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院高考色彩

你可以评判自己的画的几个方面:
- 色调统一
- 造型(用笔与塑造)
- 构图
- 主次虚实
- 生动与艺术性
物体的三个部分:光源色(亮部受影响)、固有色(侧面)、反光(暗部受影响)

色彩关系包括:
- 明度关系(单体黑白、物体间的黑白对比)
- 纯度关系
- 冷暖关系
- 视觉补色
- 色彩形状面积关系(形状面积节奏,也就是构成)
色彩上的大视野和整体:在落笔时应先检查这个色和画面其他地方的大感觉对不对
铺色调阶段的主要思想:画色彩就是在不断地考虑对比,考虑用对比出效果,观察画面本身的对比,用对比讲述画面本身的信息
在画面第一步所需要照顾到的几个方面:
起型定位,重色灰色,背景与主体物的关系。用笔应简练,视野应整体概括(下笔简单,你的视野自然就大概)

这个单色色稿、涂出重色区块的阶段关键是概括、整体。你可以多搞搞粗糙圏形的单色亮暗二分(不要精致的边缘修整,粗二分色彩一上就全盖住了)
由此可知二次元的画法流派更加注重线稿形的保留
从重色(明度)色稿入手,把重色拉开:先是画出了阴影的重色,然后看了看画面上有哪些地方和它颜色类似(比如橙子的暗部),然后把现有的颜色进行偏离调整
“我是先找到了这两个颜色的共性,然后再用调橙色去区分它”
重点还是去找几个色块之间的联系,用笔还是放松一些,不太用去管这个颜色有没有卡对型的位置

背景也还是要划分区域(“色带”)

用冷暖的语言来衬托物体的受光
背景离光源的远近的明度和冷暖
用刷的技法,强调的是几大块之间的区别,画起来比较快,也比较容易明确地出效果
在清晰大体流程(作为框架)的基础上 找老师做的感觉
画色彩“调色”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从“这个地方的绝对色值”的思维转向了相对的、关系的思维
塑造的过程其实就是带出和强调三大面五大调子的过程
塑造的体积感不看像不像,而是看你有没有保持很好的1-2-3 read(用多面体的视角来看它),有没有(用视觉前进原理)把五大调子带出来(详见“央美学长讲色彩”第二集)
画面上没有橘子,有的只有我们想看到的东西:多面体、几块色彩关系
我和他的画面前进方式有一个思路上的区别:他是把所有的重色做到位了,最后才慢慢地在重色的衬托下去慢慢做亮部的效果、带出亮中亮面(在那之前,亮部是很实 地被压在整体里的)。

感觉在这么画一次之后,橘子就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平面装饰图像,我仿佛能从照片上感觉到橘子的体积和质感、仿佛能摸到顶面与侧面的转折
香蕉流程:
起型:抓住香蕉的美感,扇形的序列关系,空间的遮挡关系

重色色稿

中间调也铺一下

他画画的时候总是在用“立面的颜色深一些”“顶面的颜色浅一些”这样的1-2-3 read的观点在看型体
重色添加:可以先调一些普蓝、紫之类的作为基色,之后再加一些颜色倾向
重色之间可以不做明度上的刻意变化,只需要调调色彩倾向,使重色之间能够很好地衔接

第一遍颜色可以画得适当浓重一些、让整个物体结实整体一些。然后我们可以再去提亮。(或者你第一遍画得整体亮一些也可以,总之要让物体的亮暗部不要太跳出画面,那样就显得平)(整体画亮一些其实更难操控,因为光色递减在亮处少,可变的范围比较小,稍微画重就会比较突出)
可以把香蕉柱面远端的渐变暗说成“做厚度”这样的关键词

让一个物体的重色、中间色、亮部都统一在一起,显得物体比较结实的技巧是:不另起一个调色块,而是就近思考上一个颜色和下一个颜色的关系,直接在上一个颜色里调出下一个颜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