看还留出的2个巨大开口,实际上并非是两个长方形预留坑,里面其实早就有明确的纵膈的。根本不可能直接放进2个所谓的巨型保护箱;除非同时放进4个小型保护箱。4堆体制?概率几乎不存在!何况塞满4个箱子,4台汽轮机往哪里安排?


新大船还有可能是非常规动力?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