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非
知非
知非(命)之年
《淮南子.原道训》
【原文】
凡人中寿七十岁,然而趋舍指凑,日以月悔也,以至于死,故遽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
【今译】
人大致以70岁为中寿(中等寿命,古时将人的寿命分为上寿、中寿、下寿三等),然而进退行止,积日累月,而悔前之非,省悟以往的错误,对往事知过图新,一直到死。
春秋时卫国的大夫遽瑗,字伯玉。相传他50岁,才知道自己以前49年里所作为的过错。
【赏析】
后以“知非”、“知非之年”为50岁的代称fifty years of age,或表示对往事如过图新,重新做起。
“知命之年”《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
“知命”为五十岁的代称。