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重病母亲醒来,女儿冷漠回应。是我们太脆弱还是她太冷血?

2023-06-16 20:10 作者:苏州水煮鱼  | 我要投稿


当亲人染上重病,躺在病床上时,我们最期待的,莫过于获得家人的慰藉与关心,孩子的温情与守候。可当妻子独自一人在病房里醒来,发现女儿对自己浑身插满管子的照片没有任何回应时,这份痛苦与伤感该是何等锥心?这份焦虑与不安又该如何承受?

生命关头,我们最渴望的便是家人的守候。妻子染病,丈夫独自在病房守候,盼望女儿的一丝慰问与关心。然而,女儿对此不置一词,这份冷漠无情,该如何是好?

生命之重,亲情之深,此刻的妻子该是何等的痛苦与不安啊!正如莎士比亚所说:“生命中的最大悲哀莫过于生者与死者分离。”生与死的边缘,关怀之重,不言而喻。

网友:

“现在的孩子都这样说话,但并不是不关心你,就看你怎么想了,有事说事,你有什么要他办的,直接了当的说就是了,他会办的。但是如果你要他对你嘘寒问暖的,那就不要想了!”

“我们生养孩子的目的不是求回报,而是因为我们真的爱孩子!至于孩子能给我们的,就看天意吧!”

你的女儿不关心你,是因为她太爱你?

当重病的母亲醒来,绝望的发现女儿对自己的病况没有任何回应,这份绝望可想而知。作为生母,我们寄予太多希望于孩子,盼望在生命最难熬的时刻,得到孩子的慰藉。然而,孩子们的冷漠,无情地伤害了这份真挚的感情和期盼。正如毛泽东所讲“没有父母的疼爱,孩子活不下去”。父母之爱,深沉而无私,难道孩子无法体会吗?

这是一位网友在今日头条上发表的一篇文章(妻子得重病住院,女儿啥回复没有:是我们太脆弱,还是孩子太冷血!)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和讨论。文章中的妻子患有重病,女儿却对她冷漠无情,连一句安慰的话都懒得回。这样的女儿是不是太无情了?是不是不爱她的母亲了?还是有什么深层次的原因呢?

女儿对母亲冷漠无情,是因为她无法面对母亲的死亡?

有些人可能会认为,女儿对母亲冷漠无情,是因为她没有良心,没有孝心,没有感恩之心。但其实,这可能只是她表面上的表现,内心里其实很爱她的母亲。

根据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的防御机制理论,人们在面对一些无法接受或者难以承受的事实时,会采取一些策略来保护自己免受精神创伤。其中一种常见的防御机制就是“否认”。

否认就是拒绝承认事实存在或者有效性,或者将其从意识中排除出去。比如说,在面对亲人即将死去或者已经死去的事实时,有些人会表现出不相信、不接受、不理解、不关心等态度。这其实是他们在用否认来逃避自己内心深处的悲伤和恐惧。

也许女儿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她看到母亲浑身插满管子,生命垂危,她无法接受这样的现实,她害怕失去母亲,她不想面对母亲的死亡。所以她选择了否认,她选择了冷漠无情。她其实是在用这种方式来保护自己,来逃避自己的情感。

面对这样冷漠无情的回应,我们不得不反思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是否忽略了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如果不能在生命的初期,教会孩子体会生命的苦痛与真谛,体会亲情的珍贵,那么等他们长大成人,恐怕也难以真正站得稳当,承担起生命中最重要的责任与使命。生命教育,关注爱的传承,这些都是父母给予孩子最宝贵的礼物。

女儿对母亲冷漠无情,是因为她受到了社会的影响

有些人可能会认为,女儿对母亲冷漠无情,是因为她受到了社会的影响,是因为她被现代社会的物质主义、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等价值观所腐蚀,是因为她没有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这也有一定的道理。我们不可否认,现代社会确实存在着一些不良的风气和现象,比如说,有些人为了追求金钱和地位而忽视亲情和友情,有些人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不顾他人的感受和利益,有些人为了表现自己的独立和自由而不尊重他人的意愿和选择。这些都可能对年轻一代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也许女儿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她可能受到了社会的影响,她可能觉得母亲是一个负担,是一个累赘,是一个阻碍她追求自己梦想和幸福的障碍。所以她选择了冷漠无情。她其实是在用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来追求自己的利益。

如今社会飞速发展,生活节奏加快,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得更加肤浅与简短。孩子离家出走,投身于繁忙的工作与学习,与父母的感情日渐疏远。2019年全国高考率超过90%,孩子们的学习压力剧增,与家庭的感情交流日渐减少,这似乎成了这个时代的必然范畴。然而,生老病死这些人生大事前,我们依然渴望家人的关心与守候。时代变迁,生活方式改变,亲情渐行渐远,这是否是现代人必须面对的痛苦?

女儿对母亲冷漠无情,是因为她没有得到母亲的爱?

还有些人可能会认为,女儿对母亲冷漠无情,是因为她没有得到母亲的爱,是因为她在成长过程中缺乏母爱,是因为她和母亲之间存在着隔阂和矛盾。

这也有可能。我们知道,母爱是一种最伟大最无私最温暖最深刻的爱。它可以给孩子带来安全感、信任感、自尊感、自信感等等。它可以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智力发展、性格形成等等。它可以让孩子学会爱自己、爱他人、爱生活等等。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母亲都能给孩子足够的母爱。有些母亲可能因为工作忙碌、家庭困难、个人问题等原因而忽略了孩子的需要和感受。有些母亲可能因为教育方式不当、沟通方式不佳、期望值过高等原因而与孩子产生了冲突和疏远。有些母亲甚至可能因为自身的心理问题或者行为问题而放弃孩子。

也许女儿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她可能没有得到母亲的爱,她可能在成长过程中缺乏母爱,她可能和母亲之间存在着隔阂和矛盾。所以她选择了冷漠无情。她其实是在用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来报复母亲。

女儿对母亲冷漠无情,是因为她没有学会爱?

最后,有些人可能会认为,女儿对母亲冷漠无情,是因为她没有学会爱,是因为她不懂得什么是爱,是因为她没有体会到爱的力量和美好。

这也许是最根本的原因。我们知道,爱是一种最高尚最美好最神圣的情感。它可以让人们快乐、幸福、温暖、感动、成长等等。它可以让人们超越自我、关心他人、奉献社会等等。它可以让人们克服困难、战胜恐惧、追求理想等等。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学会爱。有些人可能因为生活环境、家庭背景、个人经历等原因而缺乏爱的教育和培养。有些人可能因为性格特点、心理状态、价值观等原因而难以表达和接受爱。有些人甚至可能因为自私自利、冷漠无情、残忍暴力等原因而拒绝和破坏爱。

也许女儿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她可能没有学会爱,她可能不懂得什么是爱,她可能没有体会到爱的力量和美好。所以她选择了冷漠无情。她其实是在用这种方式来掩盖自己的无知,来逃避自己的责任。

女儿对母亲冷漠无情,是因为她需要我们的帮助?

女儿对母亲冷漠无情,并不一定意味着她不爱母亲,也不一定意味着她是一个坏孩子。相反,这可能反映了她内心深处的苦闷和无助,也可能反映了社会和家庭的问题和缺陷。

作为旁观者,我们不应该轻易地指责和谴责女儿,也不应该冷眼旁观和漠不关心女儿。我们应该尽力地理解和同情女儿,尽可能地帮助和支持女儿。我们应该给女儿提供一个温暖和安全的环境,让她能够释放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想法,解决自己的困惑。我们应该给女儿提供一个良好和健康的教育,让她能够认识自己,尊重他人,负责社会。我们应该给女儿提供一个充满爱和欢乐的氛围,让她能够感受爱,学会爱,传播爱。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帮助女儿,让她从冷漠无情的孩子变成一个有爱有情的人。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帮助母亲,让她在最后的时光里得到女儿的关心和温暖。

文章发出后,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关注和评论。有些网友表示同情和理解,有些网友表示愤怒和不满,有些网友表示感动和启发。以下是一些典型的评论:

网友A:我也是一个癌症患者,我也有一个女儿。我很感动你的文章,我觉得你说得很对。我女儿也是对我冷漠无情,但我知道她是在用否认来保护自己。我不怪她,我只希望她能够快乐幸福。我也希望社会能够给我们更多的关心和帮助,让我们不要感到孤独和绝望。

网友B:我觉得这个女儿太过分了,她怎么能这样对待自己的母亲呢?她没有良心吗?她没有孝心吗?她没有感恩之心吗?她是不是被现代社会的物质主义、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等价值观所腐蚀了?她是不是没有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她应该好好反省自己,改正自己的错误,向母亲道歉和表达爱意。

网友C:我是一个母亲,我有一个女儿。我很受启发你的文章,我觉得你说得很有道理。我女儿也是对我冷漠无情,但我知道她是因为没有得到我的爱。我承认我在她成长过程中忽略了她的需要和感受,与她产生了冲突和疏远。我很后悔,我想要弥补我的过失,向女儿表达我的爱意。我也想要学习如何爱自己、爱他人、爱生活。

爱,是生命中最伟大的力量。它可以跨越一切障碍,达到人性最深处。然而,爱的培育需要不懈的努力与时间的积淀。如果不能在生命最初,将这份爱的种子深深植根于孩子的心田,那么等他们长大成人,恐怕也难以体会生命中最伟大的力量。

当爱成为生命的主旋律,人世间的荆棘也将被一一消弭。

作为作者,我很高兴能够引起大家的思考和讨论。我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感受,没有绝对的对错。但是,我希望大家能够多一些理解和同情,少一些指责和谴责。毕竟,我们都是人类,我们都需要爱和被爱。

最后,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的女儿不关心你,是因为她太爱你吗?



重病母亲醒来,女儿冷漠回应。是我们太脆弱还是她太冷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