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台上的女孩
那是在结束云南的旅行后,我们四个坐从昆明一夜火车回家的晚上,车票买的晚,我们四个只有三个在一个车厢,索性我就独自去了另外一个车厢。 昆明是始发站,旅客是真的多啊,不一会儿,车厢内座无虚席,持起彼浮的交谈声。仔细看了一下,在中国高铁速度享誉世界的新时代,熬夜坐绿皮火车硬座的,大部分是农民工兄弟,步履蹒跚的老人,再有,就是我们这些穷大学生,18岁的我们,谁服过谁。 快开车时,我对面终于有人了,是两个女孩,带了两个行李箱,许多花,在匆匆忙忙的堆放着行李。一看白天就去了斗南花市,那里的鲜花是真的便宜,安顺几十的,在那儿五块钱两把,据说晚上收摊之后还会有许多花在大街上,需要自取。 火车开动后,透过车窗向外看,外面一片漆黑,偶尔闪过些许黄韵的灯光。并无什么景色可言,于是我与对面两个女生聊起了天,一番打听后,了解到他们是贵阳某学校的大学生,假期来云南旅游,后面我才知道,她俩已经组团去了很多地方,且都是火车硬座,最长的记录是31个小时,俩人也一起达成了“硬座直达拉萨”的小目标。交谈许久,她们的性格大概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社牛”吧。我们从旅行地聊到各省的特色,经济情况,发展态势,甚至聊到了国际政治局势。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走出自己的生活圈,你确实能发现许许多多有意思的事情,感受到不同的风土人情,拓宽视野,最重要的是会在你的脑海中留下挥之不去的回忆,几十年之后,当你年逾花甲,睡在躺椅上看着天空,依然能清晰的回忆起这段故事的点点滴滴。 她们说,在列车中途停靠站台之时,她们总会在这几分钟走到列车外面,呼吸一下新鲜空气,眺望一下远方。这一次也不例外。此时坐在车里的我,竟无比羡慕她们,仿佛列车是社会给予我们的使命任务,大家都在马不停蹄的奔波,在不同年龄段坐在列车上感受着上帝“赐予”我们的烦恼和焦虑。而她们两个似乎已然不在乎所谓“赢在起跑线”,把时间留给自己,不再去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以及社会对自己的定义,在她们来看,人生是一场漫长的旅途,学会驻足停留和欣赏沿途的美景,或许是人生旅途的最优解。坐在车里的我,是万千大学生的一个缩影,我们呱呱坠地,慢慢长大,逐渐明白了100分和80是两个概念,社会的运行规律使得我们不得不玩命的往前走,像呼啸而过的火车一样,小学,中学,大学,读研,工作,结婚,退休,死亡,这是大多数人一生走过的路,我们仿佛在拼命的往下一个阶段走,以为这就是所谓的进步,忽略了享受每一个人生阶段,当我们反应过来之时,青春早已成了回忆。 高中给我们最大的ptsd就是万事万物都在比,比着谁登上山巅,比着谁消失不见,但我们终要抵达的那片海,已早有人看了一遍又一遍。你说,对吧! 所以,别回头,大步向前走吧,去享受属于你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去珍惜人生列车的每一次到站,去迎接新的生活和朋友,去告别那些错过和失去的人。希望以后的人生,也可以像她们一样,积极,自信,对来日,充满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