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工业废水处理的一般流程方法
在实施制药废水处理的过程中,如果实际情况和设计需求不一致或有冲突的时候,就要停止下来研究更高效的方法。制药废水的目标是达标排放,实际情况遇到了问题,就算是小的,也不能忽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施工和调试的过程,也是一种对比和验证,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或者困难。这些都是允许的存在的,调试和处理过程就是在克服困难,弥补问题的。废水处理过程并非一帆风顺的,可能一个工程要延续很长时间。要确保各项指标都能符合要求,并在运营阶段可以有效持续进行,可以应对多种不同类型外在或内在因素的变化。

制药废水的特点是:有机物含量高、污染物结构复杂、毒性大、色度重、可生化降解能力差、间隙排放等。充分了解废水的特点,是非常有必要的。针对废水的每个特点,需要做出有效果的方案。比如,色度重,味道大的特点,可以采用混凝沉淀、吸附、气浮等预处理工艺方法进行。制药废水处理难度较大的是COD含量的降解,找到主要问题,就要从容易做的地方开始。预处理阶段看起来比较粗糙,但实施起来容不得半点马虎。预处理对后端的厌氧+有氧生化降解起着决定性作用,预处理效果不好,会加大后端处理压力,甚至无法满足设计的目标需求。预处理过程是有次序的,不是简单的串联。每个阶段的都要找到对应的控制点和影响因素,以实现最佳的调节运行方案。

针对生产过程中废水间歇排放的问题,是可以通过调节池进行缓冲的。将不稳定的水量经过短暂的存储调节为稳定的水量。当水质变化大的时候,可以通过调节池,来稳定制药废水的水质。当水质稳定下来,就能通过稳定的物理、化学、生化方法进行处理。如果水质不稳定,各种指标忽大忽小,过程处理不稳定,效果不出来。气浮是常用的一种预处理方法,是将废水通入气浮机,并向废水中溶气瞬间释放出很多的微小气泡。气泡和废水中的颗粒物或油脂结合起来,从水溶液中一起上浮到表面,并通过刮渣装置去除分离出来。采用吸附法是处理臭味和色素的主要方法,在预处理阶段可以同其他物理方法一起使用。影响吸附方法的主要因素的吸附剂,比如活性炭的性能。在进行某个阶段步骤时,为了提高其处理效率,往往会通过添加药剂或改变温度、浓度、pH的方法来进行调节。

常见的制药废水处理流程:调节池-气浮-高级氧化-水解酸化-厌氧反应-A/O反应池-混凝沉淀-消毒。当预处理过程各个指标都满足需求后,再进行水解酸化-厌氧处理阶段。厌氧微生物对水质要求很严格的,所以需要经过水解酸化,从而达到最佳的代谢效果。影响厌氧效果的因素除了浓度、温度、pH值,还有厌氧污泥的活性等。常见的制药废水厌氧处理设备是升流式活性污泥床(UASB),具有厌氧过滤和活性污泥法双重特性。能够将废水中的污染物转化为清洁能源-沼气,这种工艺相对成熟,造价成本低,维护简单,适应变化能力强。

厌氧反应出水会自流进入A/O反应池,这个阶段是利用好氧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代谢,同时利用废水中的硝化细菌将氨氮转为硝态氮。常用的有氧反应有接触氧化法、普通活性污泥法、神经曝气池等。经过厌氧-有氧处理的后的出水,再进行混凝沉淀,为了增强沉淀效果,会投入絮凝沉淀剂以增强处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