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的名字一次次在报刊上闪耀
”王晶,你看了校报没有?上面有你一篇文章《快乐》!“一个同学告诉我。
我赶忙去了校报编辑部,想要看一看这期报纸,果然,宣传部长马志强递给我一张报纸,我看了看,《快乐》一文真的被刊载发表了,整个上午我的情绪都在高涨。
一进宿舍,同学们就猜到我有高兴事了,我兴奋地说:你们看没看校报,有我的文章呢!说着,我把报纸放在床头,准备去吃饭。室友们争相传阅了报纸,大家都说写的蛮有味道!
从此,我的写作热情高涨,一发不可收拾。我把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人和事记录下来,写成文章。期末,校编辑部郑重宣布我荣获校报记者优秀奖,在领奖大会上,赵晓洁老师真的提到了我,说我写的真实,写得好!那天,就像做梦一样!
室友们也对我刮目相看,对我好了许多。
我对自己有了信心,自此以后,学习也进步了很多。想起小时候,第一次考了全班第一,被选上了学习委员,就希望自己能保持下去,当个常胜将军后,我在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努力!
就这样我的名字一次次在校报闪耀。有了电脑之后,我可以在网络上发表文章,我从小文章,连缀成长篇。从散文到创作小说。
记得那年“全国寻找未来之星征文大赛启动”,我深情地写了文章《金梯银梯不如父母的血肉梯》,获得全国二等奖。颁奖电话打来,我终于激动的流下眼泪,这是对我辛勤劳动后的报答。我获得了荣誉证书、三千元奖金还有一台电视机。回家的途中,认识我的服装店女老板都夸奖我:看看孩子,多不容易!
扬鞭自待奋蹄时,我终于开始创作着手写长篇小说了。我翻开了小时候到工作后的日记本,把每一个日子的故事连缀成文,题目就叫《花开的声音》。
“我之所以不害羞地肯将我过去十四岁到二十岁那一段时间里所发表的一些文稿成集出书,无非只有一个目的——这本《花开的声音》的小书,代表了一个少女成长的过程和感受。它也许在技巧上不成熟,在思想上流于迷惘和伤感,但它的确是一个过去的我,一个真实的我。
人之所以悲哀,是因为我们留不住岁月,更无法不承认,青春,有一日是要这么自然地消失过去。
而人之可贵,也在于我们因着时光环境的改变,在生活上得到长进。岁月的流失固然是无可奈何。而人的逐渐蜕变,却又逃不出时光的力量。
当我还是孩子的时候,我是个叛逆,我在追求每一个年轻人自己也说不出到底是在追求什么的那份情怀。因此,她从小不在孝顺的原则下做父母请求她去做的事情。
一个当年稚气未脱的叛逆女孩子。为什么在十年之后。成了一个对凡事有爱、有信、有望的女人?在我自己的解释里。总脱不开这两个很平常的字——时间。
对我来说,我并不只是睡在床上看着时光在床边大江东去。十年来,数不清的旅程,无尽的流浪,情感上的坎坷,都没有使我白白地虚度我一生最珍贵的青年时代。这样如白驹过隙的十年,再提笔,笔下的人,已不再是那个悲苦、敏感、浪漫而又不负责任的我了。
我想,一个人的过去,就像《圣经》上雅各的天梯一样,踏一步决不能上升到天国去。而人的过程,也是要一格一格地爬着梯子,才能到了某种高度。在那个高度上,满江风月,青山绿水,尽在眼前。这种境界心情与踏上第一步梯子而不知上面将是什么情形的迷惘惶惑是很不相同的。
但是,不能否认的是,我的确跌倒过,迷失过,苦痛过。
我也切切地反省过,这样不算很成熟的作品。如果再公布之于世,是不是造成一般读者对我在评价上的失望和低估。但我静心地分析下来,我认为这是不必要的顾虑。
一个家庭里。也许都有一两个如我当时年龄的孩子。也许我当年的情形,跟今日的青年人在环境和社会风气上已不很相同,但是不能否认,这些问题在年轻的孩子身上都仍然存在着。
一个聪明敏感的孩子。在对生命探索和生活的价值上,往往因为过分执着,拼命探求,而得不到答案,于是一份不能轻视的哀伤。可能会占去他日后许许多多的年代,甚而永远不能超脱。
我是一个普通的人,我平凡地长大,做过一般年轻人都做的傻事。而今,我在生活上仍然没有稳定下来,但我在人生观和心境上已经再上了一层楼,我成长了,这不表示我已老化,更不代表我已不再努力我的前程。但是,我的心境,已如渺渺清空,浩浩大海,平静,安详,淡泊。对人处事我并不天真,但我依旧看不起油滑;我不偏激,我甚而对每一个人心存感激,因为生活是人群共同建立的,没有他人,也不可能有我。
《花开的声音》是我一个生命的阶段,是我无可否认亦躲藏不了的过去。它好,它不好,都是造就今日健康的我的基石。也就如一块衣料一样,它可能用旧了,会有陈旧的风华,而它的质地,却仍是当初纺织机上织出来的经纬。
我多么深情的爱护着我的朋友们,看看过去我的样子,再回头来看今日的《花开的声音》那本书里的晶晶,比较之下,有心人一定会看出这十年来的岁月,如何改变了一朵温室里的花朵。
有些读者,在来信里对我说——“你是一个如此乐观的人,我真不知道你怎样能这样凡事都愉快。”
我想,我能答复我的读者的只有一点,“我不是一个乐观的人。”
乐观与悲观,都流于不切实际。一件明明没有希望的事情,如果乐观地去处理,在我,就是失之于天真,这跟悲观是一样的不正确,甚而更坏。
我,只是一个实际的人,我要得着的东西,说起来十分普通,我希望生儿育女做一个百分之百的女人。一切不找边际的想法,如果我守着自己淡泊宁静的生活原则,我根本不会刻意去追求它。对于生活的环境,我也抱着一样的态度。我唯一锲而不舍,愿意以自己的生命去努力的,只不过是保守我个人的心怀意念,在我有生之日,做一个真诚的人,不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在有限的时空里,过无限广大的日子。如果将我这种做法肯定是“乐观”,那么也是可以被我接受和首肯的。
再读《花开的声音》中一篇篇的旧稿,我看后心里略略有一份怅然。过去的我,无论是如何的沉迷,甚而有些颓废,但起码我是个真诚的人,我不玩世,我失落之后,也尚知道追求,哪怕那份情怀在今日的我看来是一片惨绿,但我情愿她是那个样子,而不希望她什么都不去思想,也不提出问题,我是一个问题问得怪多的小女人。
在我的时代里,我被琼瑶的《在水一方》感动过,我亦受到《浮士德》很深的启示和向往。而今我仍爱看书,爱读书,但是过去曾经被我轻视的人和物,在十年后,我才慢慢减淡了对英雄的崇拜。我看一沙,我看一花,我看每一个平凡的小市民,在这些事情事物的深处,才明白悟出了真正的伟大和永恒是在哪里,我多么喜欢这样的改变啊!
所以我在为自己过去的作品写一些文字时,我不能不强调,《花开的声音》是一个过程,请不要忽略了,这个苍白的人,今天已经被风吹雨打成了铜红色的一个外表不很精致,而面上已有风尘痕迹的我。在美的形态上来说,哪一个是真正的美呢。
《花开的声音》本身并没有阅读的价值,但是,读了之后,再拿这十年前的我来比较,也许可以得着一些小小的启示。我反省过,也改正过自己在个性上的缺点。人,是可以改变的,只是每一个人都需要时间。我常常想,命运的悲剧,不如说是个性的悲剧。我们要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固执不变当然是可贵,而有时向生活中另找乐趣,亦是不可缺少的努力和目标,如何才叫健康的生活,在我就是不断地融合自己到我所能达到的境界中去。我的心中有一个不变的信仰,它是什么,我不很清楚,但我不会放弃这在冥冥中引导我的力量,直到有一天我离开尘世,回返永恒的地方。
真正的快乐,不是狂喜,亦不是苦痛,在我很主观地来说,它是细水长流。碧海无波,在芸芸众生里做一个普通的人,享受生命一刹间的喜悦,那么我们即使不死,也在天堂里了。
《花开的声音》这部书,我写完后,上传到了起点中文网。经过审核通过后,下载了签约合同书,这部网络小说就诞生了。那年那月的那一天,在沈阳的小书摊上,发现了自己的作品《花开的声音》。我终于有了一本厚厚的书了。
忽然,想起了一首诗《羡慕》:小时候,我羡慕人家的文章登在报刊上。长大了,当我的名字也一次次闪耀,我就羡慕人家厚厚的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