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10月10日【常识午餐】

2023-10-10 08:53 作者:公考李梦娇  | 我要投稿

1.(单选)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立场和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全部活动之中。人民立场和群众路线体现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活动主体  

②从认识到实践、从实践到认识 

③个别与一般内在统一并紧密联系

④从物质到精神、从精神到物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政治-哲学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哲学常识。

第二步,党坚持人民立场和群众路线首先是尊重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即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活动主体。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党深知这一点。人民立场和群众路线体现了①的原理,①正确;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体现了从个别中总结一般的规律,“到群众中去”体现了将一般的工作方法运用到个别的群体中的规律。体现了个别与一般的关系原理,③正确;

中国共产党树立的人民立场和群众路线的思想精神,根源于人民从事的物质资料生产活动,并利用这种思想精神带领人民继续投入到物质生产活动中,体现了从物质到精神,从精神到物质的原理。④正确。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过程是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过程。②项错误。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活动主体,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过程是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过程。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认为矛盾的共性和个性辩证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并通过个性表现出来,个性又受共性的制约。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2.(单选)根据“接诉即办”的工作流程,对于市民诉求类电话,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直接派单到街乡镇

B.所有派单需要报党政一把手签阅

C.所有工单在答复市民前须经主责领导审阅

D.对审核通过的各街乡镇的工单要向市民进行回访

【答案】C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管理公文-管理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管理常识。

第二步,根据材料中北京12345市民服务热线“接诉即办”工作流程图,在签收响应阶段,工单签收后会由工作人员判别工单类型,工单可分为一般工单和重点工单,如果是一般工单则可直接答复和联系市民,如果是重点工单,则由主责领导审阅,C项中“所有工单在答复市民前须经主责领导查阅”说法错误。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根据材料中北京12345市民服务热线“接诉即办”工作流程图,相关工作可分为接听受理、分拣派发、签收响应、办理回复、回访考核等步骤。

A项:根据材料中北京12345市民服务热线“接诉即办”工作流程图,在接听受理阶段,工作人员应根据市民来电中诉求类电话的类型,形成工单,根据职能职责、问题归属,可交予街道(乡镇)。

B项:根据材料中北京12345市民服务热线“接诉即办”工作流程图,在签收响应阶段,值守员发现派单,应马上签收并及时报党政一把手签阅。

D项:根据材料中北京12345市民服务热线“接诉即办”工作流程图,在回访考核阶段,工作人员应对审核通过的各区、各街道(乡镇)工单进行市民回访。

 

 

3.(单选)下列历史事件中,发生在中共中央进驻香山期间的有:

①渡江战役吹响了解放全中国的进军号角

②毛泽东同志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

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草通过

④人民解放军举行盛大的北平入城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政治-中共党史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共党史。

第二步,1949年3月25日,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等中央领导同志抵达北平。当晚,毛泽东进驻香山双清别墅,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等进驻香山来青轩。

①项:1949年4月20日,南京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上签字。4月21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从20日子夜起,第二、第三野战军在东起江阴、西至湖口,长达1000里的战线上,发起渡江战役。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延续22年的国民党反动统治覆灭。该历史事件发生在中共中央进驻香山期间,当选。

②项: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系统阐述人民民主专政理论,提出新中国内政外交的基本政策。文章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和政策基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该历史事件发生在中共中央进驻香山期间,当选。

③项: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会议起草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以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等文件。该历史事件发生在中共中央进驻香山期间,当选。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④项:1949年2月3日,人民解放军举行盛大的进驻北平入城式。毛泽东指出:北平入城式是两年半战争的总结;北平解放是全国打出来的,入城式是全部解放军的入城式。同日,中共中央派社会部部长李克农等由西柏坡赴北平全面考察中央迁平驻地。2月5日,李克农与北平市警备司令员程子华赴香山实地勘察后,经中央批准,确定香山为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的驻地,对外称“劳动大学”。该历史事件发生在中共中央进驻香山之前。

 

 

 

4.(单选)中共中央在北京香山虽然只有半年时间,但这里是中国革命重心(     )的重要标志,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A.从城市转向农村

B.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

C.从农村转向城市

D.从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答案】C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政治-中共党史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共党史。

第二步,2019年9月12日,领导人视察北京香山革命纪念地并发表重要讲话。领导人指出,中共中央在北京香山虽然只有半年时间,但这里是我们党领导解放战争走向全国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的总指挥部,是中国革命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的重要标志,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A项:1927年,国民大革命失败之后,中国共产党学习苏俄的革命经验——走城市包围农村的斗争路线。毛泽东在此之后带领队伍攻打大城市长沙,结果受挫,退到文家市。在文家市进行了文家市决策——由于敌强我弱,必须要放弃攻打敌人力量比较集中的大城市,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将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的标志是秋收起义。

B项: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五四运动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标志。五四运动是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又称“五四风雷”。

D项: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从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向社会主义革命;1956年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5.(单选)某县地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如果你是该县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你认为采取以下哪些措施能有效治理水土流失:

①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     ②调整种植结构,发展棉花产业

③施用石灰,降低土壤酸性                   ④打坝淤地,平整土地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C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科技-地理国情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水土流失的相关知识。

第二步,①水土流失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植被面积太少,缺少了对土壤的抓力,一旦遇到风力、水力、重力的作用,便使土壤表面侵蚀严重。适当地退耕还林,扩大林草种植面积是治理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之一。种树种草要因地制宜,沟壑斜坡上适宜种护坡林,沟壑中则应沿着侵蚀沟道植树,有些地区还应辅以工程措施等。因此,此法可行。

④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在沟道里打坝淤地,拦蓄泥沙,不仅可以防止泥沙流入河中,还可以在淤地上种植庄稼,治疗水土流失效果显著,此法可行。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②棉花,是锦葵科棉属植物的种籽纤维,原产于亚热带。植株灌木状,喜阳,适宜在日照丰富的疏松沙质土壤中种植。黄土高原地处沟壑纵横的山地丘陵区,水土流失严重,如果大量种植棉花可能会加剧水土流失。正确的做法是多种林草,林草对土壤的抓力比农作物要好。因此,此法不可行。

③酸性土壤是指pH值小于7的土壤总称,包括砖红壤、赤红壤、红壤等土类,主要分布在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而黄土高原的黄壤属碱性而非酸性土壤,施用石灰会加剧土壤的盐碱性,此法不可行。

 

 

6.(单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下列诉讼事项中,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的是:

A.对公安机关作出的行政拘留的决定不服

B.认为行政机关违法摊派费用

C.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行政许可的决定不服

D.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工作人员奖惩的决定不服

【答案】D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法律-诉讼法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政诉讼法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行政诉讼法》第13条规定,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事项提起的诉讼:“(三)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行政诉讼法》第12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下列诉讼:“(一)对行政拘留、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罚款、警告等行政处罚不服的”。

B项:《行政诉讼法》第12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下列诉讼:“(九)认为行政机关违法集资、摊派费用或者违法要求履行其他义务的”。

C项:《行政诉讼法》第12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下列诉讼:“(三)申请行政许可,行政机关拒绝或者在法定期限内不予答复,或者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行政许可的其他决定不服的”。

 

 

 


10月10日【常识午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