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心理咨询是一味寻找共情逃避现实?| 咨询工作是如何的推进的

2023-06-18 23:25 作者:爱临心理咨询工作室  | 我要投稿

        共情是不分流派,所有心理咨询师必备的素养之一,那是不是咨询工作就是一味的共情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举例来说,一个孩子摔倒了,他就怪罪地板。

        如果这个孩子一两岁,处于全能理想化阶段,你可以和他一起说:“这个地板不好,我们一起打地板!”

        但假如这个“孩子”已经是三四岁了,他摔倒了,我们可能会说:“你很痛,我很关心你是不是很痛。”这是对于他痛苦的共情。同时我们也需要去打破他的幻想,地板使你摔倒了,或许是地板太滑,或许是其他什么原因,但是你也要知道,是你自己不小心才让自己在这个地板上摔倒的,所以你以后自己要小心一点。在分离个体化的阶段,孩子的全能感是打破的,全能感也需要在这个阶段被打破,只有这样才能建立现实观,才能够让他去认清现实。


  


 咨询的过程里也同样如此。

        假设来访是口欲期的问题,在治疗初期的时候,咨询师和来访处在一个共情连接的位置上,我们会去促进他的夸大全能或者理想化的、融合性的一元性状态。比如他在那里得意洋洋地说,张三是个蠢货,我才是最好的。可能作为一个咨询师,从现实观来看并不觉得对方是最好的,对方可能成绩不怎么样、长得不怎么样、工作能力也不怎么样,咨询师明显觉得他就是在给自己吹牛皮。但在这个时刻,咨询师知道双方处在一个促进退行的、夸大的一元状态这种关系里面,我们不会去戳穿来访的牛皮,我们甚至会去鼓励符合他的这样一种夸大,比如咨询师会说你好像真的是很能干…

        但是当这个关系建立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比如说当来访他自己碰到了一些现实中的困难,他碎裂了,他开始抑郁难受了,那个时候我们可能会去帮助他内省,我们说:你是很能干,但好像现实中也还是会有比你更能干的人——这就是一个现实。


        


        当我们在治疗联盟里建立了足够的治疗基础时,我们会去引导他进入到一种容受挫折的过程里面,并且,咨询师会和他一起去容受挫折。

        咨询里有相当的部分都是在帮来访建立容受挫折的能力,当挫折不再产生巨大焦虑,个体不会完全被焦虑情绪淹没,面对困难时我们就能调动更多的能量和智力去解决问题,现实层面对工作、生活的推进就更顺畅。



心理咨询是一味寻找共情逃避现实?| 咨询工作是如何的推进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