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helle】不专业知识整理 之 吴青峰《......小小牧羊人》

【前言】
这个号感觉已经荒废了好久,主要是因为工作太忙,也少了很多更新的兴致。
《马拉美的星期二》其实已经发行挺长一段时间了,最近刚刚有些时间,所以不如来整理一下这张专辑的歌词吧(也当做是一种自我放松的方式吧)。
众所周知,青峰的词,没有一定的知识量,真的很难读懂 :) ,简直比文言文阅读理解还难(捂脸),既然是阅读理解,肯定有些是个人理解,不一定完全正确,青峰也说过,对于作品的解读是第二次创作,不存在完全相同的理解,所以不如抱着一种学习的心态,来赏析一下他的作品。
简单说明一下,整理的内容来源主要是根据青峰在各平台发布的小作文以及各大搜索引擎。事不宜迟,开始吧。


【青峰 wb 小作文】
小小牧羊人:創作是意識、是魔法,你是牧羊人,也同時是羊。
意識如羊群,被生活的草原滋養,被牧羊人趕來趕去。
傳說有個人間天堂阿卡迪亞,但即便是烏托邦,也有死神的足跡。
有時我們是牧羊人,拿著魔笛,操控著意識。想像,真的是無限的嗎?
有時我們是羊群,下意識地被趕來趕去,盲目地跟著前面的綿羊前進。
有時我們像倒著騎驢,被時間載著往前走,但總面對著過去至今的路程;
牧羊人吹響魔笛唱著歌,他的嘴裡一唱起歌,往裡看就有整個宇宙。
你是自己的牧羊人,你趕著你的羊群,有時候你成為羊群,
你形塑自己的生活,你決定你生活的樣子,你就在創作,你就是個創作者。
你是誰?你從哪裡來?又往哪裡去?
一片草葉裡也有自己天體的運行,一個人類卻只不過是宇宙加了蓋的跳蚤。
「愛」會被你當作殘忍的武器,還是溫柔的擁抱?
「骰子一骰,就無法取消偶然。」
我們都是偶然,我們都身為骰子,
你也有許多骰子要骰,偶爾你也能決定要不要骰。
你,都在你一個念頭裡。
小作文里面其实就大致解析了歌词的含义,在此基础上,我们按照歌词来进行补充说明。
在进入第一段歌词前,先补充一下青峰关于前奏笛声的说明:
寫(......小小牧羊人)的時候,腦裡浮現一個山原上的牧童,所以編曲時希望可以有牧笛的聲音。在《牧神的午後》EP完成後,就想著專輯的開頭就應該是德布西〈牧神的午後前奏曲〉開頭的笛聲,於是就這樣結合起來了。
划重点:《牧神的午后前奏曲》开头的笛声。


可爱的阿卡迪亚魔笛
我跟着你 我跟着你
绵羊的队伍千万里
一只前进 一只前进
矮驴巡逻天和地 我倒着骑 我倒着骑
暧昧如这宙和宇 在我嘴里 在我嘴里
阿卡迪亚
希腊二级行政区。也称乌托邦,是传说中世界的中心位置。
前面小作文有说到,“傳說有個人間天堂阿卡迪亞,但即便是烏托邦,也有死神的足跡。”
这句话的出处是尼古拉·普桑1638—1639年创作的一幅油画作品《阿卡迪亚的牧人》。

墓碑上用拉丁文写的是“Et in Arcadia ego”——“即使在阿卡迪亚也有我”。据美术史学家解释,这个“我”指的是“死神”,整个画面表现的是对“死亡”的讨论和思索。不过整幅画的基调是宁静优雅的,使人丝毫感觉不到死亡的可怕。(节选自百度百科)
矮驴巡逻天和地 我倒着骑 我倒着骑
“有時我們像倒著騎驢,被時間載著往前走,但總面對著過去至今的路程”
这里我在整理资料的时候,搜到的是八仙过海的的八仙之一张果老(捂脸笑),但是看了一下对于他倒骑驴的故事,好像又不是很贴合青峰所说的意境,所以这里就不贴出来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搜索下。
暧昧如这宙和宇 在我嘴里 在我嘴里
“牧羊人吹響魔笛唱著歌,他的嘴裡一唱起歌,往裡看就有整個宇宙”
这里其实也不好解析什么,只是我就会不自觉想起另外一首歌的歌词:)
放一颗星球 在你的眉头
等你开口 再长出宇宙
—— 《窥》(词:吴青峰)
继续后面的歌词:
那里 那里 羚羊挂着角
我玩着牧歌的脚镣
那棵 那棵 无用的大树
他等来灵魂的破晓
这一段,没找到相关的资料T^T。一开始我找了马拉美的诗《牧神的午后》,但是好像也没有太 get 到这里的点,所以暂且跳过。
我是谁 我又从何处来
我是谁 我将往何处去
一片草叶不比天渺小
一个人类不比虫豸好
“你是誰?你從哪裡來?又往哪裡去?
一片草葉裡也有自己天體的運行,一個人類卻只不過是宇宙加了蓋的跳蚤。”
我挨着浮世的边境 兰汤沐浴 彩衣若英
矮苜蓿里寻金星 以云为旗 乘风而去
爱能摧毁特洛伊 饿虎扑羊 大象无形
爱能像那墨丘利 赐人梦境 通风报信
意识 化作飞马 化作维纳斯的镜
化作头顶一弯新月 化作阿波罗
化作山鬼 化作牡丹 化作天使猫
化作浮屠 化作涅槃 化作芥子中须弥
这两段的名词很多,而且也包含了多个领域,天马行空,不得不佩服青峰的用词的巧妙。
兰汤沐浴 彩衣若英
屈原《九歌·云中君》: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
译文:沐浴兰汤满身飘香,穿上华美的五彩衣裳。
以云为旗 乘风而去
屈原《九歌·少司命》: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
译文:来时无语出门也不告辞,驾起旋风树起云霞的旗帜。
山鬼
屈原《九歌·山鬼》。
诗是祭祀山鬼的祭歌,叙述的是一位多情的山鬼,在山中与心上人幽会以及再次等待心上人而心上人未来的情绪,描绘了一个瑰丽而又离奇的神鬼形象。全诗把山鬼起伏不定的感情变化、千回百折的内心世界,刻画得非常细致、真实而动人。
金星
爱能像那墨丘利 赐人梦境 通风报信
化作维纳斯的镜
这三个放在一起说明。
首先,最容易理解的其实是“爱能像那墨丘利 赐人梦境 通风报信”。
阿卡迪亚也是古希腊神使赫尔墨斯的出生地。
赫尔墨斯(希腊语:Ἑρμῆς、英语:Hermes),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商业、旅者、小偷和畜牧之神。也是众神的使者,奥林匹斯十二主神之一。是宙斯与阿特拉斯之女迈亚的儿子,罗马又称墨丘利。
赫尔墨斯出生在阿耳卡狄亚的一个山洞里,最早是阿耳卡狄亚的神。奥林匹斯统一后,他成为宙斯的传旨者和信使。
后来他又与古埃及的智慧神托特混为一体,被认为是魔法的庇护者,他的魔杖可使神与人入睡,也可使他们从梦中苏醒过来。
(节选自百度百科)
一开始我以为“维纳斯的镜”,指的是西班牙画家迪亚哥·委拉斯盖兹大约在1647年与1651年间访问意大利时创作的《镜前的维纳斯》,后来在搜索金星的时候才恍然大悟:
金星(拉丁语:Venus,天文符号:♀)…… 它的西文名称源自罗马神话的爱与美的女神,维纳斯(Venus),古希腊人称为阿佛洛狄忒,也是希腊神话中爱与美的女神。金星的天文符号用维纳斯的梳妆镜来表示。
(节选自维基百科)
简直妙哇。
特洛伊
阿波罗
除了上面提及的金星维纳斯,特洛伊和阿波罗也是出自青峰非常喜爱的《希腊神话》。
特洛伊指的应当是特洛伊战争,至于为什么说“爱能摧毁特洛伊”,则需要知道的是这场战争的起因,因为太长了,所以建议自行搜索一下百度百科:特洛伊战争。
至于阿波罗,我所熟知的是他是太阳神,然而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
阿波罗也是牧羊人的守护神。
(节选自维基百科)
他是羊群与牛群的畜牧保护神。有几种神话提到,在阿波罗为阿德墨托斯、珀弥洛斯以及拉俄墨冬服役期间曾做过牧羊人。
(节选自百度百科)
除了屈原和希腊神话,还少不了佛家道家。
大象无形
化作浮屠 化作涅槃 化作芥子中须弥
大象无形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有意化无意;就是不要显刻意,不要过分的主张,要兼容百态。语出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一章。
(节选自百度百科)
浮屠,汉语词语,也作佛教术语,拼音是fú tú,亦作“ 浮图”,佛教语,梵语Buddha的音译。意思是:一指佛陀,佛;二指佛教;三指和尚;四指佛塔;五旧时称伞或旗的顶子,因其形似塔顶,故名;六博戏中掷骰子所成的一种贵彩;七指浮屠镇。出自《后汉书·西域传·天竺》:“其人弱於 月氏 ,脩浮图道,不杀伐,遂以成俗。”李贤注:“浮屠,即佛也。”
(节选自百度百科)
涅槃,佛教教义。又译为“泥曰”“泥洹”“泥畔”“涅槃那”等,意译为“灭”“圆寂”“灭度”“寂灭”“安乐”“解脱”“不生”“无为”等。所谓“灭”,意为灭除生死因果。“灭度”,意为灭除生死因果,度脱生死瀑流。“寂灭”,意为灭生死之大患,寂静安稳。“安乐”,意为安稳快乐。“解脱”,意为远离一切业果。“不生”,意为生死苦果不再续生。“无为”,意为不再造作因缘惑业。涅槃,原指火的熄灭或风的吹散,后成为印度古代宗教的通用术语,指通过宗教修行所达到的最高境界。
(节选自百度百科)
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
佛门和世俗社会是相通的,就像芥子和须弥山可以互相包容一样。芥为蔬菜,子如粟粒,佛家以“芥子”比喻极为微小。须弥山原为印度神话中的山名,后为佛教所用,指帝释天、四大天王等居所,其高八万四千由旬,佛家以“须弥山”比喻极为巨大。
(节选自百度百科)
满满知识量(捂脸)。
骰子一掷就看看运气
无法取消偶然的命运
信或不信万物皆有灵
好牧人赶着他的羊群
他们在脑里变换队形
行或不行急急如律令
“「骰子一骰,就無法取消偶然。」
我們都是偶然,我們都身為骰子,
你也有許多骰子要骰,偶爾你也能決定要不要骰。”
这里是说诗人马拉美晚年的作品《骰子一掷,永远改变不了偶然》,贴个中文版的链接:
https://www.douban.com/note/701565178/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很有趣的诗歌排版。
急急如律令
急急如律令的意思是:事情太急需要立即处理,犹如律令奔走一般。汉代公文常以“如律令”或“急急如律令”结尾,意谓立即按照法律命令办理。后多为道教咒语或符箓文字用以勒令鬼神按符令执行。
(节选自百度百科)
【最后说几句】
看青峰的歌词有点像寻宝藏,也像是解谜一般有趣。
虽然只是简单的整理成文,但除了自己学习之外,也希望可以帮助大家理解青峰的作品。
下篇见咯。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