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论2.0:狙击总述(下)
亲爱的博士:
您好。
这封信是模板论2.0狙击总述的下半部分。我将会接着上半部分的内容,继续介绍狙击职业中的七大分支的其他三个分支。
这三个分支分别是炮手,攻城手,投掷手。
首先小小的碎碎念一下。
炮手,这是一个远程群体物理输出职业。上一封信中,我将她分到了远程打击而非群体打击的分类下。
之所以使用射程的远近将狙击干员分类是因为如果用单体或群体输出来分类,那么会分到群体伤害中的分支分别是:散射手,炮手,投掷手。
肉眼可见,这三个分支是真的没什么其他的共同点了。
而另一边的速射手,重射手,神射手,攻城手,基本上也没有什么共同点——
所以,为了权衡各个分支的特点,炮手的最终分类是分类到了远程打击分类中。
那么。远程打击的分类中。炮手,攻城手。
以下是关于炮手的内容
——关于职业特性及定位分析。
炮手:造成群体物理伤害。
职业特性没什么好说的,普普通通的群体伤害单位,群伤加物理,混得不错——实际情况是,炮手混得不算差,但也不算好,这方面很难说是什么原因,非要说的话——可能是五星的存在感不高吧,一个分支混得怎么样的最直观的感受自然是他的六星好不好用。如果用这个标准的话,炮手的六星菲亚梅塔,她的强度还是收到了认可的。
唯一的问题是,菲亚梅塔上线时间较晚,因而炮手的扛把子一直是作为限定干员的W担任的。
一个限定干员做扛把子的分支——他的存在感一定不强,因为大部分时候博士如果有限定干员,那就一定会练,而如果没有限定干员——那这个分支没有六星干员的话……博士的最终目标暂缺,那第二目标的五星也不太会被提上日程。
更不用说大部分博士实际上在培养干员的时候都是四星队过渡,然后跳过五星,直接来到六星培养阶段。
这个在我对博士阶段的划分体系下。应该属于延长培养期持续时间,并尽可能的减少补充期所需时间。
用最快的速度培养大量泛用性高的强力干员,并运用一套特定的战术完成大部分战术目标。
这毫无疑问是最节省资源的办法。运用这种办法,有一定游戏理解(或指挥作战经验)的博士可以迅速地成型一套后期阵容。
——————这就属于题外话了。
关于博士所处阶段——嗯,这部分内容确实应该迎来一次更新了——之后再说吧。
说回模板论。
由于倾向于培养六星干员,那么缺少六星的分支或者说六星是限定干员的分支面临的困境就很大了。
尽管在数据上,六星干员未必比五星干员高出多少属性,但……情况就是这样。
炮手的存在感不强。也是基于这样的情况导致的。
不过这不属于我们要聊的东西。
——关于数据分析
在数据方面。
炮手的情况要比前面的几个分支稍微好一点,至少人数不少。
这样在数据上会稍微可靠一点。
那么——
我错了。
处理数据比我想象的要更麻烦一点。
尤其是在数据样本不足的情况下。
啊~(叹息)
处理炮手的数据比我想象的更麻烦一点。
问题在于我不知道误差数据到底在什么地方。
如果说上一个这么处理的模板还算有迹可循的话,炮手就完全撑得上——毫无逻辑。
1926 1655 1630 1605 1505 .
这是所有炮手的生命值数据从高到低排列的结果。
然后,两个六星,两个五星,一个四星。
请找出四星的那位干员的生命值。
答案是1630。
排名第三。
这结果完全毫无逻辑。
上述生命值对应的星级分别为:
65465
毫无逻辑。
这样的数据要怎么处理?
样本数据实在是太少了。
菲亚梅塔拥有更高的生命值是可以理解的。毕竟配合天赋的高生命可以让菲亚梅塔保持和其他人相同的肉度,还可以变相提高菲亚梅塔的输出所需的环境要求(更高的奶量)
但是哪怕去除菲亚梅塔也难以分析剩下的数据,作为六星的W用生命值换取攻击力,生存则用自己的天赋弥补,姑且还算合理。但,五星的慑砂和陨星的数据实在是难以分辨。
更不用提完全看不出来数据问题所在的白雪到底是为什么会有更高的生命值,而且攻击力似乎还没减少的样子……………………
所以炮手的数据实在是很难处理。
(叹息)
不过数据处理总归是要做的……
所以,在纠结了一段时间之后,最终炮手的数据设定为110%,160%,75%
防御偏差过大,不具有参考意义,生命值偏差不大,除了白雪以外其他数据较为稳定。
唯一可以得到安慰的是炮手的攻击力还算稳定,最重要的数据应该还是有可信度的……大概吧。
这样的一组数据实在是很费脑子——算了,不想了。
以下是关于攻城手的内容
——关于职业特性及定位分析
攻城手:优先攻击重量最重的单位。
攻城手,重量最重的单位。
特殊索敌机制使得攻城手在实际战斗的时候更多的专注于高防御目标(大部分时候是地面单位)。
高防御单位不一定高重量,但高重量单位一定高防御。
这一点基本没什么疑问。攻城手在实际战斗中多使用大型攻城器械(的微缩版)进行战斗。
听上去是不是很厉害?
嗯,虽然事实稍有差别,不过总体来讲,攻城手的攻击力确实比较高。
——关于数据分析
攻城手整体人数偏少,本身这种数量很少的分支我是会尽可能的避免对他们过早的进行模板评价的。
不过考虑到本身模板论的存在意义更多的就是介绍冷门模板——而冷门模板可能几年几年迎不来一名新干员,那么稍微容忍一些偏差数据的存在或许也不失为一个可选项。
根据prts提供的数据。
经过处理之后,攻城手的数据如下:110%,180%,80%
整体来看,攻城手的数据还算整齐,攻击力方面没有什么大问题。
早露生命值偏低,铅踝攻击力偏高,但这是由于本身干员的偏向性导致的,很正常。
这个数据本身还算正常,不看其他因素的影响的话,攻城手的DPS(如无特殊说明,一般均指六星)大约在470左右。
然后,远程打击的分支基本就到这里了。
最后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狙击分支。
投掷手。
投掷手,作为一个非常特殊的物理输出职业,我觉得他实际上应该直接放进特种职业中。
然后改个名叫做压制手——不知道他没有归到特种的原因是不是特种是地面职业……
以下是关于投掷手的内容
——关于职业特性及定位分析
投掷手:攻击对小范围的地面敌人造成两次物理伤害(第二次为余震,伤害降低至攻击力的一半)
投掷手是一个攻击力偏低的物理输出职业。
整体偏向于对低护甲输出。
并且缺少四星干员。而且还仅有两名干员。
对这样的一个分支,就不必要进行数据分析了。
不过,哪怕不进行数据分析,一些基本的数据还是需要列举出来的。
仅仅对迷迭香与承曦格雷伊进行分析,
从而得出来的数据是,投掷手大约有相当于正统分支(速射手)115%,120%,150%的属性值。
对于投掷手来说,这样的攻击力实在是有些不够用的。
因而,对于投掷手来说,其在大部分情况下无法作为主要输出手段来进行物理输出任务。
当然,由于投掷手人丁稀少……并且,目前的两个投掷手确实不常担任输出任务(承曦格雷伊很明显的倾向于控制而非输出。而迷迭香的输出能力也并没有特别出彩的地方。(本条评价由于缺少实战数据,不具有参考意义。同时并不代表我对迷迭香战斗能力的全部评价。))
投掷手模板整体看来并不是输出倾向的模板,而是通过自身具备的一定的范围输出与控制能力对被重装干员阻挡的多名敌人进行输出与压制——简而言之,是一个需要配合高阻挡位(或削减防御能力)进行输出的单位。(仅推测。)
注:由于投掷手伤害溅射范围为0.9,因而无法通过双重装前后部署阻挡六名敌人使输出最大化。
题外话:干员远牙二技能拥有【可以攻击被友方单位阻挡的敌人】的效果,个人感觉这种特性对投掷手来说是相当优秀的特性。既可以配合重装干员,也可以稍稍放松投掷手的站位选择。
亦或者,改成【可以攻击被范围内友方单位阻挡的敌人】
这一项对于投掷手来说是相当有价值且灵活的特性。
虽然可能用不太到……其实我希望所有高台干员都可以攻击范围内被友方单位阻挡的敌人的……
算了,当我没说这句话就好了。
最后稍微总结一下吧,投掷手整体而言不是倾向于输出的模板,而是配合重装干员进行控制向输出的模板。
投掷手,铁卫,伏击客。
这样的搭配可以尽可能的发挥投掷手和伏击客的特性——我无法判断这是不是属于【为了投掷手和伏击客强行组队。】,就请您自行判断吧。
————————————
那么,关于狙击职业的剩下的三名分支的简述就到这里了。狙击总述下半部分的内容比我想的要少一些。
说会正题,炮手,攻城手,它们作为远程输出的两个分支——坦白来讲,混得不怎么样。
然后,作为极为特殊的远程物理输出单位,投掷手,基本也没有什么存在感——至少在这一点上,我认为我应该没说错什么。
菲亚梅塔的存在让炮手稍稍找回了一些脸面,但,我的看法并不会因此改变,六星干员的力量并不能扭转整个分支的评价。
就这样。
至于攻城手,我只能找到一个原因,对攻高甲的物理输出单位总归会遇到自己无法突破的高甲,破甲与叠甲之间的军备竞赛,我们一定会输。
不会有永远锐利的剑,而坚固的盾,有不止十个剑尖的面积。
我们很难找到高达四千攻击力的物理输出职业,而敌方单位的防御力,确实到达过四千的领域——
敌人的极限,我们摸不到,那我们(指试图破敌方防御的战术)就会输。
因而,攻城手一定会输。更不用说,除了早露,其他攻城手压根没有无视防御的手段。
这样的一个分支,我只能给出不怎么乐观的评价——当然不是在这里。
然后是投掷手,微妙的攻击范围并没有换来更强的攻击力,而是略微缩短的攻击间隔,对于一个物理输出职业来说,不是非常明智的选择。如果是换取更高的攻击力而非攻击间隔的话……
闲话就先到这里吧。
关于狙击分支的情况分析,我觉得并没有太多要说的。不过坦白来讲,我或许能够稍微描述一下部分分支遇到困厄的处境的原因——正好之前我也说过 关于博士所处阶段 的内容或许应该迎来一次更新了。恰好这两者稍微有一些关联,那么下一封信的内容也就这样定下来了。
嗯,关于博士培养干员的选取逻辑及由此衍生的建议。
那么,这封信就到这里了。
————罗德岛战术部战术顾问【冷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