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秋 列岛纵断!10日日本铁道旅!|D8-2| 秋田新干线

第八日(二)秋田新干线
秋田站在来线的站名牌,三个方向分别是奥羽本线(上下行)及羽越本线。

奥羽本线下行方向,距离秋田不远处有两条支线——其一是自追分站引出,至男鹿半岛方向的男鹿线。男鹿半岛有很特别的民俗“生剥鬼”,除夕当晚会有人戴上红色和蓝色的面具装成鬼逐户敲门,在当地的信仰中是吉祥的含义。男鹿线的列车多为2辆编成,车门处分别贴有红色和蓝色生剥鬼的形象。

秋田站内“生剥鬼”的合照看板

另一条支线则是东能代站引出的五能线,五能线完全沿日本海海岸线而行,在川部站再接回奥羽本线。在五能线可以欣赏日本海的绝美海景,是JR东日本的推荐行程之一。由于时间关系,五能线之旅就只能留给之后的东北深度铁道旅,但凑巧的是,居然在秋田站看到了五能线经由的Resort白神号(熊啄木鸟编成)!大窗户的展望席列车,提供更好的观景体验。
(注:五能线之旅最终在2016年成行,搭乘的恰好是这一组熊啄木鸟编成的Resort白神号。)



秋田站的换乘时间有40多分钟,出站走走。

车站内早上关门谢客的商业设施,还好面包房已经开业了,让我不至于去吃便利店。

秋田站的售票处,正在预售10月份SL观光列车“秋田路”号的车票(C61 20号机车牵引,运行区间为奥羽本线的“秋田—东能代”)。

秋田站内D51型蒸汽机车部件的陈列

秋田“竿灯祭”是日本东北四大祭典之一,每年8月在秋田县的秋田市举办,祭典规模极其盛大,万人空巷,也吸引着全日本甚至范围更广的游客。在秋田站联络通道的中央就是一台“竿灯”。

作为县厅所在地的中央车站,秋田站也有规模很大的改札:左侧是在来线改札,右侧是新干线改札,两边物理分隔并不连通,中间还有一道换乘闸机,要有新干线特急券才能通过。

此次日本之行中给我冲击很大的一幕,大概也就二三年级的小朋友进行校外教学,老师所做的并不是提前把车票的钱收好去办好车票,而是要求小朋友自己学习如何用自动售票机排队买票。有些时候我们觉得在生活中学习生活技能就好,但实际上是不是真的不需要做特别的教育?在国内的火车站,几乎每次都会看到很多旅客对着自动售票机相面(我国的自动售票机只有一种模式,比JR多功能售票机的系统简单很多),包括很多年轻人也是如此。两相比较,可以说是两国教育差距以小见大的一个体现。

走上站台,新干线Komachi 14号往东京,E6系7辆编成。列车为全列指定席。


E6系的Green车是2+2的皮面座椅,内饰配色包括地毯都是稳重的藏青色;由于列车宽度较小,普通车指定席也使用2+2配置,配色则是代表秋田的稻穗金色。秋田新干线的列车以“Komachi”命名,正是秋田闻名世界的稻种——小町米。


列车刚出秋田时可以看到广阔的稻田,过了大曲之后就进入山地,在山间蜿蜒前行了。

其实对于新干线,用“蜿蜒”这个词是有点奇怪的,但这正是日本“迷你新干线”的特点。秋田新干线修建的时候就有多种方案,如果以一般的高铁模式进行选线,工程、运营的经济性都不足以支撑线路的建设;但秋田往首都圈的直通客流又是不能忽略的程度,经过综合的考虑就提出“迷你新干线”的新概念。除非在“特别困难地段”,迷你新干线并不改变既有线的选线,单纯将既有线轨距改为双轨距,同样一条线路上可以兼容既有线的窄轨以及新干线的准轨,信号系统方面也进行升级以兼容两种列车。但在这样的线路上,即使是高性能的电动车组也只能跑到最高130km/h,也就是日本的“电车特急速”。事实上无论相应的调度,还是票价的核定方式,迷你新干线都和普通的特急列车更加相似。
具体到秋田新干线,在“秋田—大曲”区间,线路名为奥羽本线,“大曲—盛冈”区间,线路名为田泽湖线,所有列车在大曲车站需要折角运行(也就是说秋田到大曲要倒坐);秋田新干线的限速130km/h为主,但进山之后有很多需要严格限速85km/h甚至更低的区段。在国内搭乘过很多次既有线动车,虽然在既有线运行,还是能够实现基本稳定的160km/h;而秋田新干线的速度,是我已经能够身体感觉出来慢到很不能够接受的程度了,数字上来看更是一目了然:我搭乘的这班Komachi 12号在“秋田-盛冈”区间运行96分钟,旅速只有80km/h。而我觉得最为奇葩的是,秋田新干线居然是单线,新干线还需要会车是我完全想象不到的!
所以说秋田新干线真的只有名字叫“新干线”而已。
不过秋田新干线的上座率还是很出乎我的意料,这次在日本,非高峰期Green车的上座率平均大约三分之一,这班车差不多达到五分之四的上座率,普通车更是几乎满员,其中大部分旅客的目的地都是终点站东京,用脚投票的结果还不差。
秋田新干线,或者说日本的迷你新干线最有特色的当然是“第三轨条”,线路设置三条铁轨以便兼容在来线与新干线。这个当然要拍张照片留作纪念或者说留作资料都好,但搭乘下行列车的话,所有的第三轨条完全被压在所搭乘列车的正下方!刚才提到线路是单线所以有会车,本来以为会车的时候能够看到旁边线路的“第三轨条”,可实际上所有的道岔都只有“一种轨距的尖轨”!
总而言之,如果想在新干线上看到“第三轨条”,那么一定要搭乘上行列车!最后倒是在铁道博物馆里面翻拍到了一张E6系与秋田新干线“第三轨条”的照片!

三个半小时的行程之后,列车抵达大宫。话说从这个显示屏上面看出来,列车晚点了。。。个人感觉JR东日本新干线的准点程度和东海道山阳新干线还是有点差距,总会有3-5分钟的略微晚点。

大宫站是JR东日本相当重要的新干线车站,是东北·秋田新干线与上越·北陆新干线的分歧站,在大宫站可以搭乘到JR东日本所有营运中的新干线车种(E2系、E3系、E4系、E5系、E6系、E7系)。

大宫站的站台上就有铁道博物馆的路标,按照指示出站,看着这些正在或者曾经行驶在JR东日本各条线路上的各型机车/车辆/动车(下图先后:仙后座E26系客车/D51型蒸汽机车/251系电动车组,均为JR东日本现役),向铁道博物馆行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