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看《显微镜之下的大明》之前应该了解明代地方制度

2023-09-26 00:01 作者:真MAX一线天道长  | 我要投稿

我大概是和电视说拜拜了,一部手机一部电脑便能解决一切,打开电视翻来翻去,也找不到自己想看的内容,结果在那天吃涮羊肉的时候,看到家里人在看《显微镜下的大明》然后就一拍脑袋,怎么把这部影视作品给忘了。像这种有明确历史背景,水平较高的服化道的影视作品,我是非常喜欢的,不过那天也就看了一小段,主要就是主人公帅家默指出金安府赋税有问题的那一段,然后就来了几个县令和一个主薄,到最后我记得是,帅家默进了监狱,还把看监狱的狱卒吓了一大跳,然后,然后羊肉就吃完了,电视也就关掉了。


如果真的要看这样一部制作精良的影视作品,我个人的习惯是先了解一下作品的的时代背景《显微镜下的大明》的背景当然在明代,咱们今天来了解一下明代的地方制度。

公元1368年,大宋吴王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改国号为明,立年号为洪武,正式建立了享国300年之久的大明王朝。虽然和一般的改朝换代并不同,明王朝的建立多了几分民族主义的色彩,但作为事实上元朝的继承者,明朝的统治者们不得不继续沿用元朝留下的部分制度。元代的地方制度称“行省”所谓“行省”顾名思义就是“行走的中书省”。中书省是元代的中央机关,而“行走的中书省”则是中央的派出机构,代表中央处理地方事务,最早始于元世祖忽必烈年间。但是由于元代过于奇葩的政治氛围,再周密的制度也没有让大元王朝的社会正常起来。

朱元璋说元朝“宽仁”这当然不是什么好话,朱元璋所谓的“元朝宽仁”并不是说元朝统治者与民休息,省刑慎罚,而是“自是以后,元之臣子不遵祖训,废坏纲常,有如:大德废长立幼,泰定以臣弑君,天历以弟酖兄。至于弟收兄妻,子烝父妾,恬不为怪。其于父子君臣夫妇长幼之伦渎乱甚矣!夫人君者,斯民之宗主!朝廷者天下之本根!礼义者,御世之大防!其所为如彼岂可为训于天下后世哉?!及其后嗣沉荒失君臣之道,又加以宰相专权,宪台报怨,有司毒虐,于是人心离叛,天下兵起,使我中国之民死者肝脑涂地,生者骨肉不相保!”用一句话概括叫作“上梁不正下梁歪”元朝统治集团内部的混乱最终扩大为整个元朝社会的从天下的大家到百姓的小家全方位的混乱:上层统治者争权夺利,自相残杀,下层社会风气日下,基层官吏贪赃枉法,人伦纲常败坏殆尽。

所以作为自宋朝之后的又一个汉族王朝的建立者,朱元璋不仅扛起了恢复汉唐荣光的大旗,同时也肩负起了恢复中原纲常礼法的责任。

所以对于地方政治制度的改革也是刻不容缓。洪武九年,朱元璋正式废除行中书省,但事实上被废除的只是这个名号而已,新建立的承宣布政使司依旧被人习惯性地称为“行省”。但是相比元代行省官员的大权,布政使司的权力就小多了,一省之内,承宣布政使司管行政,都指挥使司管军事,提刑按察使司管刑罚。直至明宣宗朱瞻基宣德年间,明朝大体上形成了“两京一十三省”的格局,所谓两京指的就是南京和北京以及南直隶和北直隶,十三省则指的是全国十三个承宣布政使司。


布政使司之下便是府、州、县。府为明代地方政治制度之中最高的一级,而明代的州又分为直隶州和属州两种,直隶州隶属于布政使司,和府为同一级;属州隶属于府,地位和县是同一级,其地方主官为知州《显微镜中大明》中的金安府便是府一级行政区划。

此后大明王朝的地方又出现了两个重要的官职:巡抚和总督。巡抚,顾名思义其职责是“巡视和安抚”,萌芽于洪武永乐二朝,明宣宗朱瞻基在洪熙(明仁宗朱高炽年号,这一年五月末朱高炽去世)元年八月派人巡抚南直隶,是为巡抚之职首创。

《明史职官志》对明代“巡抚”一职有所记载,有明一代所设巡抚包括:浙江巡抚、福建巡抚、顺天巡抚、保定巡抚、河南巡抚、山西巡抚、山东巡抚、辽东巡抚、大同巡抚、宣府巡抚、延绥巡抚、宁夏巡抚、甘肃巡抚、陕西巡抚、四川巡抚、湖广巡抚、江西巡抚、南赣巡抚、广东巡抚、广西巡抚、云南巡抚、贵州巡抚、天津巡抚、登莱巡抚、偏沅巡抚、安庐巡抚、密云巡抚、淮扬巡抚、承天巡抚。除以上之外,郧阳还有“郧阳抚治”一员,全称“抚治郧阳等处地方兼提督军务”,郧阳抚治设立于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十二年,主要针对的问题应该是当时荆襄流民问题,这一职务一直延续到清朝前期,到康熙末年才被废除。

按照明史的记录,明代巡抚的职责主要是“治农事、巡视、督鹾(盐政)、提督军务、赞理军务、督理营田、兼管河道”总的来说职责很杂,但是很明显,绝大多数的巡抚都“提督地方军务”,而中国在宋朝之后,中央集权的趋势更加明显,军权大多收归中央,而巡抚最早作为中央差遣官自然就可以插手地方戎事。

再说明代的总督,指明代统辖一省或数省行政军事经济的长官,明代总督一职始于正统六年的麓川战事,兵部尚书王骥以总督军务入衔。有明一代,设立总督十余个:总督漕运兼提督军务巡抚凤阳等处兼管河道、总督蓟辽保定等处军务兼理粮饷、总督宣大山西等处军务兼理粮饷一员、总督陕西三边军务、总督两广军务兼理粮饷带管盐法兼巡抚广东地方、总督四川陕西河南湖广等处军务、总督浙江福建江南兼制江西军务、总督陕西山西河南湖广四川五省军务、总督凤阳地方兼制河南湖广军务、总督保定地方军务、总督河南湖广军务兼巡抚河南、总督九江地方兼制江西湖广军务。

当然必须说明一点,以上这么一大套职衔设置的时间是不同。和巡抚不同,明清两朝的总督实际上还是偏向于军事,由上面这些总督职衔可以看出,大多数都是总督地方军务,而且有相当一部分都设置于崇祯年间。崇祯十六年设总督河南、湖广军务兼巡抚河南一员;崇祯七年置总督陕西、山西、河南、湖广、四川五省军务一员,后来以内阁督师;崇祯十六年设总督九江地方兼制江西、湖广军务一员。其中崇祯七年居然设立了五省总督,联系时代背景,这一职务针对得便是当时四处流窜的“流寇”李自成、张献忠。而宣府、大同、蓟州、辽东、保定这样的紧要之处也均设有总督一职,也由此可见明朝中晚期军事的形势。

总体来说,军事问题自始至终都是明朝地方政治制度变动的一个主要动因,从蒙古、女真到沿海的倭寇再到崇祯年间四处揭竿而起,这些实际上都促成了明代地方政治制度的变动。五省总督位高权重,掌握的兵马钱粮也是不计其数,那为什么这些人就不会像唐代的节度使一样生出异心来呢,究其原因大概是这些“总督军务”并不是主动形成的,而是迫于军事压力被动形成的,因此明代总督这一职位其实也带有些许的临时性,总督多为中央派官,在地方上其实难以形成自己的势力,因此也就很难对中央集权造成威胁。

明代的地方制度大概就是这些,只是简单地说了一说,和《显微镜下的大明》剧情有关的大概也就是府、州、县制度。所以以后还是要了解一下明代的赋税制度。



喜欢这篇文章的转发和点个赞长按5秒给个三连,顺便关注天天,关注天天不易走偏,人均寿百,年入千万

看《显微镜之下的大明》之前应该了解明代地方制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