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学过石油的语文老师,个人练习(一)成人高考语文题2014~

2022-09-07 09:48 作者:八戒自由自在  | 我要投稿

好了开始吧,已经墨迹了好久了。。。。

从2014年成人高考真题开始,从阅读选择题开始,

成人高考的阅读选择题就是对错。。。这个奇哥有很好的总结,先拿来放一下

回原文定位很重要——这种奇哥说先看选择题还是整体来着?

古诗不用先看整体,用选项对着整体看,文言文也不用看整体,找原文,那现代文呢?好像是要先搞个框架的?

奇哥说了,不要证明正确,这要证明每个点都正确,证明错误好了,找到一个点的错误就能证伪

算了,先抽一个思维导图

感觉这样还是有必要的。。。。大概看一下每段的关键词就好了

上第一个选择题

首先找原文位置,A的问题是,表明是why作用层面的,但第一句只是个总述,并不是充分条件。C这个因果,可以用事实错误,或者强加因果。D这个是因果,也是绝对化

再来回忆一下几种题型,概括what,讲了什么,原文直接找定删连,手法how,论述的手法和描写人、情节、环境的手法,作用why,论述和描写的效果是什么

接下来我将深刻的理解下这个概括、手法、作用,感觉自己还是非常有收获的

这几个其实是层层递进的,概括最简单,分析手法是挖掘,而说明作用是升华到了本质,也就是一切的出发点,人最先有这个目标,然后通过一系列的手法,展现出最终的样子

如果对应到画画,就是,先心中有想表达的东西,然后再画底稿,然后再最后上色

而what,how,why对应的就是,先看到一张图整体,比如说是清明上河图,色彩绚烂精致热闹,然后看每一部分是怎么画的怎么布局的,有理论布局也有艺术画法的手法,最后才去探寻这反应了作者当时是怎样的一种思想感情

所以阅读就是这样层层倒推,一点点去get到作者的内心——这就是曾见过的,与作者神交吧

我试着用篮球赛来理解下,比如看一场篮球赛,我们看到的是大家的激烈交锋,最后谁进球了,这是what,而这个过程中教练可以分析这个球是如何进的,how,谁抢到了球,传给了谁,然后谁用了什么技巧,进了球,然后再底层的分析,是why,对方和自己方的优劣势是什么,配合的怎么样,每个角色的完成度如何,反应了背后的练习度是怎么样

再用成长内核来理解下,目标-认知理解决策-行动,我们看到的what是行动,行动背后是这人的认知模式归因模式和决策质地,而这一系列的方向都是底层的目标

能呈现给我们的高考题目都是逻辑非常清晰的what-how-why,其实很多不咋地的文,都是这逻辑不通,不知道想讲什么的why,想讲但讲不清的,讲不清里有自己心里就不清楚怎么讲的,这是how。。。能有目标有表达的讲出来的就呈现了what

所以一句话,表明了什么

这让我想起了关于包子皮和馅儿的比喻,我们心里先有做包子的目标,然后才准备材料包起来蒸熟,最后呈现的才是包子

所以,原文中的东西是包子,表明的时候是从what拆回到how?

不对,不能这样,一句话就是一句话,不能从一个包子要求拆回到满汉全席的初衷

就单纯的一句话的因果

一句话是在一个段落中的,那个段落的目标就可以

所以,这个拆的是why,还是why,从what拆why

这个段落的why,目标,是巩膜

所以,就很容易看出ACD都是有问题的,因为其底层都是巩膜颜色的不同,所以其他的都错

就觉得非常非常开心!!

同理,来看第二段的思路,是不是其目标,瞳孔所含的信息

这个选择题是选择不正确的,看起来BCD都是说的瞳孔相关

已经知道了A是范围错,来总结下奇哥说的错误的方式——犯错的n个姿势

时间、范围、有无、因果、绝对化、对象

一共是6种错误,感觉还蛮好记的,时间空间,有无因果,绝对化,就一个对象有点特殊

来看第三段,其目标是,目光视线

正确的方式有,概括、替换、推测,这个怎么记呢,总结、推测感觉是符合逻辑的,替换是啥?以后再补

对于绝对化的词,有敏感性,“都不会”

最后一个总结,我个人还是想用A,我觉得这个正确答案是有问题

看这个思维导图,是讲的眼睛的巩膜、瞳孔和视线,那跟心灵有毛线关系呢?

就酱紫吧

总结,这个选择题里面有判断对错和概括——概括是把段落连起来概括整个文章,用思维导图最好用了

所以说,说什么语文没法速成的。。。也都是固定思维,要狗带的。。。

现在到阅读非选择题,就是填空啦~~

来看看怎么用奇哥的秘笈^_^

先来个思维导图

这个主题是归纳出来的,每个分块的内容列出来后,综述,地点和主体

第一题就是作用题

哈哈,扒开作用,作用有两种,一种是论述的目标,一种是在散文类中,人物、情节、环境描写的作用

艾玛,用理工思维解语文题真的就太爽了

这里明显就是情节的作用,情节的作用,就去找模板呀^_^

这篇文里面,主要是树木,那方向就是往情节对情节,或者情节对主旨

这是开端,那可以的方向是引起下文,也可以是主旨

再结合下思维导图,可以回答为:第一个是表明作者的态度,绿树是村庄的灵魂;第二个是引起下文对家乡绿树消失的痛惜,对童年绿树的怀念,和对未来重新有树的期盼

艾玛,这回答不就是能满分了?

这里对主旨感觉更清晰了些,主旨就是作者的态度或者说宣扬的思想,通过思维导图就能搞出来

然后第二题

大题一般有三种,概括,作用和手法

看这一题,结合原文,说含义,必然是概括题啊,概括就是找定删连

就把每一句都说一说

尺与丈之间,就是砍树和种树之间,痛楚是对砍树的心痛,依恋是对童年绿树的依恋,心中念念不忘的是希望未来家乡重新绿树成荫

这就满分了吧!

看看这题,前面概括和作用题已经感觉很懂了,手法——我有个想法,手法就在作用之中啊,手法就是为作用服务的,概括是整个包子,手法是把包子制作出来的方法,作用就是每个部分是如何的组成了包子,所以,手法只是行动和呈现,其实是在作用之中的

我在后面的练习题中将会关注这个,接下来练习

提了原文中的两段,其实就是一种概括,这里可以说是概括主旨

作者的态度很明显,树木是村庄的灵魂,树木才能让村庄保持活力,没有树木的村庄是——去原文中找个词来,悲哀的,最后他又强调,砍树是集结死亡,所以,作者的这个追问不是问句,而是反问句,他是认为家乡应该重新把树种起来的

综上,要回答大题,这种还是先搞个思维导图,然后再分下是概括,还是作用,用套路组织一下

当然,成人高考题非常简单,非常适合用来练手^_^,good!

接下来看古诗文阅读,也用用奇哥教的方法

逐字的翻译:你的意识在鱼,眼睛盯着鱼看,神色变化而鱼就跑了,哪里能有收获呢?

的确还是要积累,逐字翻译是抱佛脚然后搞点分

接下来是说明了什么

这个引用了原文,一般来说,是概括题

首先是说乙全神贯注盯着鱼,没有收获,而后来不紧盯着鱼钓到了好几条,说明了正确方法的重要性,正确心态的重要性——主旨是前后对比,人物、情节、环境前后的对比,这里是结果的对比

答案是说开始乙按自己的方法,后来听从成功者的说法,说明了乙能虚心学习,认真实践

这里看了答案,概括题也是有角度的,也就还是人物、情节、环境、主旨,那这个概括的角度是人物

然后是“包含着怎样的道理”

作用题,手法题,概括题,所以,这还是概括题

先概括一下原文,钓鱼人说,我钓鱼的时候,关注自己而不关注有鱼,眼睛不随着鱼动,神态也不随着鱼变,鱼就不知道我在想钓它,就容易钓了,心神都是鱼会引发鱼的警觉,就钓不到鱼了

这种对比说明,想要获得什么,不要只紧盯着目标,而是要关注过程,这样才更容易达成目标

看下答案,其实的确也是在往主旨概括,只是我觉得这个文选的不好

因为这个文的道理,感觉相当的不符合钓鱼的道理。。。。钓鱼我不会,但总觉得关键不是这个。。。

从钓鱼本身来说,答案说淡定从容,不急躁,专心致志,内心沉静,这的确是钓鱼的一部分“道理”

但这原文说的什么,甲乙并不是专心致志的对比,而是一种“道家虚无”的对比好嘛。。。。“神变则鱼逝。。。鱼不知其为我。。。”

。。。。鱼都成精了,这还是鱼吗。。。。如果他的意思是,神变则手必动,鱼感而逝,我手不动,鱼就没感觉,那还能扯点儿。。。

虽然还想继续,不过字数到了,我还是开新篇吧

over~~


学过石油的语文老师,个人练习(一)成人高考语文题2014~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