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水行舟:35+大龄打工人的二战北师大心理学MAP-BAC之路
前言
各位同学大家好,我是一名2023级BAC二战考生,初试400+顺利通过考试。感谢丙壬师兄的信任和邀请,非常荣幸可以将自己浅薄的经历分享给大家。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我的基本情况,本人男,年龄35+,已婚已育,智商、性格、毅力皆为普通人水平,本科非心理学专业,市场营销工作10+年经验,带团队,常出差,内有养家压力外有失业压力。
整体看下来算是比较典型的中年油腻人生代表,我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证明,打工人哪怕压力在身,也可以实现自己的求学之梦。
客观来讲,我的生活能留给考研的时间并不多,最终的成功很可能要比有时间专心备考的同学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更少的睡眠。但作为职场上的老油条,时间管理和工作增效早已是我们在高压环境下谋求生存的必须技能,故基于个人经验,简要总结了一些不成体系的方法和感悟,望可以让有类似处境的朋友有所借鉴。

第一项准备:心态

01 给自己一个坚持的理由

活的通透点,人生能免去不少烦恼,我考研的理由没有那么高尚,我的物质基础也没有丰厚到能让我单纯因为兴趣和梦想而为生活带来重大变故的地步,我考研的初衷单纯是出于知识决定命运这个真理做出的判断。
我承认自己的无知,也能预见到无知即将为我带来的危机与命运;我尊重知识本身,更尊重知识可以为人带来的价值。著名的决策前景理论印证,人对失去要比获得更加敏感。
到了35岁以上的年纪,有家有业,收入尚可,正常人都会希望守住自己当下的稳定,不希望失业的压力过早的来撕扯你来之不易的生活。但你的职位越高,和你同台竞技的人也就越强,单靠所谓的经验和自以为自己具备的能力,并不能为我们提供持久的生存能力保证。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知识储备和底层逻辑才是能帮助自己在社会环境中始终掌握主动的关键。
从我的职业领域上讲,无论品牌、营销、管理、广告,这些所有在商业社会中影响人决策的事情,根源上都离不开对人的需求和人心理过程的探究。追根溯源,所有营销相关学科都可以算是在心理学的根系之上衍生出的分支脉络,而后在各自的领域上自立门户。
而北师的BAC恰似是将这开枝散叶后的体系进行万象归宗,从根系上把握人行为的本质,从而影响人的消费行为。我所从事的职业领域与BAC的高度契合,就像是在高速路上即将抛锚的汽车遇到了休息区,一切都是那么的及时,一切都是那么的合适。

02 不要给自己的懈怠找借口

作为一个二战考生,平心而论,我的首次失败主要归因于给自己留了太多借口。第一年的心态大概可以归纳为从犹豫到恐惧,再从恐惧到试探。
当人在自己的领域内还算混迹的不错从而建立了一定的自信时,虚妄的自尊就会不知不觉的让你远离那些可能会让你丧失自信的事物,都知道北师难考,我当时心底最真实的想法就是,我不想因为考研的失败而得出自己也不过如此的结论。
就这样,我的自我妨碍心理在我的努力开始前就已经给我的失败编排了无数个借口,比如:“工作这么忙,能迈出这一步就值得肯定”,“北师那么难考,敢挑战就很厉害”,“我就算没考上,近期也不会太影响工作”。一旦人有了这种给自己开托的想法,努力自然也就成了一种感动自我的表演形式而非务实求生的必需手段。
经过了长期且没有必要的犹豫和纠结之后,我在8月份才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启动复习的准备,且第一年几乎没有做任何功课,拿着一本普通心理学就阴差阳错的开始了复习,而政治和英语就是在临考前一周才开始抱佛脚,最终结果肯定是不出所料的落榜,总分过线,但以单科2分之差不过关。
不难想象,接下来我承受了长达近一个月的反事实思维打击,但好的方面是,一次接近成功的失败除了让我有悔不当初的自责外,更多的是再接再厉的信心。走出自责之后的振奋让我对即将到来的冲刺有了更多的思考和筹划。
虽说如此,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一年的时间,能不浪费还是不浪费的好。作为在职考生,在忙碌的工作下需要超负荷复习,我们的生理和心理几乎不能承担失败的后果,所以这个时候除了给自己更多的信心之外,更要强化自己的决心,尽自己最大努力冲刺目标,不置之死地,不足以后生。
第二项准备:行动

01 全面的分析自己的情况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即使是经过验证的理论和方法,也需要经过个体化的加工,让它符合自己的口味,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在一切努力开始之前,我们必须清晰的认知自己,以便后续对统一的方法进行不统一的优化和加工。
拿我自己来讲,我所处的环境可能和大部分在职人员类似,每天大部分时间在工作,工作中会有不少突发事件,没有完全稳定的时间安排,情绪可能会因为工作受到影响,同时,自己的记忆力、专注力也相较年轻时有较大退步。但好的方面是经过了多年职场的洗礼,我们对于多任务处理和时间管理方面有着更强的适应力。所以,网上那些坐在宿舍双层床前分享经验的年轻UP主们所讲的考研经验,大抵是不太匹配我们这些老家伙们的复习条件了。

02 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1) 不要吝啬用钱买专业服务
没那金刚钻不揽瓷器活,我们一定要相信教育本身就是一门科学,在世面上能生存多年的教育机构或课程,一定有它的过人之处。考研是个强时限性高压力的任务,不会给我们太多时间去摸索和试错。
认知心理学有个关键的概念叫认知资源理论,简而言之就是人的注意力和认知能力是一种有限的资源,我们要把最宝贵的资源放在最重要的事情上。所以,关于复习方法,复习进度,我个人建议不要费功夫自己摸索,直接找专业的人带我们干专业的事,自己的精力,要投入在学习、吸收、应用上。
心理学
我选择了BNU学习小组,整体来讲是个比较低调、谦卑但专业的辅导机构。
先说优点:
报名BNU小组之后自始至终只会有一个老师和同学进行一对一的沟通和辅导,我这边就是著名的丙壬学长,整体的沟通程序非常简洁明了,不额外占用脑资源。
学习会从一开始的个人情况调查开始,而后制定适合个人的参考书目学习进度计划并监督跟进,后期也会佐以的定期抽查和难点答疑,从流程上来看,我自己基本都是无脑跟随,只要听话,基本学会是不成问题的,但能不能学好,那就是依个人能力而异了。
同时作为心理学的学长,丙壬师兄的情绪安抚能力也是惊为天人的,当你遇到挫折的时候,和他聊聊,会起到非常不错的续航作用。学习小组也会根据学习进度配发各个阶段的学习材料,由于第一年我自己网上购买了347的复习材料作为对比,平心而论,BNU的复习材料会更匹配北师MAP的出题风格,算是门当户对。
再提劣势:
BNU学习小组可能对某些同学有些小贵,同时,小组对个人的自律性会有一定的要求,不过毕竟咱都要考TOP1的心理学学府了,不能总等着老师追着喂饭,自己的努力才是最重要的。

政治
政治作为老大难学科,我三个复习阶段关注了三个人,首轮学习选了B站上徐涛的全程课,首轮学习完毕在一笑而过APP上跟了腿姐的技巧班,押题结算每天刷B站UP主空卡的带背视频。然后全程刷肖老爷的1000题。
首先说徐涛:第一句话,涛涛这个人是有真家伙的,他能把应试的东西讲清讲透,听下来他的讲课不单纯是为了让考生应试,而更像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近代史和中国特色主义的知识真正的传授给大家,简而言之,有内容、有内涵、有技巧,听着不腻,记着不烦。出于对徐涛老师的敬仰,以至于我考完试还买了他的两本书。而且,经历过2023考研的同学应该都有感觉,政治考前考押题冲刺的年代已经过去了,只有真正深刻的理解才能应对越来越不按常理出牌的考题。所以我认为,徐涛的课是能帮助我们真正理解知识非常不错的选择。

然后说腿姐:这个大姐是真正意义上的应试技巧,讲课风格很大条不过很招人喜欢,分析题目和答题技巧的思路很清晰,“点、默、析”答题结构十分惊艳,同时不得不说,她押题是真的准。所以在学习完基础知识的时候,用腿姐的课来学以致用,知道如何用技巧帮助解题,是非常实用的。
另,腿姐的另外一个称呼叫腿妈,到后来我才明白她这个称呼的由来,是因为她把细节已经做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买了课之后,她就已经把你最后需要操心的东西都替你置办好了,包括笔袋、2B答题铅笔、错题本、尺子、倒计时贴等等等等,各种意义上讲,物超所值。


最后说空卡:这个姑娘不是辅导机构,纯走流量的UP主,思路惊奇,带背效率极高,她在押题的最后阶段会把热门的题目整理成图在视频带背,逻辑清晰、声音好听、带背方式极度诡异但非常有效,仅作推荐,按需自取。

英语
仅在B站报了唐迟的全程课,但实话讲,最好听也最有帮助的是王晟的长难句和庞肖狄的词汇课,二者把客观题中常见的长难句辨析思路和常考的单词类型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讲解,因为考研英语二整体难度不高,基本上跟了这个课程再日常刷单词,只要能看懂文章,分数不会低,我的英语二全部客观题只错了1道完型,所以相信其他同学问题也不会太大。

(2) 用材料数字化解决时间碎片化问题
最重点的部分来了,打工人所谓的核心问题是没时间,但细细想来,我们其实是有很多整块的时间并未被我们列为可用时间之列,比如上下班在交通工具上,出差路上,公司午饭后的午休时间,晚上睡觉前的手机时间,其实都可以被充分利用。在我看来,真正阻碍我们利用这些时间的,是材料的类型。如何将纸质的材料转化为实时可用的数字化形式,是我在考研复习过程中最关键的一项工作。常用工具如下:
PowerPoint:大俗即大雅,我在工作中也曾尝试过使用思维导图,但PowerPoint的灵活性和可塑性始终是任何软件都无法取代的,它的下限极低但上限极高,产出的结果会根据使用者的不同而不同。PPT作为我日常最常用的工具之一,可以很好的将我脑中的知识框架进行有效的可视化,进而造就我应用始终的最为凝练的复习框架。



幕布:BNU小组的打卡标配,其最大的功能特征就是易于总结,自行根据文本档案生成思维导图,可以很好的将参考书的各级框架进行相对应的总结和层次梳理,是作为一轮复习最关键的总结和整理工具。
但仅仅是文字版的总结尚不足以完全解决时间碎片化的问题,比如开车的时候,我们就没有办法进行文字材料的复习,所以我将幕布复习材料进行了升级,一轮复习后我将复习文字全部进行录音整理,以便在开车、走路等情况下实时进行知识洗脑。

ANKI记忆卡:
我复习过程中最关键也最重要的背书工具,来自丙壬学长推荐。此工具使用艾宾浩斯记忆法,自动将知识点根据熟悉程度对你进行推送,以科学的方式加深记忆。这个也是我在全程复习中应用最频繁的工具,英语单词、政治选择题、心理学核心知识点、政治最终考点大题,均是适用ANKI记忆卡形成的深刻记忆。但较麻烦的事,我们自己是需要在初期对知识点进行手动录入的,不过工具形成后,会对复习产生巨大的推动力。

最终,我个人形成的复习节奏就是,上下班走路或开车上下班时听幕布录音,时间不定,每天坐地铁通勤往返3小时、午休1小时完成ANKI记忆卡任务,晚上回家后听1-2小时在线课,睡前1小时在ANKI记忆卡和幕布录入新的知识点。这样即使在职,也可以保证有6-7小时左右的学习时间。也就克服了所谓没有时间的弊病。
(3) 少信奇技淫巧,量变产生质变才是硬道理
人生败相,非傲即惰。我们很多时候都为了逃避努力而选择去寻找一些捷径。我个人始终认为,我们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成功者的经验并不适用于所有人,我们也不一定具备足够的能力可以应用他人的技巧。所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成功的道路一定是伴着无数的汗水一路铺成的。
备考过程中,除了完成学习小组既定的任务,我还自行进行了至少3遍以上的重新复习整理。完成了徐涛、腿姐、肖秀荣所有习题,并自行根据出现频次汇总整理了重复考点。做完了自2002年以来所有英语一和英语二的真题。我自知天分不足、学习能力远不如前,但仍然坚信,唯有一步一个脚印的积累,才能真正打好基础,经得住真正的挑战。


写在最后

PART3

能够选择报考北师大,我相信诸位都是最勇敢和最明智的人,这是一条艰辛而又富有成就感的道路。尤其是在职考生,我们既面临着工作的压力,又不忘追求自己的成长。希望我的经验和经历可以为各位带来一些启发,寥寥几条个人感悟,供大家品味
1.考研靠的不是激情,让你的努力化为平淡,融入日常
2.多想像那个已经进入北师的自己
3.尽可能的争取到你周围所有相关人员的支持,包括你的家人、老板和下属
4. 多和丙壬师兄聊天,你永远意料不到他会突然甩给你什么好东西。
最后,愿大家得偿所愿、金榜题名,我们来年北师见!


感谢安利,相识一年多,我们早就成为老友了。
从前年复试相识,到二战继续报我们陪考班,这种信任带给我们太多的压力感,我们也怕他翻车,虽然说他很努力,第一年的成绩还不错,但是对于在职而言,不可预测的事情太多。
跟着我们的这一年,我是真的感受到了成年人的压力感,有家,有工作,有孩子。
在我们这里,他一直是少有的早起打卡的,每天早起学习,别人在7点的时候可能还没有开始起床,他已经学了1-2小时,完成当天的任务了。特别是对于经常出差,处于高压的状态下,想学习,真的是要挤时间。
这么多年,我们见证了太多励志的上岸考研人,有的人说经验贴都是经验,鸡汤而已,但是这日复一日的打卡,每次挤时间去复习,除了当事人更能体会,还有我们陪考班的团队。
最后还是要说一句,师兄还等着跟你喝酒呢,因为打赌你输了。


(附带打赌图,但是重点还是突出你的忙,这一年的备考,不知道你有多少次忙的精疲力尽,多少次出差搞得焦头烂额)

-END-
编辑:BNU学习小组-丙壬师兄
排版:BNU学习小组-Psy小师姐
本文原创首发于公众号:北师大MAP考研资料库,请勿转载,转载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