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解码耳放的终极形态?山灵H7主观体验报告

作为一个(曾经)坚定的捆绑党,看到如今便携解码耳放日渐式微的局面,讲真我是有些心痛的。尽管还有不少品牌在持续的出新品,但是并没有改变便携解码耳放看似功能全面,实则短板明显的核心问题。
众所周知,便携解码耳放的优势包括但不限于:
1, 体积更大,堆料空间更足,相比较同价位播放器有更好的声音表现;
2, 价格通常不会很贵(贵了也没人买),五千块钱基本就到头了,性价比很高;
3, 机动灵活,可以连接手机、PC、平板,甚至可以连PS5和SWITCH,真正的哪里需要哪里搬。
缺点的话,老一代的便携解码耳放是没有蓝牙的,无法拥抱流媒体时代;最关键的是这玩意自己出不了声,需要外接转盘才行,也就是俗称的“捆绑”。
如果,我是说如果,在保持了便携解码耳放这些传统优势的前提下,把这两个核心问题都解决了,你会愿意考虑便携解码耳放吗?
这,就是今天的主角——山灵H7。

OK,老规矩,先来简单开个箱。
H7的包装比较长,白色打底的背景,正面是H7的预览图,背面则是用中文简繁、英语、日语注明的基础参数。应该说,山灵作为国内音频大厂,包装设计方面已经是走在前面了:整体简洁干净,辅以侧面的各种Logo点缀,十分美观,拿在手里也有不错的品质感。

抽出封套,打开盒盖,H7本体就出现在眼前了。配件部分,附送了USB A-Type C线,Type C to C线,3.5mm同轴线,收纳袋,以及保修卡说明书,基本覆盖了H7使用了所有场景,省去了额外购买线材的费用。
H7的做工是要吹的。航空级镁铝合金的机身,两颗高精度ALPS旋钮,尤其是这块斜着的1.44寸OLED屏幕,堪称点睛之笔,不但信息显示全面,还增添了些许潮流的气息。套上皮套,儒雅大气,皮实耐划。讲道理,解码耳放能设计的这么好看,也就到头了吧?

配置方面,我不打算照本宣科挨个读,那样太枯燥了,就挑几个比较重点&戳我的地方说说:
1, DAC AK4191EQ+AK4499EX,双OPA2211低通滤波,TPA6120 A2耳放,高中低三档增益,4.4+3.5+6.3三种耳机接口,单端450mw@32Ω,平衡1300mw@32Ω(4191+4499只要4K出头你敢信?这就是便携解码耳放的性价比!强大的推力保证了再难搞的耳塞也能驯化的服服帖帖,同时还能兼顾一些易推的大耳)
2, 支持山灵专属Eddict Player APP,通过SyncLink遥控本地播放TF卡里的歌曲,秒变纯音播放器(这是我最喜欢H7的地方。尽管便携解码耳放因为形态关系,不太可能给你大量按键和大尺寸的触屏,否则不就变成播放器了么。但是山灵的解决方案很讨巧,也很方便,只要你能接受这个方法,就能在不用捆绑的前提下,获得越级的听音体验,省下一大笔钱,谁又跟钱过不去呢?)
3, 蓝牙5.0,支持LDAC、SBC、AAC的信号接收(跟能插TF卡一样,蓝牙同样是能拯救便携解码耳放的核心途径,声音再好的捆绑,在用户的依从性上,也比不过LDAC流媒体的便利,近些年的主流产品都有配备。)
4, MQA Full Decoder,最大支持8倍展开;第三代XU 316 USB解码芯片;瑞士NEUTRIK 6.3mm接口(连6.3接口都开始用单晶铜的内部连接线,看的出山灵对H7驱动大耳的信心)
至于其他的,比如支持768kHz 32Bit;比如6800mAh大电池,续航8小时起步;比如X2000的处理器平台;比如支持USB、同轴、光纤输入,充电和数据口分离设计等等,我就不过多赘述了。

接下来我们就来好好说说声音,默认捆绑山灵M3 Ultra,以及TF卡本地播放,搭配的耳机主要以山灵旗舰耳塞ME900为测试基准,水月雨启明星平板耳机辅助。
先说音色。按照我的口味,H7的音色是中性略微有一丢丢偏冷的。第一感受,H7与山灵M8、M9偏暖厚韵味、宽松自然的调校思路完全不同,而是比较偏线条感、素质向的声音。解析出众,细节丰富,沉稳大气,硬朗清澈,是一台听感相当润泽、精致的便携解码耳放。

三频均衡略偏中上盘。低频量感适中略少,力度、下潜深度做的是比较好的,辅以铺张开来的弥漫泛音、舒适迅速的回弹、以及清晰的层次感,一言以蔽之,H7的低频是比较清爽干净的风格,同时依靠适中的混响,依旧能给出一个不错的氛围感。
中频距离适中,厚度略微偏薄,密度很大,细节相当丰富。对于人声的口型和唇齿换气声都有加强,同时还不会刺激,整体感受就相当的“润”。风格上亮度偏亮、偏通透,颇有点空灵人声的意思。女声表现好于男声,听感上相当年轻动感,饱满细腻。

高频清新明亮,华丽通透,细节纤毫毕现,延展亦是直冲云霄的强,扎实稳定。因为线条感有些强的缘故,因此这种大信息量的前端,对于耳机和音源是有一定要求的。如果拿来听抒情人声或者是小编制弦乐,那就真的是强无敌,婉转悠扬,余音袅袅,音色相当优美。而如果是听快节奏的电音和JPOP,可能就会有些刺激、疲惫,就很难顶了。
声场恢弘,横向和纵向都很宽敞,留足了耳机发挥的空间,且因为声音密度给的很足,即便是声场很大,依旧可以填充的满满当当,乐器定位等亦是准确合理。边界过渡自然顺滑,没有明显的撞墙感。

动态方面给我的感受,跟一些入门级台机很相似,都是那种底气很足、饱满有力、大开大合的路数,听起来相当过瘾;瞬态速度偏快,干净利落,响应速度很快,丝毫不会拖泥带水。
为了一探H7的推力贮备,我特意用单端搭配启明星试了下。坦白的说,照比台机下完全驱动的启明星,H7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具体在于力量感、结像的清晰度、以及分离度,都有些许不足。主观打分的话,推个七八分饱是没什么问题的,完全超过了我心里的及格线,作为便携产品来说已经非常优秀了。

最后说说我对H7的看法以及购买建议。
尽管我前面说了这么多好话,尽管H7的素质对比同价位播放器是要强出一大截的,但是必须要说泼冷水的是,H7是有些考验搭配的,需要一定的阅历和耐心去慢慢调试。长时间聆听大概率是会有些累的,因为密度大细节多,风格上还略微有些锐利。
解决办法也很简单,一方面可以调成低增益,以换取更加柔和的听感;另一方面可以搭配一些偏中下盘、风格厚实的耳机,中和一下线条感和刺激感。当然,还有一个更简单省心的方法,那就是搭配山灵自己家的塞子,比如ME900就非常搭,很明显的buff加成,谁用谁知道。

可以肯定的是,H7搭配我手里的绝大部分耳塞,对比价格相仿的播放器驱动下的声音,其变化之大堪称脱胎换骨,潜力完全榨干,说是一耳朵的提升也不为过。因此购买建议的话,如果你是主玩耳塞,兼顾大耳,很在意性价比,能接受手机APP控制播放歌曲,享受H7搭配不同耳机摸索的过程,那么我实在找不到不推荐H7的理由,真心不错的产品。同时我也相信,在摸索的过程中,你的阅历和经验一定会更加丰富。
如果用一句话来表达我对H7发自内心的喜爱的话,我想说,这就是我心目中便携解码耳放的究极体,all in one的代表型号,未来4K价位便携解码耳放(含播放器)的首选推荐。
以上
By 铁西迟之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