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小智说·第1期」哪些因素决定了你插班生考试能否上岸?

2022-10-25 19:04 作者:科兴教育  | 我要投稿

「小智说·第1期」哪些因素决定了你插班生考试能否上岸?

大家好我是小智学长

图片


15年考过插班生考试19年通过考研到同济读研目前硕士毕业全职来到科兴
16、17年共结识了近千名考插同学19年开始与科兴上岸学长学姐们对接并协助科兴助教团队管理22年开始连线科兴上岸学长学姐直播答疑目前已进行78期

图片

对于插班生考试以及考研的学习我绝对没有什么天赋也肯定不是最强的一批人
但通过对学习的反思与实践以及与上岸者们的交流我明白一个资质平平甚至满身缺点的人该如何在考试中脱颖而出
我打算通过「小智说」这一栏目与大家一起交流思考「路在哪里 哪里有坑」以期对大家有所帮助哪怕只有一位我也心满意足
由于想要讲的尽量清楚又碍于个人文笔不免得文本稍长希望尽量耐心若内容有不足之处也请大家友好批评指正
第一期我们聊聊哪些因素决定了插班生考试能否上岸

图片


大家普遍认为插班生考试能否上岸主要由3个因素决定运气状态实力而我认为只有实力才是最根本的决定因素
实力 = 学习时间*学习效率*学习有效度

 1 —

运气

先说我们都决定不了的运气。运气确实会对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常见于文科的主观题,虽然有评分标准,但是有的批卷老师就是觉得你写的很好,给你高分;而有的老师则给了一个一般的分数。理科这边有不少选择题,有的时候不会,真的是蒙的,别人运气好,蒙对了,你运气差,蒙错了。结果他踩着分数线上岸了,你刚好差一两分落榜……

运气会对结果产生影响,但是主要是对实力刚好接近于上岸水平的同学产生影响,影响不会太大。实力远超或远低于上岸水平的同学,运气对结果不会产生什么影响。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就要说了,有些同学考试的时候可以碰到原题,运气极好!但是我想说的是,这真的完全是运气吗?我认识的不少同学能遇到原题的原因是他们有扎扎实实地大量做题,而不是凑巧到没有怎么做题,结果考到的刚好是自己做过的。遇到原题有运气因素,但是更看的是做题量以及对题目的吸收程度。

图片

 2 —

状态

再聊聊,每个人差异较大的状态。状态包括考试时的精神状态与心理状态。

精神状态:主要是指身体的状态。比如有的同学一切正常,头脑清醒;而有的同学则出现失眠、拉肚子、发烧头昏脑胀等各种状况。

因为考试的时候,整个身体是高度紧张的,一般情况下即使没有睡好,或者肚子微微不舒服等,对考试发挥的影响不会太大。而一些影响极大的情况,比如肠胃炎、发烧等情况一般也不会出现。所以精神状态不是一个影响极大的因素,临考前做好各项身体管理即可。

图片

心理状态:主要是指在考场上考试时的心理状况。比如有的同学,心理没什么起伏,或者只是一点点紧张,遇到题目时,能够将所学发挥出来;而有的同学则过于紧张,考场上去想自己能否考上、去想没有考上该怎么办、遇到一道不会的就完全慌了,紧张到连基本的公式都忘记了、一直跟某道题目纠结以至于时间不够……

心理状态其实是很多人都很难做好的,毕竟插班生考试是一件自己极其在乎的事,很难真正做到云淡风轻。“能上就上,不上拉倒”的这种好心态可能也只有个别人能做到。我不是心理专家,即使是心理专家估计也很难帮到你。但是我想说的是,实力对于心态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一个极端的例子就是,刚失恋心如死灰的你,如果去考场做100以内的计算题,拿满分估计是不成问题的。心态确实很差,但是实力摆在那里!

退一万步来讲,假如心态确实对你产生了影响,比如你考同济,原本正常发挥,你可以考240分,因为心态不太好,你只考了210分,那你照样可以考上同济。如果你正常发挥的实力是210分,实力确实也达到了同济的要求,但是因为心态不好,只考了190分,那么同济与你无缘。所以实力如果真的够,即使没有发挥好,照样可以上岸!

图片

 3 —
实力

经过上面的分析,想必大家也能得出最为朴实的结论:能否上岸主要看的还是实力!实力怎么提高呢?主要由三方面的因素决定,分别是学习时间、学习效率、学习有效度。
实力 = 学习时间*学习效率*学习有效度
学习时间最为简单粗浅,也最容易做到,就是投入到学习里的时间。比如很多同学会问上岸学长学姐的问题:什么时候开始准备插班生考试的,每天学习多久?我们准备考插时也会聊到某某学霸在图书馆一天学到晚之类的,这都是学习时间的表现。大量学习时间的投入是必要的,所以无论怎么样,大家准备插班生考试都尽量去多投入时间!
但是并不是说学的时间越久就越有可能插班生上岸。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成功的逻辑真的太简单了。每年都有不少开始准备插班生考试比较晚,比如11月甚至12月才开始准备但最终上岸的同学。原因在于他们把握住了学习效率与学习有效度。

图片

学习效率是大家中学时期听出老茧的话,但是很多同学注意不到。看一下吧,那些在图书馆或自习室待了10个小时的人,真正在学习的时间有多久?去掉玩手机、睡觉、发呆的时间后有7个小时就挺不错的了。

当然,提高学习效率并不是一直看着书,拿着笔就算在学了,就是学习效率高了。我们还要有一定的紧张感!朝着方向前进,可以是慢悠悠地走过去,也可以是慢跑,甚至可以是冲刺。无须做到百米冲刺,但是也绝不能是散步,我们要给自己合理的紧张感,要一直让自己能再快一点。这样确实会更累,但是确实可以靠这个赶上一些人,甚至甩掉一些人。

比如科兴上课时,老师们的节奏都是比较快的,而不是慢悠悠地去讲,大家需要有一定的紧张感才能跟上。这样也是为了提高大家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

学习效率比学习时间复杂了不少,但学习有效度更为复杂,也最难做好。
插班生考试的学习有效度可以理解为你学习的内容对你的实力或提分帮助的程度。学习有效度方面有许多坑,很多同学刻苦学习,但是最终没有考上,就是因为栽在这里。
比如考华师,看到招生简章是三级难度,而只去背四级单词做四级题;比如考复旦,看到招生简章写的是高等数学,而没有准备线性代数。这只是两个粗浅的例子,类似信息上的问题有很多,比如其他有的插班生机构口中的“交大的物理很简单”、“考上大微电子,数学学好就行了”、“我们的‘真题’最全”。关键的考试信息都没弄对,学习有效度怎么可能高呢?
科兴的同学在关键信息与课程学习方向上不会出现任何问题,学习有效度的问题更容易出现在“停留在舒适区”。比如我个人就出现过在学习高等数学时,自己的积分部分学的很好,做起题来很开心,基本都会也能对,很有成就感。但是,我的微分方程与证明题很差,每每做到,就很多不会,挫败感很强,很烦躁。于是,我学习数学时,不自觉地会去多做积分相关的计算题,对于微分方程跟证明题很冷漠。我每天学习的时间很多,我的学习效率也不错,但是我数学的总体实力还是不行。

这只是一个简单的例子,但是着实有不少同学栽在类似的事上,就是没有去做对自己提分或者总体提升实力有利的事,因为往往这些事会让你“不舒适”。

图片

“走出舒适区”并不是说去找一些难题来虐自己,而是要自我分析或者跟科兴的助教老师、督学老师们交流目前存在的问题,直面问题,采取行动,提高学习有效度,最终获得更强的总体实力。
比如,某位同学计划插班生考华政,考试存在大量的文字书写,但是写字却是歪歪扭扭的,甚至都看不太清楚,那么目前前期好好练字到工整就是一件提升学习有效度,有效提分的事。
再比如,中后期有些同学高数题目大多都会做,但是总是粗心算错。有些同学觉得算错无所谓,下次细心一些就好了,但是要知道算错跟不会,都是要扣分的,有时甚至是扣相同的分,人家不会的可能花的时间还比你少一些,你亏大了!那么你要分析,为什么自己老是算错,一方面计算是一种能力,需要多多训练,才能越来越稳,经常算错,可能是你的训练量还不太够;另外一方面计算能力跟草稿的清晰度以及自己计算的“跳跃”程度有关,会不会是自己草稿打的太过随意,还是计算时步骤跳的有些大?

反思找到自己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提高学习有效度,埋头苦读是必要的,但是不一定够帮你上岸。不过,话说回来,发现了自己存在的问题,又有多少人能走出“舒适区”采取行动去解决呢?

图片

总而言之,对于插班生考试这件事,没有多复杂。
采取了行动的人超过了一波人坚持到最后的人又超过了一波人能够把握准确的信息与学习方向的人甩开了一波人投入了一定的时间并保持学习效率的人又甩开了一波人如果还懂得反思自己存在的问题并以行动走出“舒适区”
那么不需要好运气也不需要很好的状态极大概率上岸的就是你!

图片


「小智说·第1期」哪些因素决定了你插班生考试能否上岸?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